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对话《繁花》股票顾问应健中,一文带你看懂宝总的股市大战,欢迎阅读。
红星资本局原创
记者|杨佩雯
编辑|杨程
电视剧《繁花》落下帷幕,豆瓣评分仍在逆势攀升,现已从最初的 8.1 分升至 8.5 分。
《繁花》以上海为舞台,主角阿宝(胡歌饰)外贸、股市两手抓,他的故事线穿插着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股市里发生的大事,从新股认购证到以真实事件改编的 " 宝瀛大战 "……
不过,在《繁花》收官后,有部分网友表示没看懂部分内容,尤其是大结局的股市大战。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电视剧《繁花》改编自金宇澄的小说《繁花》,另有部分内容来自应健中的小说《股海中的红男绿女》《股市中的悲欢离合》。
同时,应健中也是《繁花》的股票顾问,他告诉红星资本局,几年前,王家卫导演找到他的时候,他曾为阿宝写了一份两万字的外传,描写了阿宝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股市上可能遇到的事情。
1 月 20 日,红星资本局独家专访了应健中,他向我们详细讲解了《繁花》中的股市大战。
应健中: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股海中的红男绿女》《股市中的悲欢离合》等长篇小说;关注证券市场,曾在某证券公司营业部担任总经理,曾在《金融投资报》等 30 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市场评论文章、开设专栏,曾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凤凰卫视等担任财经评论员。
以下是红星资本局和应健中的对话(内容涉及剧透):
七重天的证券老人们
红星资本局:爷叔是指点男主角阿宝进入股市的重要人物,感觉他在股市中几乎是全知全能的,这样一个角色形象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股市中有原型吗?
应健中:有原型的。
当时,王家卫导演找到我的时候,他实际上看了我的三部小说和大量短文。他注意到我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在七重天宾馆喝早茶的证券老人们。
过去,上海有一个交易所叫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注:于 1921 年 5 月正式开业),这些证券老人们是曾在这里工作过的 " 老法师 "。
等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注:1990 年),这些老人年纪也大了。我认识他们的时候,最大的是 90 岁,最小的是 65 岁,当时他们自发地每周举办一次股市沙龙,就在上海市南京路的七重天宾馆。当时,市场上一些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大户基本上都去过这个沙龙。
王家卫导演听我说了这些情况以后,他说这个东西很有画面感的," 爷叔 " 就这么诞生了——当然,王家卫导演也有参考《上海赋》《野蛮生长》等。
麒麟会也是这么来的,原来叫七重天,后来改成麒麟会。
游本昌在《繁花》中饰演爷叔
红星资本局:阿宝正式进入股市后,第一桶金来自于新股认购证,因为新股认购证 30 元 / 份太贵了,所以吓退了不少人,但后来经过大户计算,只要发行量达到两百万就不会亏,这个具体是怎么算的呢?
应健中:这个实际上就是我计算的,我当时在新闻报上发表过文章,我认为,如果发行量达到 200 万份,投资者可以闭着眼睛买。
因为当时我们知道要发 20 多只股票,计算股票的中签率、市场上的(新股认购证)销量,再估算股票上市以后的价格,至少是不会亏的,后来证实发行量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而且,后来发了 40 多只股票,那就扩了一倍,黑市就开始炒新股认购证了,最高炒到过 10 万元 100 份新股认购证。以 10 万元 100 份新股认购证买进去的人,如果每一次都去认购,买下来最后也是赚的。
这是一种红利,和阿宝的人生也是契合的。
比如说,他最早做生意、做外贸,赚了 100 万元,把这笔钱搬到股市里,怎么短时间把 100 万元变成 1000 万元,这是不能瞎编的,要有依据。那么,当年的新股认购证就是一个奇迹,可以展现阿宝的身价变化,这和现实也是吻合的。
红星资本局:阿宝在股市声名鹊起后,麒麟会曾经有想拉他入伙的意思,告诉了他关于 414 股票的信息试探他能不能守住秘密,麒麟会的人当时能准确说出 414 未来的股价,这不就是坐庄操纵股价吗?
应健中:414 是一个杜撰出来的名字,但有原型的。
这家公司当年上市的时候,派出一个宣传队到上海,口才好得不得了,就把很多上海的大户忽悠进去了。结果,来自东北的全是抛盘,接盘的全是上海的一批大户。
这家公司的老总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判了刑。我们把这一段故事展示出来,仅仅是展示,讲市场上的跌宕起伏,不是要教育大家,只是表达人物的故事。
曾经的大户室和宝延大战
红星资本局:《繁花》中有些角色往股市里投入资金,不仅仅是自己的钱,也有家人朋友的,这样凑够一笔钱能进入大户室。相对散户来说,进入大户室有什么优势?
应健中:我们现在一个手机可以下单,但当时是要等着营业部开门冲进去,拿委托单、填写信息、塞到柜台里,柜台打电话给交易所内的交易员进行申报,这被我们叫做 " 跑道 "。
跑道要抢,比如说,某只股票刚回调的时候,我判断要跌了,我抢跑道进去以后抛掉,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价格。散户要排队,要吃亏,那上海这边,朋友托朋友、亲戚托亲戚、邻居托邻居,就是亲戚朋友组成一个船队、舰队进入大户室。
大户室抢跑道的速度更快,申报更及时,而且大户与大户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券商的服务也比较好,他们提供便當,推出的研究报告也能第一时间看到。
现在可能全国各地的营业部已鲜有大户室了,但这是当年证券营业部的标配,最底下有一个 800-1000㎡的散户大厅、楼上有中户室、大户室、机构室,都是分级别的。
牛市的时候,进大户室可能要 300 万元资金,熊市的时候,可以把门槛降低到 100 万元,标准是浮动的,但当年普通人就拿两三百块的工资,没多少钱的。
截图自电视剧《繁花》
红星资本局:在现在的投资者眼里,券商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中介,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交易渠道;但在《繁花》里,像是南国投的强慕杰,其实他很深入地参与到股市交易中,这是为了故事特地设计的人物?还是说当年的券商也像强慕杰这样直接下场做股市投资?(编者注:现行《证券法》明确规定禁止证券从业人员在任期或法定期间内进行股票交易。)
应健中:强慕杰来自于我的小说。有一天,我们正在和导演聊天,他突然说 " 那个强总蛮有意思 ",我还没反应过来,我说 " 哪个强总 "?他说 " 你自己写的,你自己都忘了。" 然后我们就勾画了这个人物。
因为这部电视剧讲到了过去股市的历史,大家容易对号入座,但南国投没有特指,是一种泛指,它是群像中的一个缩影,强慕杰也是这样的。
为股民服务的是经纪业务,其他的是自营业务,包括现在的证券公司也有自营业务。在那个年代,每一家证券营业部都相当于是一个小银行,这些营业部既为客户提供服务,也做自营,有的大赚,也有的 " 爆 " 掉。
红星资本局:在《繁花》里,阿宝和强慕杰交恶,两人在 601 瀛洲实业上斗法,还牵扯出了一场 " 宝瀛大战 ",据说这是以当年的 " 宝延大战 " 为原型,可以请您谈谈当年的 " 宝延大战 " 吗?
应健中:早期,深圳的股市比上海活跃,股票已经炒翻了。
当时,有深圳那边的炒手就看中了上海,上海的市场像一个价格洼地,而且当时上海有几只股票是 " 三无股票 ",无法人股、无国家队、无外资机构。深圳宝安公司就看中了上海延中。
深圳宝安买入上海延中的股票,到持股 5% 进行信息披露,并且宣称要继续买入。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上海股民感情上接受不了,公司的管理层也接受不了,怎么上海的企业被你们收购过去了?所以大家号召 " 保卫延中 "" 反收购 ",这在剧情中也有所体现。
深圳宝安后来被抓住一个弱点,它只披露了一个法人账号的持股,但实际上还有其他账号买入,整体持股比例已经超过 16% 了,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当时刚成立,罚了深圳宝安 100 万,但收购有效。(注:" 宝延大战 " 的具体情况详见文末。)
红星资本局:阿宝观察到强慕杰喜欢以 2、4、8 结尾,而这恰好是玲子夜东京的门牌号。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大佬在买卖股票时带入这样的习惯吗?
应健中:很多,现实生活中很多有这种操作习惯的,有的喜欢 "3、6、9",有的买入喜欢带 "8",讨一个吉利,有的卖出喜欢带 "4",我卖出以后股价就下跌,这种习惯是潜意识的。
还有一种末尾数字是坐庄过程中的暗号,因为不能电话联系,就用数字来打暗号。比如说,有三个机构一起坐庄,其中一个用 "7",以 18.17 元 / 股的价格抛出 5700 股,另两个就知道这个筹码是他的。
那在《繁花》中就表达出数字和情感有关,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阿宝和强慕杰的 " 最后一战 "
《繁花》临近大结局时,阿宝和强慕杰在服饰公司的股票上迎来 " 最后一战 ",但部分观众表示没看懂涉及股市的剧情。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这场 " 战斗 " 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争夺开盘价话语权阶段:
阿宝手握服饰公司的原始股 100 万,他对开盘价的目标是 10.88 元 / 股,而强慕杰利用南国投的资金抢盘,把开盘价拉升至 18.88 元 / 股,阿宝以 18.88 元 / 股抛售 50 万股,服饰公司蔡总在心理上倒向强慕杰,强慕杰背后的券商公司南国投在市场上获得好评,强慕杰本人也重新得到总部支持。
股价攀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强慕杰砸了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一度把股价拉升至 25.5 元 / 股,大量散户入市,阿宝利用 " 拖拉机战术 " 伪装散户,把手头另外的 50 万股全部抛售,现金在手。
麒麟会应是这一阶段买入,具体股价不明。
空头找补阶段:
强慕杰用 " 空头找补 " 战术,比如,以 20 元卖出、19 元买回股票,他手中股票的数量不变,但持股成本逐渐降低,服饰公司的股价下跌,麒麟会应在此阶段被套牢(剧内没明说)。
在此期间,阿宝继续使用 " 拖拉机战术 " 伪装散户,跟着强慕杰的节奏低价买入股票筹码,完成建仓。服饰公司蔡总找阿宝护盘,阿宝要求服饰公司配合出年报、高送转方案。
釜底抽薪阶段:
强慕杰看穿阿宝用散户打掩护,找到他的资金来源——宁波老板和林太,并成功让两人抽走资金,阿宝的可用资金大量减少。阿宝解散舰队,但距离平仓线仍有 8 元 / 股左右的差距。
如果此时服饰公司配合推出高送转方案,阿宝的危机可解决,但服饰公司接受采访时表示所有利润用于生产、没有高送转方案,股价继续下跌。
强慕杰主动把服饰公司的股价打下来,股价每跌 1 元,阿宝损失 280 多万元(注:强慕杰此阶段也在亏损,但他是想给阿宝 " 收尸 ",吃下他平仓后的便宜股票筹码,而后找回亏损的钱)。
股票逼近阿宝的平仓线 10.88 元 / 股。
心理博弈阶段 :
在经过心理博弈后,麒麟会和阿宝达成交易:麒麟会往西国投营业部划进 3000 万元资金,接下阿宝的股票筹码,阿宝得到一块地皮,从此退出股市。
因为阿宝没有平仓,强慕杰没有便宜的股票筹码可捡,且损失了大量资金,因玩忽职守罪造成国家重大损失,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以下是红星资本局和应健中针对 " 最后一战 " 的对话:
红星资本局:阿宝在服饰公司上和强慕杰打仗的时候,用了拖拉机战术,可以请您大概介绍一下拖拉机战术吗?
应健中:拖拉机账户,在一个资金账户上可以挂 30 个、50 个、70 个、80 个交易所账户。电腦可以自动设定,比如说,买入 5 万股,而我的资金账户下挂了 30 个上海交易所的账户,计算机可以自动分配到不同的账户中,500 股、700 股、800 股。
当年,一个账号只能申购 1000 股新股的时候,拖拉机账户大爆发,但经过全国整顿后,拖拉机账户就消失了。
红星资本局:在最后一战的时候,因为阿宝来自宁波老板和林太的资金被釜底抽薪,后来他的自有资金只有 300 万元左右,但西国投给他的配资仍是 3000 万元,这个配资比例在当年罕见吗?
应健中:不罕见,当年甚至有 1:8、1:10 配资的。
不过,阿宝实际上开始做的时候不是 1:10,是 1:1,他最初的自有资金是 3000 万元,宁波老板给他 3000 万元,林太有 3000 万元,总共是 9000 万元。
宁波老板和林太都是很精明的,他们的钱都在他们自己的账户上,像宁波老板把执行交易撤掉,两个人这么釜底抽薪就把阿宝架在那里了,资金抽走了(叠加股票继续下跌等因素),阿宝的配资比例才变成 1:10。
那西国投也不干了,配资的比例结构变动了,这就把西国投顶在前面了,他们想把阿宝平仓,但又舍不得,因为阿宝对他们的贡献很大。
红星资本局:阿宝最初提出要把服饰公司的开盘价定为 10.88 元 / 股,但强慕杰从中作梗,定为 18.88 元 / 股,后来阿宝面临被平仓的危机,平仓线恰好就是 10.88 元 / 股,这个具体是怎么算出来的?
应健中:我给王家卫导演算过多种版本,包括阿宝的持股数量、螢幕上显示的股价和市值等,这些数字都是我来算的,平仓线落在 10 元 / 股左右的区间,具体是 10.88 元 / 股还是 10.99 元 / 股,这就是艺术性地表达,让它前后呼应。
胡歌在《繁花》中饰演阿宝
红星资本局:阿宝面临被平仓的危机,有人提醒他找麒麟会帮助,但他认定麒麟会要出手,而麒麟会也在观望,感觉他们是在进行一场心理博弈,阿宝在博弈的时候为什么笃定对方会先出手?
应健中:因为实际上麒麟会也套进去了。
强慕杰一路做空,做到 10.88 元 / 股的位置上,他的手里没有筹码了,就等着阿宝平仓,他来给阿宝 " 收尸 ",只要阿宝平仓,强慕杰会接下他全部的筹码。
如果是强慕杰接过阿宝的筹码,强慕杰把股票的价格拉到麒麟会还未解套的点位,他已经赚大了,而麒麟会还套在里面。
反过来看,麒麟会接手阿宝的盘子有什么好处?这个盘子可以摊低他们的持股成本。
而强慕杰已经空仓了,他把股价从高位砸下来,是以损失为代价的,如果接不到筹码,这个损失就变成了真正的损失。
比如说,你以 20 元 / 股买进一只股票,跌到 10 元 / 股,你没有卖,但你的手上有筹码,等到下一波行情来了,再涨到 20 元 / 股,你也没有输。可你要没有筹码了,没有高位抛掉,反而是低位割肉了,这个割肉的成本就变成了真实的亏损。
红星资本局:为了救阿宝,麒麟会巫医生往西国投营业部划进 3000 万元资金,为什么剧中说的是解决西国投透支交易所资金头寸问题?
应健中:过去,证券公司营业部每天要清算、让资金归位,现在是证券公司统一清算了,头寸打穿,就是说清算的时候发觉客户透支得厉害或者欠着交易所的钱。
对于西国投来说,如果不平仓、开市前资金不到位,那交易所可能会对它进行处罚,这种处罚包括罚金、通报到总公司等,这样对证券公司的评估很不利,也会影响到西国投这个老总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头寸,不是阿宝的盈利问题。
在我当时设计的剧情中,有麒麟会的律师带着文本站在营业部门口。因为阿宝的股票账户由麒麟会来接,阿宝要签委托书、走法律手续,我当时是这样设计的,但电视剧不是纪录片,不会把细节说得很多,所以就是这个剧情:麒麟会资金到账,解决头寸问题。
出演黑嘴股评家:自黑一把
红星资本局:您在《繁花》里还演了一位股评家,演戏的感觉怎么样?
应健中:我觉得蛮好玩的。
实际上,我演的这个角色不是正面的角色,是股市黑嘴。这段剧情是:强慕杰要出货,要去散户中演讲,把他们的期望值抬高,我说了一个(期望)价格给大家—— 80 元 / 股,他们就冲进去了。
王导当时说让我演一个角色,我说我演门口那个卖证券报的,他说不行、不行,就让我来演这个股评家,也蛮好,自黑一把。
应健中在《繁花》中饰演股评家
红星资本局:您以前炒股怎么样?现在还有在炒股吗?
应健中:以前炒股有赚有赔,但总体是赚的;现在年龄大了(68 岁),不炒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红星资本局:现在指数在 3000 点以下徘徊了很久,您怎么看待现在的股市?
应健中:现在的股市跟以前不一样了,但还是可以用这句话—— "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就跟阿宝面临平仓一样,现在有太多的杠杆在市场当中,这种结构需要市场消化,而消化的过程是很痛苦的。
延伸阅读之宝延大战:
据澎湃新闻报道,1993 年 9 月,中国深圳宝安企业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深圳宝安 ")利用其下属的宝安上海公司、宝安华东保健用品公司、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厂从上海证交所悄悄购入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延中公司 ")股票。
由于中国有关并购的法规中,没有对 " 一致行动 " 作出定义,宝安公司安排了三家公司同时作战,借以逃避限制规定。
到 1993 年 9 月 29 日,宝安上海公司持有延中股份 4.56%,其关联企业宝安华阳保健品公司、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分别持有延中股份 4.52% 和 1.57%,三家合计 10.6%。1993 年 9 月 30 日,宝安公司按计划大笔吃进延中股份,持股比例升至 15.98%。随后,延中公司停牌,宝安公司发出公告,宣布其拥有延中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 5% 以上。
延中公司利用宝安公司在这次行动中的法律漏洞作出反击,认为宝安公司拥有的延中公司股份从 4.56% 到 15.98% 存在违规,并且宝安公司此次行动有联手操作之嫌。
1993 年 10 月 22 日,中国证监会作出处理决定:
一、宝安公司所拥有的延中公司股份 19.8%,按照规定,最早应于 1993 年 11 月 4 日前方能拥有上述比例股份,因此,宝安上海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在 1993 年 11 月 4 日前均不能再买入延中股票;
二、两家关联公司于 1993 年 9 月 30 日卖给公众的 24.6 万股延中公司股票利润归延中公司所有;
三、对未按照规定履行有关檔案和信息的报告公开公布义务的宝安上海公司予以警告处分并罚款 100 万元,对其关联企业宝安华阳保健用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给以警告处分。
红星资本局关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闻
欢迎报料,私信小编!
各种商务合作请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