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只华为,还有“幕后玩家”们,欢迎阅读。
近日,华为 Mate 60 系列手机正式全渠道开售,线下门店排队取机的热潮持续。
这样火爆的场面大概有两三年没有出现过了。因此,华为还上调了 2023 年手机出货量目标,从年初的 3000 万部提升至 4000 万部。甚至有分析师认为,华为全年手机出货量可达 5000 万部。
被央视评论为 " 争气机 " 的 Mate 60 Pro,也充分展示出一款热卖的终端产品对供应链的带动作用。据相关媒体报道,华为已对该机型加单至 1500 万 -1700 万台。
对此,分析师们纷纷表示看好华为相关产业链。国泰君安证券指出:"Mate 60 Pro 正式上线,未来有望引领华为手机销量高增长,华为相关产业链直接受益,有望率先走出行业周期底部,实现业绩增长。"
那么,哪些公司会受益于 Mate 60 系列开售?
从财联社的统计中,我们看到至少有 46 家中国公司,是 Mate 60 Pro 诞生背后的核心供应商。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来自手机产业链。
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图源:财联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手机供应商经历着持续低迷的市场行情。Canalys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而在行业的下行周期中,类似欧菲光、瑞声科技、韦尔股份等企业还面临客户结构的变化,以及新业务培育期较长的挑战。
如今,华为手机强势复苏,欧菲光们能否轻舟驶过万重山,迈入新的上行通道?
" 终端带动 "
随着中报季接近尾声,我们看到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业绩依然承压。根据光大证券统计,2023 年 Q2 全行业(A 股)617 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528.5 亿元,同比减少 16%。
智能手机市场消费低迷毫无疑问是导致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受到经济环境影响,加上近年来又确实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创新,智能手机行业步入了下行周期。
这样的环境中,行业期待终端企业,尤其是头部品牌能拿出刺激市场的爆品。
终端爆发,是推动行业向前大跨步的关键。科技行业强调技术集成,品牌实力雄厚的终端企业往往是整条产业链中的 " 链主 ",对中上游供应商的业绩增长、技术迭代都起到带动作用。
而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华米 OV+ 苹果 " 是绝对的主导者。此次华为新机的爆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动了供应商整体业绩。
从欧菲光的中报,我们也能看出,得益于产销的增长,欧菲光第二季度营收 36.19 亿元,环比增长 34.22%,同比增长 13.69%。同时,销售规模恢复,其重资产的固定费用和研发费用逐渐被覆盖,到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
随着头部手机厂商新机销售火爆,市场调高了对欧菲光以及其他手机供应商下半年的业绩预期。毕竟,华为 Mate 60 Pro 加单 1500 万到 1700 万台,有望给核心供应商带来不小的业绩增量。
反映到股市中,9 月 6 日,消费电子板块表现活跃,华为产业链领涨。消费电子概念指数 自 8 月 25 日低点以来累计反弹已超 10%。消费电子 ETF、消费电子 50ETF 也均有较大幅度反弹。
同时,华为重回智能手机 " 舞台 " 中央,背后的含义又不仅是短期拉动供应商业绩。
终端企业的产品力和产销量,决定了产业竞争中的主导权。从华为新机的创新中,我们看到华为及其相关产业链正在掌握技术迭代的话语权。
Mate 60 系列技术亮点不少。一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Mate60 Pro 支持卫星通信,二是搭载 OLED 螢幕,支持 1 — 120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三是推出鸿蒙 4 后,新机接入了 AI 大模型;四是镜头,Mate 60 支持 10 档可变光圈主摄。
5G、AI、卫星通信、螢幕和摄像,这些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正在成为行业价值格局分配的主导者。
比如,结合欧菲光之前董秘回答投资者说的话:
· " 自主开发的高像素超级解像算法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应用开发,超级 EIS 防抖算法达到行业顶尖的水平,MGL 高画质模组、CMP/GMP 小型化模组、浮动对焦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实现量产,10 倍连续变焦、芯片防抖、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技术已经完成技术开发,正积极布局交换镜头、偏振滤光等模组新技术。"
我们不难看出 Mate 60 摄像方面的突破从何而来。
图源:微博 @数码闲聊站
相比之前索尼的光变技术,仅能在 85mm — 125mm 之间变焦,欧菲光的连续变焦模组显然又更进了一步。
而在大像面、超薄化、大光圈、视频防抖、连续变焦等技术更新趋势中,欧菲光作为国产光学镜头供应商做出引领行业的技术突破,也证明智能手机行业头部玩家把路子走宽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价值链正在更新中。
破晓时分
正如尼采所说:"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经历过黑夜,企业才会主动谋变,期待下一个黎明。
过去几年,智能手机创新放缓,国内供应商受到砍单等打击,产业链每一环都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和业绩增长困境。
如今," 链主 " 归来引领产业板块反攻,从欧菲光到整个产业链,我们看见的是国内消费电子供应商们聚焦自主研发和产业纵深的拓展,正在化被动为主动,为开启新增长周期埋下伏笔。
一来,OEM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引领手机产业链零部件更新。
除了欧菲光的十倍连续光变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浮动对焦微距模组等新方案,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供应商都有较大突破,尤其是国产化率较低的 FPGA、DSP、模拟、射频、存储芯片等领網域。
不同环节技术迭代的背后,是供应商对自主研发的重视度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全球手机产业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消费复苏,产业链将再次步入上行通道。
二来,消费电子厂商都在进行产业多层次的布局,发力汽车电子、虚拟现实等领網域,提升经营韧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电子成为消费电子行业最大增量之一。一方面,更具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们,把汽车当做下一代互联网接入设备;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公司、移动出行公司和主机厂等各方玩家都致力于推动自动驾驶落地。
" 智能网联 " 离不开电子器件的支持,而这些电子器件本身的底层技术与智能手机相关零配件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从 2015 年起,欧菲光以车载镜头和摄像头为基础,逐步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身網域控制器、电子外后视镜等领網域,搭建起产品矩阵。
作为先发者总是有好处的。凭借多年积累,欧菲光目前已取得 20 余家国内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 Tier1 厂商。比如,我们根据公开资料了解到,理想 L8/L7 新品以及理想 L9 等五款车型,配置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均搭载了欧菲光车载镜头。
不难判断,这个阶段的欧菲光已经走过了初期积累的过程,等待的是一个行业爆发的时刻。
这个时刻显然也不远了。
从政策面看,6 月,国务院政策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 " 车路云一体化 " 示范应用,支持 L3 及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 版)》,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规范、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应用,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松果财经认为,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和法规的落地,欧菲光有两个值得期待的领網域,一是 CMS(电子后视镜),二是 DMS(驾驶员监测系统)+OMS(乘客监测系统)一体机。
一方面,7 月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子后视镜上车速度有望加快。据 IHS Markit 调查报告显示,预计电子后视镜产量从 2024 年起将急速上升,预计 2026 年中国市场将达到 100 万套,2031 年全球市场配套达到 500 万套,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
图源:微博 @欧菲光
欧菲光的优势在于光学及摄像头影像调优方面。结合 OSD、显示屏影像增强技术,欧菲光持续进行影像质量优化,有效解决影像调优中色彩还原性,LED 闪烁抑制,低照度环境下弥散、光晕、光刺等问题。
另一方面,人机共驾时代,DMS 和 OMS 将成为新一代智能汽车的安全标配。根据毕马威预测,2026 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规模将达人民币 2127 亿元,2022 — 2026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7%。而相对 DMS 和 OMS 分离的方案,一体机将多个摄像头功能集成于单个摄像头,成本优势更突出。
欧菲光 DMS 和 OMS 一体机方案
除了汽车电子,欧菲光在智能门锁、VR/AR、工业及医疗等领網域光学光电业务的布局,发展速度不算快,但是慢慢积累也会有一个厚积薄发的时刻。
结语
总之,华为新机销售火爆的影响绝不止步于华为自身,就像一块大石头落入水中,总会荡起巨大水花,它泛起的波纹也将传导到更远的地方。
最起码,透过一张供应商图,外界可以关注到更多 " 幕后玩家 "。而透过这些公司的发展,不难看见消费电子行业中上游供应商们正在走出一条边界更宽的道路,即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技术迭代的主导权,打造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多个电子领網域的业务齐头并进。
未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持续技术迭代,消费电子行业仍然有很多故事要讲。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