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激流涌动!中国车企掀起自主研发热潮,塑造未来的力量正在崛起,欢迎阅读。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衣戈
从年头打到年尾,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可谓惨烈。
从年初特斯拉打响降价第一枪,到新能源车企 "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 的内卷厮杀,技术改款、调整配置、增加权益各种形式的促销,降价风暴席卷车企竞争的各个维度,所有的车企都在其中浮沉挣扎。
这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带来的既有喜也有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 11 月,国内汽车产量接近 300 万辆,全年产销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不少车企盈利下滑,陷入 " 降价会死、不降价死得更快 " 的两难境地,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
临近年底,价格战并没有结束的迹象,普遍销量未达预期,车企持续加码降价,新一轮更凶猛却更悄无声息的降价潮又开始了,这也意味着明年价格战将更加激烈。
一轮接一轮的内卷后,我们逐渐看清,价格战的本质,是成本战。要想在这漫长的价格战中活下来,车企必须在成本端给自己留出足够生存的空间,一些有先见之明的车企已经开始发力自研核心部件,期望把成本控制以及产业链上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价格战杀向自研科技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占整车成本 40% 的动力电池,不仅对于车企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更是十分考验车企的研发实力和战略眼光。
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研电池的成败已经关乎车企的生死。谁能研发出续航久、充电快同时又成本低的电池,谁就有望从这场漫长而惨烈的价格战中胜出。
车企造电池有多难
车企造电池者众,但真正成功的却寥寥无几,造电池这活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首先得有钱烧,100 亿是起步。
今年 11 月,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扩建动力电池生产规模,投资总额约为 100 亿元人民币;同月三星 SDI 加速推进与通用汽车、沃尔沃设立合资电池厂,三星 SDI 和通用汽车将各自投资约 20 亿美元,合计人民币接近 300 亿元;国内车企巨头广汽埃安开展电池自研自产产业化建设,总投资是 109 亿元。
即使是造车新势力中一向 " 有钱任性 " 的蔚来,号称每季度在芯片、电池等领網域投入研发费用 30 亿元,今年也无奈坦言 " 三年内无法改善毛利 ",被曝剥离电池制造部门。
有钱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实力,这个实力指的是科研实力和技术沉淀。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玩家都有着长达 20 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沉淀,即使是素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特斯拉,也在 4680 电池上遭遇滑铁卢:原计划 2021 年开始量产,但直到今年也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
然而就是在如此地狱难度的赛道上,成立仅仅 2 年多的极氪汽车,却高调宣布带来了全球首款量产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金砖电池。
而且这款自研电池的科技含金量极高,位列全球量产 " 三最 ":最高的体积利用率、最快的充电速度、最严格的安全测试。
首先是体积利用率刷新动力电池全球最高。对于动力电池来说,体积利用率越大,就意味着电池包内塞下的电芯越多,能量密度更大,续航也就更长。
极氪金砖电池的体积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 83.7%,横向对比就知道 83.7% 的含金量:目前特斯拉 4680 电池的体积利用率为 63%;三元锂电池天花板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体积利用率刚突破 72%。
一句话:金砖电池的体积利用率超越了所有磷酸铁锂电池和目前最领先的三元锂电池。
第二个刷新的记录是磷酸铁锂最快充电速度:定位于 800V 超充的金砖电池最高充电功率可达 500kW,充电 15 分钟,续航增加 500 公里以上。
续航久、充电快,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倘若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好的电池也难以打动用户,那么金砖电池的安全性如何呢?
从一个简单的测试可以窥见极氪金砖电池在安全方面下的重注:电池领網域的 " 针刺实验 " 如今成为普通人理解电池安全性的参考标准,而极氪团队为了验证金砖电池的安全性,首创 " 挤压 + 针刺 " 两项叠加的 " 超压针刺 " 测试。
具体而言,首先以国标 1.5 倍的挤压力(150kN,国标为 100kN)挤压一块满充 100%SOC 电量的电芯,被挤压部位形变量达到 30% 以上,此时电芯已经大幅度变形。观察 1 小时后,使用 5mm 钢针进行贯穿式针刺测试,电芯内部发生短路。整个测试过程中电芯不起火,不爆炸,电芯表面最高温度仅为 33.0 ℃。
240 秒外部火烧测试,同一块金砖电池连续进行浸水、火烧、冰冻、拖行,再加上碾压、高坠 6 大极限测试,全行业绝无仅有的测试标准和难度,这样的高强度 " 魔鬼 " 测试,造就极氪金砖电池不怕挤、不怕刺、不怕火炼 " 固若金汤 " 的安全品质。
市场反馈也无愧于极氪出厂前的层层测试,截至 12 月 26 日,极氪总交付量已经突破 19 万台,依然保持着全球唯一电池零自燃纪录。
造成本低的电池更难
车企造电池需要巨额的投入和深厚的技术积累,成立不到 3 年的极氪,为何又能拿出如此傲视群雄的金砖电池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极氪背后的吉利汽车集团。作为最早参与投资布局动力电池产业的车企之一,吉利早于 2016 年伊始投资建设电池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吉利至今已投资了 10 余个大型电池项目,投资金额超过 1100 亿元,其中 60% 的投资用于自建电池工厂。
" 金砖电池的投产应用,不是短短 3 年、5 年能够实现,早在 2009 年左右,吉利的实验室就已经开始涉及到电池方面的研究。通过多年持续的投入和研究,走过多种技术路线,开发出了多款样品,最终我们在 2 年前下定决心开始投资建厂生产金砖电池。"
正如安聪慧所言,金砖电池横空出世的背后,是源自吉利集团 30 年的市场积累,以及极氪工程研发团队历时三年的研发投入。
" 团队研发工程师有 1000 多人,行业专家近百人。从上万种方案里挑出 20 种,再通过对 20 种不同方案的优化,选定今天这样一个最适合 800V 时代的全能型方案,所以这个研发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从诞生到商业化,还需要迈过 " 成本 " 这一关键门槛。如果技术成本过高,那么技术优势注定与大部分人无缘,也很难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比如最近蔚来直播续航超 1000 公里的自研电池,成本造价高达 30 万元,如果是搭载整车,售价可能要达到 100 万元。
相比其他车企对于自研电池成本上的遮遮掩掩,安聪慧在金砖电池发布会上却大谈成本," 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核心技术的掌握,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要领先,同时成本要低,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生产金砖电池的衢州极电工厂,金砖电池的下线速度遥遥领先。1 分钟每条产线可下线 24 颗电芯,制造下线一颗电芯只需要 2.5 秒,电芯生产周期缩短至 15 天。
不仅生产速度惊人,而且产品检测也大幅突破人工效率。工厂内安装了全流程 AI 视觉检测系统,每条产线配备 2000 余个传感器 +54 套 8K CCD 工业相机,实现全流程实时检测,实时纠错。
通过创新一体化设计、高效节能的制造方案以及整体提升 40% 的生产效率,金砖电池较同等性能电池每度电降低 14.8% 的成本。
事实上,在动力电池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当下,如果车企自研电池,不能将产品品质和技术指标做到一流水平,只在低端竞争是没有出路的。
换句话说,企业想要真正走通自研电池这条路,只有突破兼具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这一条路,才能真正打开市场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领先的同时,成本低才是极氪自研电池诚意满满的 " 杀手锏 " 优势。
命运齿轮转动的声音清晰可闻,这一次遥遥领先的高光时刻,属于极氪。
补能大战
极氪凭什么领先
如今号称搭载 800V 超充电池的,并不只是极氪一家,但回归实际体验中,由于普遍缺乏配套便利的 800V 超充桩,充电速度往往大打折扣。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构建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超充网络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超充 " 也已成为多地欲打造的新名片。
深圳在今年 6 月启动建设 " 超充之城 ",目标到 2025 年建设超充站 300 座," 超充 / 加油 " 数量比在国内率先达到 1:1,初步建成超充之城。
除了深圳之外,广州提出要建设 " 超充之都 ",目标到 2024 年简称超级快充站约 1000 座;而海南要建设 " 超充之岛 ",到 2025 年建成 400 座超充站,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乡镇全面覆盖;重庆的目标则是到 2025 年建成 24 万个充电桩,超快充网络半径原则上不超过 5 公里。
地方政府躬身入局,彻底打响了建设超充网络的战事。而对众多新能源车企而言,超充网络的建设,并不比造电池容易。
不少车企根本就没有单独建设的能力,只能抱团参与 " 补能 " 大战。即使是像一线豪华品牌宝马、奔驰,最近也宣布联手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超级充电网络,而且首批充电站计划在 2024 年起才能在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运营。
相比之下,发布金砖电池的极氪,更显得是有备而来。
在中国新势力品牌自建超快充排行榜上,极氪超快充桩保有量行业第一,极充站达 401 座,超快充桩 2261 座,每两个超快充桩中,就有一个是极氪。
极氪的领先,来自于布局的超前。极氪能源和极氪品牌一样,都是 2020 年之前就规划成立的,从开始成立的时候,极氪能源就对补能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在 2022 年更是确立了 " 做行业超快充引领者 " 的定位,集中所有精力建设极充桩。
作为解决补能难题的核心路径,800V 快充概念在今年彻底火爆,布局的车企包括比亚迪、小鹏、理想等,全球已推出或确定推出 800V 系统的汽车品牌多达 20 多家,相比之下,极氪的布局体现出明显的前瞻性。
早在 2021 年 4 月,极氪就打下第一根极充 V1 桩,是中国第一个全系具备 800V 平台高压超快充能力的充电网络,领先行业 2 年。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极氪的 800V 极充桩等 800V 的车等了 2 年。
如今极氪的极充网络仍在飞速进化中,保持着一年一代的技术革新。2022 年布局极充 V2,是全球首个量产 600 kW 全液冷充电桩;今年又布局 800kW 的极充 V3,首创全回路非绝缘整体浸没式冷却技术,枪线载流能力更强线缆也更轻便,设计使用寿命长达 10 年以上,不断刷新行业最高标准。
此外,得益于极氪极充站标配的智能功率共享技术,可根据每台在充车辆的受电情况,实时智能分配功率,最大化利用功率池,让极充站的每个桩,都可以是超快充。
面向未来,极氪认为现在整个全中国的充电枪数已经比加油枪的枪数多,里程焦虑的的重要原因在于补能网络布局不合理。为此,极氪使用基础车主热力图出发,通过大数据智能选址模型,经过精确的测算之后,提出了未来 3 年千站万桩的规划,和 "1515 便利电 " 结合,把补能网络织好。
具体而言,就是 15 分钟找到站、15 分钟充好电,让充电如同去便利店一样方便。未来三年内,极氪极充桩总数预计将达到 10000 根,覆盖 90% 以上的极氪车主。
从补能网络的规模到选址逻辑,极氪的目的都是为用户提供行业内最好的补能体验,夯实行业超快充引领者的定位。
结语
发布会后,安聪慧透露,金砖电池发布仅仅 2 个小时,极氪 007 的订单就增加了 487 台。
作为首台搭载金砖电池的车型,极氪 007 将于明日上市,集 800V 的车、800V 的电、800V 的超快充网络于一身,1 月 1 日便开启交付,可见即可得,可以说极氪这一次全面引领了 800V 时代。
对于极氪而言,这当然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在电池和补能生态上完成了自研、自造、自建、自营的全栈布局,将技术优势、成本控制、产业链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极氪速度 " 只会越来越快。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这也是值得铭记的时刻。回望历史,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领跑世界,正是因为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来自企业的技术大爆发,才让中国制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大杀四方。
在极氪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卓越的企业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基因:领先的战略定位、深厚的科技研发,以及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布局。
这些优秀特质以厚积薄发的方式,持续推动企业自身和整个产业向前发展,正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力量。
对于中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极氪这样的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引领者,不仅将推动技术创新,更是产业更新的催化剂。
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以极氪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刷新行业标杆,引领着产业的演进,塑造一个更加璀璨的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