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年入20亿,雷军搞不定的“厨房老妈”,被他们搞定了,欢迎阅读。
" 跑出中国厨电的第二条路。"
题图源自电影《食神》
少有品牌会把数据大屏摆在公司进门的位置,厨几是其中一家。迈进公司大门后,零售君很难忽略那个明晃晃地闪着各种数据的大螢幕。
" 专业感 " 是留给零售君的第一印象,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了 TOKIT 厨几母公司纯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郭文祺的办公室。郭文祺欣然接受零售君的专访,侃侃而谈了三个多小时。
就是这样一家听着小众的智能厨电品牌,不仅打造出了雷军深为赞赏却做不了的 " 厨房老妈 ",而且搅动了国内厨房电器红海,在美的、苏泊尔、九阳三家稳坐的市场上,逼近并亮出刺刀 ……
年轻人要的,大公司却做不了
曾经,厨房是年轻人家中的荒凉之地。
新浪新闻发布的《2019 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报告指出,面对工作日用餐问题,近 4 成的人选择了外卖和餐馆,其中学生和年轻白领更是外卖的主力军。
也有信心满满立志要天天下厨的,购齐了华夫饼机、三明治炉、空气炸锅等一众用具,结果热度勉强维持了不到一个月,这些小厨电最终难逃被 " 打入冷宫 " 的命运。
疫情期间,年轻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变身 " 厨房小当家 ",而疫情后,蹭蹭上涨的外卖价格,再次逼迫年轻人回归厨房,只是这一次有了些许创新,当代年轻人在精致的两菜一汤和泡面、外卖之间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 做饭糊弄学 "。
年轻人糊弄式做饭,图源小红书
不想切菜就连皮煮;煮不明白通通清水煮;想吃几个菜又不想烧几次就搞个乱锅炖;不想洗碗就端着锅吃," 做饭 5 分钟,吃饭 5 分钟 " 正在成为年轻人下厨的终极目标。
零售君随机问起几位 " 做饭糊弄学 " 的坚定践行者:" 按照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饭菜是否可口?" 得到的答案惊人的相似:" 好吃?能好吃吗?不难吃且吃不死就行。"
话里话外,省了钱倒是不假,却也难掩口味勉强、很难坚持的意味。要不然,就不会催生出 " 上门做菜 " 这项创新服务——不少年轻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花上近百元,请人上门为自己做点好吃的。
吃一顿美味餐食的需求始终存在,让年轻人亲自下厨烧出好吃的食物,且还不费时、不费事,其中隐藏的巨大商机。
类似下厨房、掌厨、美食杰等菜谱类 App 算是一类解决方案。数据显示,2018~2023 年国内菜谱类 App 年复合增长率为 29.1%。2021 年上半年,下厨房 App 的月活用户数更是突破 1190 万人。
图源国内菜谱类 App 界面
然而,菜谱类 App 较为尴尬的情况是,真正会做饭的人不需要,不会做的又根本无法对照着做出完美复刻的菜品。
" 无论是照着下厨房 App,还是跟着美食博主的视频做菜,最后都会搞得手忙脚乱,这边菜还没切完,视频里已经下锅翻炒了;要么就是刚把菜扔进锅里,美食博主就说了一堆要加入的调味料,一样都没记住,更别提要揣摩‘适量’‘少许’究竟是多少了。" 多多向零售君抱怨,跟着下厨房和美食博主的视频实操了几次,自己学做饭的热情就被消磨光了。
既要好吃、又要便宜、还要省力——年轻人要的是像妈妈那样给力的厨房帮手,不然梁静茹也给不了顿顿好好做饭的勇气。
也有一些厨电品牌在硬體设备上动起了腦筋,智能炒菜机、智能料理机随之应运而生,2020 年,当 TOKIT 厨几进入智能厨电赛道时,入局者寥寥。
纯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郭文祺回忆,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 当我们向小米团队提出智能厨房机器人的想法时,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但小米团队同时表示这个品类他们不太有把握。" 郭文祺解释," 大企业需要做全面考量,例如,研发周期、成本压力,对现有产品和销售渠道的影响,覆盖哪些消费客群,核心竞争价格带,产品定位,等等。"
TOKIT 厨几并未因此而打退堂鼓。对照近年来智能客厅的发展,TOKIT 厨几对智能厨房的前景信心满满。郭文祺告诉零售君:" 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客厅建设效果已经初具模样,就拿智能音箱来说,除了放音乐,还可以进行语音互动,遥控窗帘、灯、电视等智能家居,但厨房这么重要的地方一直以来变化不大,也不智能,这里一定有市场、有机会。"
小米不做的项目,TOKIT 厨几却决心入场。
硬实力,跑赢行业
" 一入行,我们就深刻体会到了‘隔行如隔山’。" 郭文祺坦言。
相比传统厨电品牌的家电制造思维,纯米科技团队的 IT 思维在产品研发生产方面一开始颇有些 " 水土不服 "。
" 我们更关注产品的使用寿命、耐候性(指因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出现的一系列老化现象),而在传统的家电制造逻辑下,更多的是保证能把关键的功能做好就行。" 郭文祺举了个例子," 同样是防水处理,IT 思维下会考虑在元器件上做防水,而传统家电制造思维下的处理方式则是堵住容易漏水的地方,只要不进水就没事。"
虽然都能达到防水的目的,但两种思维逻辑下,会造成原料成本、供应链架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纯米科技团队吸收了家电制造逻辑中的精华,同时保留了自己的 IT 思维,以及质量为王的理念。采访中,郭文祺回忆起纯米科技第一款产品压力 IH 电饭煲的研发过程," 期间的艰难时刻,可太多了。" 作为国内首创带压力的 IH 电饭煲,光是研究粉体涂层与铁质内胆的附着,就用了六七个月的时间。
受访者供图
自 2014 年项目启动,2016 年 3 月底这款电饭煲才得以上线,研发周期足足有两年多。" 光是大米就用掉了好几吨。" 郭文祺笑道。
研究国内小家电企业财报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小家电技术和研发程度低,主要都是在 " 卷 " 营销和颜值。
以小熊电器为例。据报道,自 2016 年有公开数据以来,小熊电器销售费用共计 25.26 亿元,而同期的归属净利润仅为 17.56 亿元,销售费用已将净利润吞噬。2022 年,小熊电器销售费用达 7.29 亿元,其中光市场促销费这一项就花了 4.38 亿元,而同一时间小熊电器的研发费用仅 1.37 亿元,占比 3.34%。
"一家公司将产品团队放在哪个位置,大概率会影响到这家公司的产品定义路径。纯米科技将产品团队归于创新设计中心,可见纯米更以用户为导向,而非以销售为导向。" 郭文祺解释。而据零售君了解,国内大部分小家电企业将产品团队归至市场部或销售部。
压力 IH 电饭煲推出市场后,在国内同品类产品市占率一度达到 38%。相比上万元的进口品牌同类产品,纯米科技的这一款凭借实惠的定价(999 元)、自带高压效果的功能,以及厚实且沉甸甸的内胆,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智能化,不回头
采访中,郭文祺说了一句让零售君印象深刻的话:"智能化是一条不可逆的路径。" 就像苹果手机问世,智能手机逐渐取代功能手机一样。
联系到烹饪,他做了个形象比喻:传统厨电的烹饪将食材变成食物的过程中间划满了虚线,菜谱类 App 能够指明虚线的方向,而智能化则是将虚线画实,例如 TOKIT 厨几推出的厨房机器人。
恰恰是这款厨房机器人,在采访之前的调研中,零售君坚定地认为,那就是智商税——不过是代替人做几下翻炒的动作,就卖万把块钱,值吗?
直到亲身尝试用厨房机器人做了一道红烧排骨,零售君才真正理解了郭文祺的那句 " 智能化是一条不可逆的路径。" 且不论 20 分钟就完成了烧制,且色香味俱全,单是炒完菜能够自动清洗这一项功能,就深得零售君的喜爱——烧完菜还得洗锅的苦,谁懂!
自动清洗前后对比,新零售商业评论摄
在郭文祺看来,做产品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做完的过程,许多产品功能的开发依靠的正是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持续洞察。
比如,将称重的功能嵌入厨房机器人,就免去了额外使用电子秤的步骤,用户加入食材的同时,就能知道加了多少,还需要加多少;又比如,炒完菜不想洗锅,就安排上自清洗功能 ……
这种依托智能化建立起来的与用户间的良性关系,也体现在 TOKIT 厨几售前、售后的全链路中。" 不少传统家电品牌和用户的关系往往是建立在购买前,用户买完产品后与品牌的关系就不大了,这其实是不健康的品牌关系。" 郭文祺列举了一些 TOKIT 厨几的做法。
例如,TOKIT 厨几建立的用户微信群中,不仅有售后客服,还有研发工程师,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能一对一直接沟通解决,同时记录下用户反馈的产品问题,从而为产品迭代、研发积累数据。
又例如,除了推荐的菜谱,纯米的厨电增加了自定义模式的功能,方便用户一键复制自己创新的美味模式。据介绍,在纯米推出的电磁炉产品上,已经累积了超 12 万笔的自定义模式。
国内厨电市场,入局者众多,已然是一片红海混战局面。成立不到 5 年的 TOKIT 厨几,坚定地围绕智能化,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小片天地。至今,TOKIT 厨几的产品线已经覆盖电饭煲、电磁炉、烤箱、净水设备、厨电机器人,而关于厨房的智能化改造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