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涌向新马泰的年轻人,养肥了谁?,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定焦,作者 | 苏琦,编辑 | 金玙璠
" 滨海湾花园 - 云雾林 - 花穹 - 新加坡摩天轮 - 鱼尾狮公园,以一杯新加坡司令结束今日份的暴走。" 大年初一,小海发布上述朋友圈后,立马收到了一条评论," 你也在?"
随后他翻阅朋友圈,发现至少有六七个好友都在 " 新马泰 " 过年,甚至在酒吧里,他听到隔壁桌也说着普通话," 明天去环球影城打卡 "。
2024 年春节,是这几年来不少人第一次重启出境旅行计划的时机,大家一股腦地涌到了暖风吹拂的 " 新马泰 ",在碧海蓝天、异網域风情中享受久违的放松。
此前,新加坡有签证限制,泰国在 2023 年下半年受 " 缅北电诈 " 事件影响,旅游人数下滑。2024 年春节前,新马泰集体宣布免签,人们的旅游热情高涨。
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 " 新马泰 " 三国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 15 倍。去哪儿平台上,春节期间起飞前往新加坡的机票数量同比增长 29 倍,吉隆坡同比增长 20 倍,曼谷同比增长 16 倍。
这也让出境游从业者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熬过旅游行业的谷底,在 2023 年又迎来行业的阵痛与反复,终于在 2024 年初提振了信心。
不少从业者认为,随着新加坡免签政策落地," 新马泰 " 终于 " 连点成线 ",2024 年 " 新马泰 " 的旅游市场将会进一步升温,整个东南亚市场旅游业也将增加更多打通线路的玩法。不过,面对游客量的暴增,各环节的接待能力和业务规划,还将继续经受考验。
今年春节,挤在新马泰过年
春节期间,刚刚宣布免签的 " 新马泰 " 成为国人最火爆的旅行目的地。
多位在 " 新马泰 " 过年的游客感受也极其类似,免签后入境方便、中国游客多、年味足、体验好。
时隔 10 年,投资人马辛再次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安排了为期三周的旅程,在马来西亚过春节,并在 16 号飞往新加坡。
让他没想到的是,兰卡威的中国游客如此之多,7 到 8 成都是中国人,到处都能听到普通话说 " 太美了 "" 新年好 ",坐船时,半条船上都是中国人,餐馆里前后桌客人不少都讲的是国语和粤语。
性价比和异網域风情,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马辛向「定焦」算了一笔账,兰卡威跳岛 4 小时 4 个岛,租一条可坐 20 人的船需要 676 元;落日巡航 4 小时包吃喝,大人 255 元,小孩 210 元;天空之桥坐缆车看风景,大人 145 元,小孩 112 元。" 同样的时间点,这个价格比去三亚更有性价比。"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占比本来就高,对传统节日和宗族关系比较重视,过年的氛围依旧。" 很多购物中心都有舞狮表演,街上也张灯结彩、装饰有灯笼和龙头,年味浓厚。" 马辛称。
新加坡商场的舞狮表演和马来西亚的街边灯笼
另外,在新加坡,因为天气炎热,各类茶饮、咖啡店生意火爆。其中不乏大批中国品牌的店铺,比如瑞幸咖啡、喜茶、蜜雪冰城、贡茶等。
提前休假的朵朵,在春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初,她和家属想去日本或澳大利亚,但因为签证难办且费用不便宜,最终选择了泰国和马累(马尔代夫)。" 直飞马累要 8 个小时,去泰国转一圈,单程只需要 4 个小时,回程在吉隆坡转机,三个地方全都免签,行程特别顺畅丝滑。" 朵朵称。
2023 年下半年,随着《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两部电影热映,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 " 噶腰子 "" 缅北电诈 " 等安全问题的广泛讨论。2023 年 10 月,曼谷暹罗百丽宫购物中心发生的枪击事件加剧了这份担忧。
一开始到清迈,朵朵的心态远不如 2018 年去的时候那么坦然,可谓 " 处处提防 ",除了走在马路最里侧,还会时刻护住包包。两天之后,她发现遇到的人都挺有礼貌,才逐渐放松下来,开始享受旅行。
不过,朵朵发现泰国游和之前比有三点变化,一是现在泰国大麻合法化,街上的大麻店特别多,711 便利店里都能看到大麻的饮料,要注意辨认;二是中文出现的频率变高,饭店里有用中文标注的菜单,但基本都是机器翻译,有些商贩还会用中文招呼客人打车吃饭;三是泰国摩托党变多,车速飞快,噪音很大,尾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泰国不少菜单都有机翻中文,其中一道写着 " 醉肉语炒妈妈 "
" 主动说中文、对中国人越热情,越不要轻信 ",朵朵称,自己在大皇宫旁边遇到一个泰国人说 " 关门了 ",家属一把将她拉开,后来他们刷社交平台才发现,大皇宫并没有关闭,有游客曾因此被人带去郑王庙游河拍照,不仅要付路费还被强制消费。
今年春节能够迎来境外游的小复苏,可以说是 " 天时地利人和 "。6 人游创始人兼 CEO 贾建强称,免签政策是第一推动力,其次,东南亚地区性价比较高,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为数不多的旅游费用涨幅较少的目的地。第三,龙年春节假期长,法定 8 天,再请几天年假,就能有接近两周的假期,可以集中释放旅行需求。
" 新马泰 " 开头之后,不少人盼望着更多的国家免签。" 尤其国内旅游城市一到假期非常拥挤,波峰波谷效应明显,更多国家免签,就意味着更多的旅行选择。" 马辛称。
" 单量恢复了,但没完全恢复 "
过去一年,专注东南亚出境游的从业者,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2022 年 12 月底,出境游行业正式重启,被 " 压抑 " 了 3 年的需求,率先在东南亚得到释放。但等到下半年,泰国旅游一度遭受负面传闻陷入低迷。根据泰国旅游与体育部的统计数据,2023 年全年赴泰中国游客数量为 351.97 万人次,而在 2019 年这一数字为 1100 万人次。
而 " 新马泰 " 宣布免签之后,不少出境旅游人感受到了免签的利好作用,尤其是除夕当天免签生效的新加坡,拉升了这个此前并不是春节热门目的地的单量。
横向比较 2019 年,机票代理余欢发现,东南亚航线的业务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12 月开始,每天都有 25 个位置去普吉岛。同时,现在 " 新马泰 " 全部免签后,旅行社的运营空间更大," 新马泰 " 联运产品也卖得更好了,咨询得较多的是马来西亚 - 新加坡这条线。
受春节长假影响,6 人游定制旅行春节期间出境游板块恢复到 2019 年的 90%。贾建强称,今年春节," 新马泰 " 的游客数量均排在出境定制游前 10,新加坡更是稳居榜首,春节假期的接待资源早在节前 2 周就已经接近饱和。
但有旅游人表示,春节没有想象中那么忙," 单量还没有完全恢复 "。在旅行社工作的晨夕称,因为选择出国旅游的还是那些人,人群的绝对数量没有以前那么多,但人群质量和消费力依旧不低。
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也观察到,今年春节虽然 " 新马泰 " 火爆,但大部分旅行社的销量没有出现太大起伏。疫情之前,旅行社会提前几个月就进行包机切位,向航空公司采购一定数量的飞机座位销售给顾客。但这类座位不可退还,也不可取消,2023 年一些旅行社出现了卖不出去的情况,在春节普遍选择谨慎保守,自然销量大不如前。
多位从业者观察到,中国游客赴 " 新马泰 " 旅游,较疫情前有三个明显的变化趋势。
产品类型方面,大团游客少,自由行和定制小团增多。
为什么大家都不爱跟团了?魏长仁解释,跟团游主打低价、解决部分语言和交通问题,但这在东南亚国家不是刚需。同时,游客通过社交媒体,对目的地越来越了解,当地信息传播的也更及时,自由行成为趋势。
但跟团游暂时还不会完全被取代,而是会更为细分,比如青少年研学、商务考察及健康养老等。
消费喜好方面,游客减少了去购物景点,转为深度体验为主。贾建强称,这也是定制游这几年能火起来的原因,定制游核心差异不是产品和线路不同,而是围绕着家人和朋友的熟人旅行,游客的时间能被利用得更为充分,体验更有深度。比如在新加坡的一个私人博物馆,游客可以穿上娘惹服饰,体验娘惹日常生活。
出行意愿方面,游客更考虑安全性和价格透明度。晨夕指出,有些游客更倾向于国内游,是因为觉得安全。看到这个春节 " 新马泰 " 的高性价比,后续这部分顾客或许会考虑出境。
从业者对出境游业务恢复盼望已久,这个春节假期对他们来说,还远远不够。免签政策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助燃剂,不如说是一颗定心丸。
随着游客更加注重旅行体验,以及航线的逐步恢复,多位业内人士预测,诸如俄罗斯、埃及、摩洛哥、土耳其等目的地,也将成为 2024 年的大热门目的地。
春节开了个好头,携程们还需努力
经过 2023 年一整年的努力,中国出境游板块正在逐渐恢复,到 2024 年春节迎来了小高峰。单个旅行社和服务商的承接能力有限,但这一波流量着实拉了 OTA 平台们一把。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携程出境用车订单较 2019 年增长 53%,境外景区门票订单较 2019 年增长超 130%。去哪儿平台上,春节国际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 4.7 倍,国际机票预订同比增长 14 倍。
" 各大 OTA 平台是旅游业恢复后的最大赢家,各家也很重视出境游板块 ",魏长仁解释,因为相比国内游,出境游酒店和机票的客单价更高,利润更高。一方面,国外的酒店和机票没有价格战,且价格相对不透明,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OTA 平台通过服务的便利性和平台化的运营能力,可以抢占客户心智。
财务数据,也证明着出境游板块对 OTA 平台的重要性。例如,携程从 2021 年亏损收窄,到 2022 年扭亏为盈,除了大幅缩减销售费用和研发投入以控制成本外,离不开出境游反弹的红利。
2022 年底开放出入境的消息一出,携程就迎来了出境游搜索和预订的高峰,进而带来了当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业绩盈利。根据其最新财报,2023 年 Q3,携程集团归母净利润约 46.15 亿元。其中,携程国际平台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 100%。
在整个行业看来," 新马泰 " 免签政策不是为了一个春节做准备的,而是为了整个 2024 年的出境游恢复准备的。"2024 年出境游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新周期,确定性变强。" 贾建强称。
不过,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出境游的恢复趋势在逐渐变好,但恢复的力度还有提高空间。出境游市场目前的一大瓶颈在于出境班機运力。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年底,我国国际客运定期班機恢复至疫情前的 62.8%。2 月 1 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 2024 年我国出境游市场规模将恢复到 2019 年的八成左右。
出境游在过去的一年爬坡升温,但复苏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复杂。面对出境游需求激增,海外供应链和分销渠道的修复重建,也是旅游行业目前的重头戏之一。
魏长仁提到,与 OTA 巨头们的供应链资源相比,多数旅游企业还要经历漫长的内外部重建阶段,海外供应链中,提供服务的旅行社和服务商、目的地的地接社、当地接待旅游团的中餐馆、租车行等,人员此前大量转行或离场,需要时间调整。
和充满热情的消费者相比,从业者也在近几年变得相对理智与冷静。疫情前的烈火烹油和高歌猛进不复存在,在极度焦虑中活下来的从业者们,回归务实。
" 旅游行业熬下来的人其实挺多的,只不过现在都低调了,按部就班地推进工作,多数旅游企业也不敢冒进,处于小步前进、稳步经营的状态",魏长仁说道。
好在,出境游重启了,而旅游人已经蓄势待发。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马辛、朵朵、余欢、晨夕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