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G6:守住自己的道,自有冠冕为我留存,欢迎阅读。
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陈抒豪
作者 | 关宇航
来自汽湃(GREATAUTO ) 的报道
那些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也守住了。从此之后,自有公正的冠冕为我留存。
新约 · 提摩太后书中的这句话,用在小鹏 G6 上市发布的场景下,似乎再合适不过。在小鹏 G6 发布前,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小鹏汽车面临着什么—— P7 后继乏力,P5 乏善可陈,G3 廉颇老矣,G9 难堪大任。
而在残酷的市场淘汰赛面前,小鹏又亟需一款车,成为品牌在主流市场上的销量支柱。
当然,摆在小鹏面前的选择其实有很多,毕竟车市有一万种提高关注度的办法,无论是老车让利降价、还是改款入门减配加选装,理论上都能轻松吸引到足够的眼球。
但小鹏并没有这么做,反而选择了最难的那一个方案。在历时 5 年、研发投入超百亿之后,以最新的扶摇架构打造出了一台 " 具有绝对性价比与硬核产品力 " 的小鹏版 " 特斯拉 Model Y",即小鹏 G6。
而 G6 要想复刻 Model Y 的现象级销量,价格当然要便宜,5 个版本从 20.99-27.69 万元,几乎比特斯拉便宜了一台经典吉利帝豪,对于这个级别的消费者来说,其定价的诱惑力已经足够了。
但何小鹏认为这还不够。
在小鹏 G6 身上,800V Sic 碳化硅高压平台全系标配、高等级智能驾驶辅助 NGP 全系标配、而如果你愿意拉开超百项的标配清单,甚至还能看见诸如 Orin-X 芯片、8155 芯片、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等一系列智能与舒享配置也是全部标配。
入门 20.99 万,CLTC 续航 580 公里的长续航 Pro 版,其实已经是小鹏 G6 的完全体,而后面 4 款配置,有的是续航更长,有的是性能更强,但他们都只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
那么小鹏 G6 是如何做到这么便宜,又这么有竞争力的?
领先行业的硬核技术
是成功者的必备
特斯拉之所以能成功,一大核心要素在于 " 成本比你便宜,效果还比你好 "。
而小鹏在历经了 G3、P7、P5 和 G9 的磨练之后,如今也终于用扶摇架构和 G6 新车型,领悟了这句话。
首先是 G6 省成本的第一个点,电池。
在发布会上,何小鹏直言如今电池成本对于一台新能源电车的巨大负担,也直言续航成绩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小鹏没有像友商们那样,用最无腦且简单的堆电池方案来提高续航表现,因为 " 厂商的无能,不能是消费者来买单。"
于是和特斯拉一样,小鹏也选择了最难的 " 死磕电耗 ",只要电耗够低,小电池也能有扎实的长续航。
于是能量使用效率更高的全網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就来了,搭配 0.248Cd 的超低风阻设计、全系标配热泵以及更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小鹏 G6 轻松实现了 13.2kWh 的超低百公里电耗,CLTC 最长续航更是飙到了 755 公里。
同时 800V 平台搭配 G6 全系标配的 3C 电芯,使得其能在小鹏自有的 S3/S4 超充桩上实现充电 10min 续航增加 300km 的成绩。
发布会上,何小鹏还自豪的说,小鹏 G6" 不挑桩,在哪充都更快 ",小鹏 G6 充电的最大优势:即使在国家标准快充桩,用户也能享受到 G6 800V 超快充的普适性,对比友商 400V 车型充电快 1 倍以上。
小鹏 G6 省成本的第二点,还是和特斯拉思路一致的 " 通过制造技术的先进性,来压缩制造成本 "。
在整车车身制造上,小鹏 G6 率先实现了前后一体式铝压铸,不仅带来了更极致的车身轻量化,也成功缩减了材料用量,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车身安全性与刚性,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此外,CI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也没有缺席。既降低了 PACK 成本,还优化了空间,提升了安全性和品质表现。
智能化
你可以永远相信小鹏
作为 " 蔚小理 " 中最激进、最前卫,也是最像特斯拉的新势力车企,小鹏的定位永远都是 " 智能电动车 ",而非 " 电动车 "。
智能,小鹏的核心,这也是为何 G6 即使诚意到 20.99 万起售入门,也一定要标配高等级智能化的原因——因为智能化是小鹏的灵魂,也是它必守的道。
发布会上,何小鹏回顾了小鹏汽车 9 年创业之路上在智能化上的多项第一:
G3,是第一个实现视觉融合泊车的量产车型;P7,是第一个融合高精地图 SR 的高速领航辅助以及实现智能语音的量产车型;P5,第一个量产激光雷达 &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车型;G9,第一个具备全场景免唤醒智能语音的车型。
而基于前辈们的经验,小鹏 G6 搭载的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 31 个高性能智驾传感器、总算力高达 508TOPS 的双 Orin-X 芯片在内的 XNGP,已经是代表了当前行业最高水平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本月小鹏成为行业唯一在北京开放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的企业。
此外,随着 G6 的上市,小鹏汽车还同步发布了 "AI 代驾 " 模式,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向所有 XNGP 车主推出。通过短时间分析用户日常高频场景,学习用户驾驶风格,来实现私人定制路线,达到更高的通勤效率。
发布会上," 全新一代的高速 NGP、安全好用的城市 NGP、行业领先的 VPA-L 停车场记忆泊车,用户日常高频用车的 3 大场景无缝连接,买小鹏,送 AI 代驾,让每一个人、在每一天、每一个地方,都能使用 XNGP。" 这是何小鹏的愿景,也是小鹏 G6 未来将 OTA 实现的全部能力。
至于智能座舱部分,小鹏 G6 肯定是让消费者放心的。首发智慧多场景座舱 + 高通骁龙 SA8155P 车规级座舱芯片,实现全场景语音免唤醒,且无网络可使用能力,足以呈现其作为目前国内智能电动车天花板级车企的全面实力。
最后总结:
今年的新能源市场价格战、淘汰赛,注定会对诸多不给力的品牌进行全面清洗。而在 G6 到来之前,市场还曾对小鹏汽车能否挺过今年心存疑虑。
但从目前已经有的信息来看,不论是产品力,定价诚意,还是小鹏在技术与制造领網域展现的后劲,其挺过今年杀入下一轮,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毕竟从开放预订到上市,G6 的订单量已经突破 3 万 5 千台;而随着正式上市,更加劲爆价格的发布,以及更多诚意政策的到来,小鹏的 "Model Y",显然已经是出现了。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官方网站
www.greatauto.cn
入驻媒体平台
汽车头条 | 趣头条 | 易车号 | 新浪新闻
百度百家号 | 汽车之家 | 腾讯企鹅号
车友头条 | 有车号 |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央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 爱奇艺 | 微视 APP | 抖音 APP | 快手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