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能源央企年度总结、规划陆续出炉,多家巨头现高层人事变动,欢迎阅读。
图片来自 @视觉中国
1 月 24 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 2023 年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表现,全年各央企共实现营业收入 39.8 万亿元、利润总额 2.6 万亿元、归母净利润 1.1 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作为支撑国家生产、生活的 " 基石 ",能源央企是 " 国家队 "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更是诞生了数十家世界知名的集团企业,在 2023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我国能源央企即占到了 24 家。1 月 25 日,以时隔八年后再次涨停的中石油和涨幅超过 7% 的中石化为代表的 " 中字头 " 央企股价普遍走高,助推沪指大涨超 3% 收复 2900 点关口,更是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近期,不少能源央企巨头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进行了年度总结和未来规划,钛媒体 APP 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
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成关键词
发电企业方面,中国华电集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围绕 " 高质量发展 " 布置了 2024 年工作,强调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抓牢能源电力安全保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更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讲话中将" 抓转型,促创新 " 放在了突出位置,并表示要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根据华电集团近日公布的数据,该集团 2023 年全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17%,其中新能源装机同比增长 127.7%,发电总装机达到 2.14 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 51.4%,相关业务布局明显提速。
另一家电力巨头中国大唐集团年度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电力保供和创新发展。大唐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称 2023 年该集团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产量指标创历史新高,经营指标为历史最好,发展指标达历史最优,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在能源电力安全保供方面展现了新担当。对于 2024 年工作,邹磊强调要坚持 " 九个更加注重 ",其中为首的就是 " 更加注重提升安全保供能力 "。此外,根据大唐官方发布的会议报道,会上还着重提到了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数智绿色转型。根据 2023 年的情况来看,大唐的新能源布局,尤其是光伏方面的表现同样可观,集团 2023 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增加 7.44%;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加 49.22%。
国家能源集团的 2024 年工作会议也强调了能源保供的重要性,但在定调方面,似乎更凸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该集团在会上提出 "全力推动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讲话中也着重强调,要聚力创新发展,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塑造新优势;聚力绿色发展,在统筹推进两端发力上塑造新优势;聚力协同发展,在一体化数字化国际化上塑造新优势。
水电龙头三峡集团近日也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会上强调要始终坚守绿色发展主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添彩;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核能领網域,中国广核集团1 月 24 日召开了年度媒体通报会。根据会议披露的信息,2023 年中广核全年实现上网电量 3338 亿千瓦时,较上一年增长 234 亿千瓦时。全年清洁能源上网电量等效替代标煤消耗超 1 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 2.6 亿吨。此外,中广核2023 年境外控股电力装机规模达到了1363 万千瓦,全年累计上网电量达 462.75 亿千瓦时,位居电力央企前列,其标志性项目巴西 TN180 兆瓦风电项目投产发电,带动了我国产业链上下游 24 家企业共同出海打开当地市场。而根据此前中广核的年度工作会议,2024 年 " 安全 " 仍被放在了工作部署中的首要位置,创新、绿色发展、出海同样备受重视。相关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把科技创新作为 " 头号任务 ";紧抓国家加大绿色低碳投资、大力发展绿色消费的有利視窗,更好统筹前端开发和后端营销,更好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深做精做优重点区網域市场。
电网企业方面,国家电网于 1 月 12 日召开了 2024 年工作会议。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着重强调了要加快建设新型电网,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在具体规划上,相关会议提出要以服务 " 双碳 " 目标为战略引领,推动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大力提升配电网韧性,积极服务分布式光伏发展,深化碳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支撑;同时,要以推进 " 一地一链 " 建设为牵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重大项目突破瓶頸,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
另一家电网巨头南方电网的工作会议的关键词同样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要紧扣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及新型电力系统,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油气领網域,国家管网集团率先召开了 2024 年工作会议,强调在提高油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中塑造新格局,进一步深化油气市场体系改革的重大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练好 " 独门绝技 "、加快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管输科创高地,响应 " 发展新质生产力 " 的号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更大步伐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抢占创新发展先机,贯彻 " 双碳 " 战略、勇当绿色化转型先锋,加速管输产业转型更新。
中国海油1 月 22 日也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总结称,公司2023 年油气勘探开发成果丰硕,经营业绩保持央企前列,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转型稳健有序,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关于 2024 年的工作部署,会议指出,在进一步提升油气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要全力统筹好传统产业更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产业控制能力建设上实现新提升;全力统筹好科研投入和产出效率,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实现新提升。
" 三桶油 " 中的另外两家目前还未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但中国石油在去年 12 月曾召开 2024 年生产经营计划会议,会上针对 2024 年工作重点提出 " 六个聚焦 ",包括聚焦高效协同运作,推动原油产业链价值提升;聚焦供需两端发力,推动天然气产业链保供增效等内容。
开年后,多家能源央企管理层现人事调整
除了总结、规划,今年以来能源央企的人事变动也备受瞩目。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有接近 10 家企业通报、公开了高级管理层的人事变动情况。
所有调整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大集团的 " 换帅 "。
1 月 22 日,国家电投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宣布由大唐集团总经理刘明胜调任接替去年 12 月卸任的钱智民,出任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在任大唐集团总经理前,曾于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任国家电投副总经理,此次重回国家电投后,54 岁的他也成了为五大电力集团中最年轻的董事长(华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均达到或超过 60 岁,大唐集团董事长 57 岁)。国家电投 2015 年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而成,是我国五大发电企业中唯一的核电运营商,也是全球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刘明胜此前履历中供职最长的部門即是国家电投的前身之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他曾在该集团系统内工作 15 年,此次出任董事长后的战略发展决策也备受瞩目。不过,刘明胜离任后,大唐集团总经理的位置暂时空缺。
同样在 1 月 22 日,三峡集团党组会议却未见董事长雷鸣山的身影。此后,国际能源网、华夏能源网等媒体陆续发布消息,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已于近期卸任。雷鸣山曾在国务院三峡办任职,参与三峡工程建设相关工作,2018 年 3 月任水利部副部长,当年即调至三峡集团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三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目前可控装机达 1.46 亿千瓦,资产总额达 1.38 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有关该集团董事长人选的安排还不得而知。
此外,还有两家能源央企迎来了新的总经理。1 月 19 日,国家管网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现年 56 岁的集团副总经理何仲文升任总经理,填补了刘中云退休后已空缺 10 个月有余的职位。1 月 20 日,南方电网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原中石油纪检监察组组长钱朝阳出任南方电网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现年 53 岁,从 21 岁毕业开始一直到 2021 年 9 月从南方电网副总经理任上调至中石油,期间 30 年都在电网系统内工作,此次重回南网,填补了空缺 5 个月有余的总经理职位。
此外,其他领导层变动还包括,华电集团原副总经理苟伟调任大唐集团副总经理;中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凯升任集团副总经理等等。
相关领导层调整后各家能源央企的发展策略有何变化,相信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就会有所显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今年也已 63 岁(原则上,副部级央企正职 60 周岁即到退休年龄,酌情可延长至 63 周岁),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华润、南网等多家大集团的一把手也到达或超过了 60 周岁。(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