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当日产加入竞争,电动车时代就进入了新阶段,欢迎阅读。
文|乔伊
为什么我说,当东风日产用 ARIYA 艾睿雅加入了电动车世界的竞争序列,电动车时代就正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说实话,现在再聊车,如果你还是在新能源车领網域插不上嘴,那基本就要开始和这个时代告别了。
理由倒是也没什么特别高大上,只是因为趋势使然。
趋势,有好也有坏。
好的点在于,科技到了这个临界点,商业模式到了新的悬崖边,人们的认知也开始在旧有的结构之下产生颠覆,毫无疑问就会有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
而坏的点在于,仅仅因为被趋势裹挟着往前走,为了迎合趋势而失去了客观的判断,从而武断地,甚至装聋作哑地无视过往业已存在的世界形态,其实依然有可取之处,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有重新站上 C 位的可能。
这一点,在电动车世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买了理想与蔚来的人,对于依然在买燃油车,依然在买丰田、大众,乃至 BBA 这些传统汽车品牌、豪华品牌的人,天然会流露出一丝同情,几分怜悯,甚至一点点不屑。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没有踩上时代的步点,必然会被新崛起的电动豪华品牌,远远甩在身后。但事实上,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没有大毛病。
毕竟,电动车,乃至新能源车赛道从来不是一个 100 米的冲刺跑,而是真真切切的一场漫长马拉松。因而,我会更认同有人说的,传统能源车只需要更短的时间,就能赶上新造车厂牌三年中所做的事。
而尽管面对能源形式,智能环境的大变革,车的样式、使用方法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我从来相信一条,任何事情的底层逻辑不变,也就是造车理念不变,一切技术的变革,都只是形式上的更新与翻新而已。
所以,当顶着技术标签造大沙发的日产,开始用 ARIYA 参与竞争,我知道真正懂用户、会竞争的品牌,开始发力了。
卷归卷,还要按照自己的路子卷
开始发力的一个重要的表征是,通过核心产品力,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定位。
所有人都是这么干的,也就是我们所称的 " 卷 "。而对于日产来说,首先明确对 ARIYA 艾睿雅的一个重要态度是——保持高品质。
这并不是一个张口就来的态度。事实上,如果深入了解日产的造车经历你会发现,早在 1947 年,就已经开始批量地生产电动车了。而到了 50 年后的 1997 年,一款名为 NISSAN Altra 的电动小货车,就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的生产与销售。当然,到后来我们再来看聆风,其实真正和它几乎同时起步的,也还真就是马斯克的特斯拉了。
不要以为这些过往的历史没什么用,其实这都给 ARIYA 艾睿雅参与到今天的市场竞争中,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技术遗产。
比如,ARIYA 艾睿雅搭载的 NISSAN 超安全电池架构,传承源自日产传奇纯电聆风 LEAF "210 亿公里,电池 0 重大安全事故 " 的全球最高标准,结合 111 大项行业最高标准电池安全测试和验证打造。
简单来说,这种先天的优势是新造车厂牌,乃至如今纷纷从内燃机转向电动时代的老牌汽车厂商很难具备的。毕竟,这种需要靠时间积累的实验数据、现实应用成绩,需要的是超前的眼光,超前的布局,以及不为外界环境干扰的研发定力。用如今时髦的词儿来说,就是—— " 长期主义 "。
显然,如今最困扰电动车的,并引发针刺、双针刺,甚至子弹射击这样的,安全竞赛实验的问题,其实日产早就在破解了。
而在续航竞赛中,其实日产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比如,首先解决的是 ARIYA 艾睿雅续航的准确性,也就是更好的杜绝虚标的问题。
要知道 210 亿公里的累计行驶里程,并不仅仅为电池而用。这些依靠用户日常使用累积的数据,可以展示出日产产品基于各种路况、环境驾驶习惯下的大数据智能测算,结合对前段驾驶路程电量消耗比率,实时准确地计算剩余的续航里程。配合 90 kWh 大容量,高密度液态锂电池、最高 623km CLTC 精准长续航。
简单来说,可能单从数据上来看并不是最领先的。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呈现出更精准的、无偏差的使用结果,可能是更被消费者需要的。
毕竟,从物理结构上来看,至今无法破解的难题,就在于电池密度与安全性之间所存在的,正比例增长关系。密度越高,保证安全性的难度越大。因而,在一个合适的续航中,呈现出更准确的使用里程,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当然,在使用层面,帮助 ARIYA 艾睿雅实现 1/10000 秒超高精度电机扭矩控制的 e-4ORCE 雪狐电四驱,则能够尽可能地带大家领略下已经停产的公路战神—— GTR 的暴力驾驶体验。也毫无疑问是四平八稳的日产,在电动车时代,能够呈现给更多消费者的一个大惊喜了吧。
价格与品质的正比例关系
其实,说到对于正比例关系的理解,其实日产、或者东风日产所擅长的并不仅仅只在电池领網域,更在于他们对于产品定价与产品品质的理解之上。
就目前看来,由特斯拉引领起的降价风潮,已经影响到了绝大多数的汽车企业。但显然,尘埃依然没有落定。比如,马斯克就在 7 月 20 日表示,不排除特斯拉有继续降价的可能。显然,留给大家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
但,显然东风日产并没有打算完全跟着特斯拉的步伐卷进去。在 ARIYA 艾睿雅的发布过程中,东风日产明确地表示,"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不应该是‘以价换量’的透支、‘降价减配’的抖机灵,甚至是,‘跳楼价杀对手’的恶性竞争,而是提供实实在在的好产品。"
有这个意识,但需要的是底气。因而,我们刚才所说的关于 ARIYA 艾睿雅的重要产品点,其实就是帮助东风日产,为 ARIYA 艾睿雅制定更合理,更能够提供品质保障价格区间的,重要的产品力护城河。
不过,同样重要的是,日产,以及东风日产从源头上,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因而我们看到,从定价诚意到产品价值,从 19.99 万元起的 ARIYA 艾睿雅(还要带上不小的官方优惠),在保证主要价格区间稳定的基础上,一举杀入了 20 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
所想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依靠 " 电池、电机、电控 " 电车 " 三大件 " 的技术实力、立足用户需求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布局智慧。同时,通过附加在硬核产品力,并带上给予用户更多需求满足与人性关怀的目标,提供更为多元的核心价值及市场竞争力。
总体而言,合适的定价,领先的技术重要。但东风日产认为,客户需要的远不止这些,只有将这些满足了,才能真正以优质的产品,建立起健康的产品、品牌运行逻辑。
对于更多企业来说,显然这也是他们想要追求,但却有些举棋不定的点。
结尾
在市场层面,ARIYA 艾睿雅的出现,其实首先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用历史数据说话,体现出技术日产究竟技术硬核在哪里。同时,用更实在的续航水平,平衡续航焦虑与安全焦虑的核心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产品出发,东风日产还关注到了整个产业的运营逻辑的变化。通过更合理的定价与更优质的产品品质保障,为用户在选择更低价的简配版惯性思维之外,找到了一条更为平衡的选车之路。
显然,如果将这两个 " 平衡 " 都平衡好的话,也许 ARIYA 艾睿雅就能找到一块真正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
而再进一步说,由此如果能够带动更多汽车厂牌也走上这条良性的发展之路。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新阶段,毫无疑问也就由此而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