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整天盯着电车,最后卖得最好的还是这类车,欢迎阅读。
虽然最近新能源车的声量日渐壮大,但回归市场,你会发现紧凑型 SUV 依然是 15 万元以下最火爆的市场之一。近日,北京现代就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紧凑型 SUV ——沐飒,和锋兰达等车型形成正面交锋。
如果听到这个名字你有点蒙圈,你可以把他当成是 ix35 的换代产品,沐飒其实是由英文名音译而来,英文名叫 MUFASA,就是我们熟知的狮子王里的老狮子王,毫不掩饰北京现代想让其在同级称王的野心。
但官方并不想我们对它与 ix35 粗暴挂钩,除了因为名字上的变化,这台沐飒在出身上要来得更优秀,基于与自家大哥途胜 L 一样现代最新的 i-GMP 平台打造而来,也是该平台第四款车型,系出豪门。
除了平台更迭,新车从外观、内饰以及动力上都与 ix35 截然不同。
No.1
设计依然是韩系的标签
首先看外观,车头采用了大面积的黑色格栅,近看是一种立体的近乎封闭式的设计,有种大哥帕里斯帝的感觉。
大灯组采用了分体式的设计,内侧是由 5 组不同造型的 LED 灯带组成的日间行车灯,外侧是远、近光灯。灯组下方的前保险杠采用了獠牙式的设计,给整车营造出一种运动感。
侧面一条平直硬朗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至车尾,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硬朗的感觉。
细心留意可以发现,沐飒的侧面虽然简洁,但却有不少有意思的小设计。比如说门边上安上了一种黑色包边的塑料防擦条,防擦条上有一定的造型设计,与整车设计浑然一体。
在后轮拱处还做了宽体式的设计,巧妙地减少了设计上的臃肿感。
轮拱下面是一个双色拼色轮毂,轮胎尺寸为 225/55/R18,放在同级里尺寸还算不错。
尺寸方面,沐飒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4475/1850/1665mm,轴距为 2680mm。放在日系老对手里面,除了车长稍稍短于丰田锋兰达,比缤智、逍客都要大一些。
尾部的设计没有采用时下烂俗的贯穿式尾灯,而是采用了一种环形设计,尾灯中央是一块配有现代英文字母的黑色饰板,尾门绕流板上还有一个高位刹车灯,夜晚点亮后辨识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细心留意可以发现尾部的设计是没有外露排气的,取而代之的是雾灯以及黑色饰板,真正的尾灯隐藏在车底。
No.2
现代也是空间魔术师?
沐飒这款车,主打的是一个出色的家用空间,官方提出一个 " 轮上智能两室一厅 ",总体来讲,就是突出一个家用 SUV 的概念。
以前我们常说,本田是空间魔术师,其实现代也不逞多让。在沐飒身上,我们看到了设计师对空间设计的一些巧思。
首先中控屏采用的是由两块 12.3 英寸高清液晶屏组成的双联屏(顶配版本),内置的语音助手无论是响应速度还是功能放在合资品牌中算是不错的水准,另外还提供了在线导航、音乐、爱奇艺视频等功能,并且也支持百度 CarLife,只是没有苹果的 CarPlay 和华为 HiCar,考虑到这两个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据的江山,沐飒多少有点吃亏。
双联屏两侧的空调出风口配备了渐变色氛围灯,在空调温度变化时、驾驶模式切换时均会对应不同的颜色,设计感还是不错的。
空调出风口下方是一块独立的触控面板。在这里可以调节音量、电台、切歌等多媒体功能,也可以调节空调的各种設定,是一种触屏 + 实体按键的设计,使用起来非常便利。
右边的 TUNE 按钮在地图模式下还能缩放地图大小,非常有意思。
面板下方则是一个储物格,提供了带散热孔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两个 USB 电源、以及一个 12V 点烟器电源。
这仅仅是全车 31 个储物空间的其中一个,设计师在储物空间上的设计可谓花了不少心思。
比如说在扶手箱上方增加了一个滑动开启的小储物空间,用来放手机或一些零碎的杂物非常方便。
后门扶手内侧提供了一个可开闭的储物盒,让后排乘客也保有储物的权利。
在门板的下方,除了预留放置水杯的地方外,还额外增加了一个可以放置手机的小槽,后排座垫外侧也设计了一个提供较浅的储物槽,为了提升这台车的空间利用率,设计师可谓是挖空了心思。
除了提高空间利用率,设计师对人性关怀的细节也值得称赞。首先是前排座椅、主副驾座椅采用双色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头枕的宽度可谓是我见过最宽的,材料软硬适中,将头枕上去后左右摆动都可以找到舒适的承托。
虽然没有理想那种升降大屏,但沐飒的副驾驶靠背上提供了一个可以伸缩的支架,你可以直接把平板电腦夹在这里播放影音娱乐,尤其是座椅放倒后形成一个可躺平的空间,靠背上面还设计了一块软的脚蹬,方便后排乘客放脚,这种设计妙思可谓让沐飒成为理想等主流新能源 SUV 最好的平替。
虽然实测这块伸缩支架不能调节角度,只能通过调节靠背来实现远近角度显得功能有点鸡肋,考虑到沐飒的价格,起码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吧。
值得一提的是,坐在后排的时候我发现沐飒是我少数试过的前排座椅底下的空间能让我完整把脚塞进去的车型,很多人在意腿部空间多少拳,但比起那些所谓的膝部空间,这种温暖的小设计会更让人感到舒适,这是值得大家自己线下亲身去体验的。
No.3
驾驶感受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
沐飒的试驾环节有让人意料之中,也有让人惊喜不已的地方,先说点意料不到的吧。
得益于 i-GMP 平台出色的轻量化、车身刚度以及沐飒在底盘隔音上的处理,无论是底盘噪音高速风噪还是路噪,沐飒都控制得相当优秀,可以说是同价位里面 SUV 控制得最好的选手,甚至比那些设计风阻更低的所谓 " 轿跑型 SUV" 的 NVH 还要更加优秀。
底盘的调校水平也给人一种很大的惊喜,沐飒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不是一般家用 SUV 那种软绵绵的调校风格,而是保留了一些韧性的存在,整个底盘给人的感觉有种德系的比较扎实的感觉,快开时对路面的坑洼处理会比低速时来得更得体,开起来路感是比较丰富的。
2.0L 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总功率可能不及一些小排量涡轮车来得大,但胜在排量大意味着充足的低扭,尤其是市区走走停停的工况下,比起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建压就要减速的小排量涡轮来讲,不会存在 " 小马拉大车 " 的窘况,起步时的动力随踩随有,响应速度还是相当优秀的。
可以预知的便是动力系统以及整体调校风格的特性。
沐飒全系目前是只有一种动力,均搭载 2.0L 自然吸气发动机,发动机参数最大功率为 118kW,峰值扭矩为 193N · m,工信部百公里油耗水平为 6.86L,搭配的是 6AT 变速箱,总体而言定位就是一台偏家用的 " 买菜车 "。
其实要放在以前,这么低的价格可以买到一台油耗不高、成熟稳定的 2.0L 发动机性价比已经相当高了,但在这个被小排量涡轮甚至是电动机惯坏的时代,获取马力的成本变得如此低廉,2.0 排量的动力确实也仅为够用而已。
在日常驾驶不急加速的工况下,出色的 NVH 使你很难发现发动机的存在,但如果你用地板油去索取动力,发动机的声音会顺势传出车厢,尽管随着转速增长这声浪并不扰人,但在新能源汽车和涡轮汽车横行的当下,人们往往会将其赋予不高级的印象。
个人感觉这就和驾驶马自达的车型类似,它不适合瞬走瞬停那种急躁快节奏的驾驶风格,假如你摸顺了它的脾气,你会发现整个驾驶感觉会变得如鱼得水,在不知不觉中也将时速提到了你想要的地步。
这种风格除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特点,也离不开 6AT 变速箱稳定的表现。动力衔接丝滑,处理柔顺,升挡积极,在运动模式底下,深踩油门也能及时作出响应,虽然比不上双离合、电车的那种手起刀落,但平顺为王对家用车来讲不失为一种优秀取向。
转向电子感明显,虽然运动模式底下会有显著加重,但总体来讲无论是哪种模式底下,无论是转向还是原地打轮,扭动起来都非常轻,这其实也不是韩系车的问题,也是目前主流汽车市场的基调。
总的来说,虽然沐飒比起自主品牌的对手,以往韩系 " 高性价比 " 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但比起日系合资品牌对手,比如锋兰达、缤智、逍客这些,沐飒明显在空间、智能化配置、性价比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你更愿意相信合资品牌的稳定性,想要 15 万内这个价位选一台空间大且稳定不会出错的合资家用 SUV,那沐飒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