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AI PC渐近:联想抢占第一入口,欢迎阅读。
作者:周源 / 华尔街见闻
"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在改变一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和企业终端,并催生出全新产业。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说," 未来的 PC 将是 AI PC,未来的手机将是 AI 手机,未来的工作站将是 AI 工作站。"
12 月 15 日,联想集团推出搭载具备 AI PC 特征的商用和消费级筆記型電腦,意味着 PC 产业进入 AI Ready 阶段。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2023 年以来,尤其是第四季度,包括芯片商、终端整机商、AI 大模型商和作業系統軟體商等在内的 PC 产业生态角色,高度参与 AI PC 产业。这个全新产业的吸引力,就连智能手机移动 SoC 霸主的高通,也未能抵挡。
12 月 7 日,联想与 IDC 联合发布业内首份《AI PC 产业(中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 AI PC 做了明确定义。作为全新的技术产品,AI PC 将成为个人 AI 助理。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布力克木 · 阿不力米提(阿木)表示,PC 正在迎来第三次重大更新,有望再次成为 AI 普惠到每个人的首选终端。PC 将让 AI 真正成为每个人的专属助理(Personal AI Twin)。
作为全新的技术产品,AI PC 的兴起,同步催生新生态和新产业。站在 PC 诞生的第 48 年,展望未来,可以看到,AI PC 将逐步替换传统 PC。在此过程中,GenAI+PC 具备的新技术红利,也将激发生态参与各方的商业价值增量。
IDC 报告预测,2027 年,AI PC 占 PC 整体市场的比例将高达 85%,成为新 PC 市场的绝对主流。
渴马奔泉:AI PC 市场暴起
12 月 7 日联想和 IDC 联合发布的《白皮书》,为 AIGC 与 PC 的结合指明了产业方向,以及以 ChatGPT 为开创性代表的 AI 技术商业增量价值。
《白皮书》对 AI PC 做了结构或模块定义。所谓 AI PC,就是集 AI 大模型、应用和硬體设备于一身的混合体。
2023 年 12 月,ChatGPT 诞生一周年。在此之前,AI 技术的未来图景虽然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业界没能找到可供元宇宙大规模落地的 AI 产业的技术基座。如今的当红辣子鸡英伟达,在 ChatGPT 发布前的 2022 年 12 月 22 日之前一年内,股价跌幅超 50%,但在 ChatGPT 发布之后一年内,公司股价大涨 2.2 倍(截至 12 月 12 日收盘)。
杀手级应用 ChatGPT 的出现,不但成就了皮衣教主黄仁勋的地位,也将业界从缺乏明确商业化的窘境中拉了出来。
由此,AI 技术的落地方向,从超级概念元宇宙,具象成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也称 GenAI,两者都是 AGI(人工通用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细分组成部分。
一旦业界明确了产业方向,那么其推进速度就会让世人惊叹。
ChatGPT 发布(2022 年 12 月 22 日)仅 1 个月,AMD 就率先(2023 年 1 月 23 日)发布锐龙 7040 系列平台,首次将 CPU、GPU 和 NPU 整合在一起。这颗芯片中集成的 NPU,采用的 Ryzen AI 引擎,直接开创了 AI PC 的概念和应用。
从 2023 年初到四季度,AI 大模型公司、PC 軟體开发商、芯片商和终端公司,都在大规模深度参与 AI PC 产业,意欲在这个新兴产业中占据先机。
12 月 15 日,英特尔将推出的 AI PC 处理器 " 酷睿 Ultra" 平台,算力是上一代的 8 倍,目前已适配超 10 款国内 AI 大模型;12 月 14 日,英特尔将发布面向 AI PC 的新一代 Meteor Lake 处理器。
12 月 7 日,与联想和 IDC 在北京联合发布《白皮书》同一天(北京时间),AMD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发布专业面向 AI PC 的新一代笔电处理器——锐龙 8040 系列平台。
如果说英特尔和 AMD 原本就在 PC 领網域深度布局并以此立业,那么智能手机 SoC 霸主也加入角逐,可见 AI PC 产业的吸引力。
10 月 24 日,高通发布 AI PC 专用算力平台 " 骁龙 X Elite"。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无论是英特尔、AMD 还是高通,其 AI PC 的算力平台,都采用 XPU 结构,即 CPU+GPU+NPU。《白皮书》称之为异构混合算力:主要目的是通过异构算力协同,为 PC 提供强劲并行计算能力。
异构混合计算,利用不同类型指令集和体系架构的计算单元组成本地计算系统,对不同的 AI 工作负载匹配相应的计算单元。由此,并行算力的飞跃使得 PC 能轻松执行复杂的 AI 模型推理任务,从而展现出更高级的智能性。
这就是 AI PC 的算力基础特性。有别于传统 PC 的 CPU 和 GPU 分列,缺乏 NPU 的算力结构。
除了芯片商积极参与,PC 作業系統开发商微软、终端商代表联想,也对新赛道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
11 月 1 日,面向 365 个企业客户,微软推出 GenAI 驱动的 Copilot PC 应用軟體;10 月 24 日,与高通发布 AI PC 专用芯片骁龙 X Elite 同一天,杨元庆发布全球首款 AI PC。
宏碁、HP(惠普)计划将在 2024 年推出 AI PC;DELL(戴尔)于今年 5 月推出全栈 GenAI 解决方案,并宣布与英伟达推出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Dell Generative AI Solutions)的 PC 产品。
第一入口:个人智能体
作为 AI PC 混合体组成模块之一的 AI 大模型商,在参与 AI PC 产业时,动作有所不同。
OpenAI 开创的 AI 大模型生态,在推动 AIGC 普惠应用时,进展极为缓慢。
如此结果,一方面是大模型能力增长遇到瓶颈;更主要是原因在于,用户对个性化需求数据和行为数据存储在以公有云为载体的大模型中,有隐私安全疑虑。其中,C 端担心隐私泄露,而 B 还多一项担心——商业机密不够安全。
因此,AI 大模型商(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和科大讯飞等)正在推进两条并行路线:一是调整大模型的参数值和大小,以适应本地化部署的端侧需求,解决响应速度和安全隐私保护问题;二是构建不同规模的参数量级,支撑不同场景下的云端协同,实现体验优化。
其中,百度和科大讯飞主要力推端侧大模型;腾讯和阿里,主推云端大模型;华为则是以云端大模型为基础的端侧调用。
联想较为特殊。一方面,联想推出 AI PC 和个人智能体;另一方面,联想 3S 战略将企业 B 端服务作为转型方向,故而也推出面向 B 端的私有化化大模型服务。
联想端侧大模型,有个专门概念——个人大模型,这也是业界少见的差异化产品。
11 月 21 日,在一个主题为 " 预测与战略 " 的论坛上,杨元庆发表演讲时说," 大模型计算负载将逐渐由云端向边缘侧和端侧下沉,越来越多的 AI 推理任务将会在边缘和设备端进行,这使得个人大模型成为必要和可能。"
杨元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目前大模型用户规模还较小,大多数大模型都在算力较强的公有云上训练。未来,随着用户规模扩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响应用户需求的考虑,会越来越被重视,这就需要将计算负载向边缘侧和端侧下沉。
有必要指出,联想的个人大模型,实际上是个人知识库与本地大模型的结合体。
《白皮书》提到:大模型的计算负载不断从云端向终端下沉,公共大模型和本地大模型混合利用,组合形成个人大模型。
在用户产生需求时,通过联想推出的 " 个人智能体 " 入口,调取个人大模型的多种能力。用户以自然语言互動的方式,与个人智能体联动:依靠内嵌 XPU 架构的 AI 算力单元,AI PC 为实现用户的意图,提供混合 AI 算力,并通过开放生态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意图应用需求。
若用一句话概括个人智能体的作用,即 " 承担着理解用户意图并同步完成分发 " 的重任。同时,也有着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的作用。因此,个人智能体就成为通过混合大模型(本地 / 云端)、混合算力(设备)和 AI 应用,去实现用户意图时,两者沟通桥梁的第一入口。
AI PC 本身能通过个人智能体有效甄别和管理用户隐私数据,并通过本地化的模型与充足的 AI 算力,在本地完成大部分数据的处理与模型运算。只有在不涉及用户隐私的公共请时,才需调用云端服务。
有必要对用户通过个人智能体,调用其所联通的各项 AI 大模型能力的路径图,做个描述。
基于内嵌在终端中的本地 AI 大模型构建的个人智能体,在收到用户请求后,本地大模型能即时精准地理解用户意图,进而将意图转换为相应的任务,再做任务分解和识别,分门别类地查询本地知识库,再通过 API 接口调用生态圈合适的模型或应用,去执行相应的任务。
随后,设备、模型或应用执行完成任务后,再将相应的结果返还回给个人智能体,由个人智能体完成梳理和整合后,再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用户意图由提出,到解决的互動闭环的循环路径图。
2024:AI PC 产业元年来袭
任何产业的生态发展,都是一个动态概念。建立在 AI PC 生态基础上的新 PC 产业,各项价值和核心特征互相支撑,互相促进,逐步推动产业走向成熟。
但这个速度,可能远超原先的 PC 产业发展历史纪录。
AI PC 的核心特征包括五个方面:用自然语言互動的个人智能体(第一入口)、内嵌个人大模型、标配本地混合 AI 算力(XPU 结构 SoC 芯片)、开放的 AI 应用生态(公共大模型)和设备级个人数据 & 隐私安全保护。
《白皮书》认为,AI PC 的发展将抽成两个阶段:AI Ready 阶段和 AI On 阶段。这也是 AI PC 五大特征逐步落地、成熟、迭代的过程。
在 AI Ready 阶段,应当基本具备对 AI 任务更具针对性的本地混合 AI 算力硬體(XPU 结构),能为 AI PC 的軟體及服务创新提供基本算力保障,开启体验创新。
符合这个阶段特征的 PC 终端已经出现。12 月 15 日,联想集团推出新款商用和消费级筆記型電腦,旨在开启新的 AI 体验,同时提升用户生产力、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新款 ThinkPad X1 Carbon、ThinkPad X1 二合一以及小新 Pro16 2024 和 IdeaPad Pro 5i 均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
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芯片更新计算架构,集成 XPU 结构的混合算力处理器陆续推向市场。这时候的主角是芯片商,他们研发的混合 XPU 结构的算力平台,将以更高能效比提升计算速度,并在运行过程中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軟體与硬體两方面的积累带来产业跃变,AI PC 就将进入 AI On 阶段。这时,AI PC 就将具备完整的五大核心特征。通过与产业界的深度交流,华尔街见闻发现,2024 年,产业就会进入 AI On 阶段。
因此,2024 年,具备标准意义上的 AI PC,在核心场景能提供划时代的 AI 创新体验,AI PC 将很快成为每个人的个人 AI 助理。
随着核心技术创新、产品体验优化、AI 应用生态繁荣,AI PC 将会服务于更广泛的通用场景,从而实现端边协同计算和跨设备互联接力,甚至能基于个人数据和行为特征,在边缘私網域环境下实现个人大模型的微调训练。
从 2024 年开始,符合 AI On 阶段标准,也即具备完备 AI PC 核心特征的 AI PC 将陆续进入市场。这能推动 AI PC 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为整个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因此,《白皮书》认为,2024 年将成为 AI PC 元年,传统 PC 将加速更新成 AI PC。
目前,上游芯片设计和制造商早已有动作。英特尔计划在 2025 年前,将为超过 1 亿台的 PC 加持 AI 特性。这家 PC 时代的芯片霸主,CEO Pat Gelsinger 在 11 月初该公司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我们相信,AI PC 是未来数年 PC 市场的关键轉捩點,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都会集成 AI。"
在截至今年 9 月的财报季中,英特尔 PC 部门收入降幅为最近 8 个季度以来最小。老对手 AMD 的 PC 业务实现了两年来最强劲的增长速度。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为此发表了乐观预期," 考虑到 AI PC 周期和微软 Windows 系统的更新周期,我们预计到 2024 年会呈现增长(走势)。"
专业市场调查机构也对 AI PC 产业的发展持有乐观期待。
据 Canalys 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2024 年 AI PC 出货量将超过 5000 万台。Canalys 预计,2025 年起,AI PC 的采用速度将加快,到 2027 年,AI PC 将占 PC 总出货量的约 60%。这家市场调查机构还做出建议,应关注 PC 变革性产品推出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IDC 报告认为,PC 市场增量来自消费和商用两部分:在个人消费市场,AI PC 将缩短用户换机周期,加速换机潮的到来,同时改变 PC 市场的用户人群结构;中小企业将借助 AI PC 加速智能化转型,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大型企业的变化将体现于更长的时间跨度,AI PC 将长期与大型企业智能化转型相结合,充分释放企业内部活力。
据 IDC 报告预测,AI PC 在中国 PC 市场中的新机装配比,将在未来数年快速攀升。2027 年,AI PC 占比将高达 85%,成为新 PC 市场的绝对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