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重磅!证监会五大表态:不存在IPO和再融资“关闸”,不存在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欢迎阅读。
每经记者:王砚丹 每经编辑:肖芮冬
今日(9 月 15 日)晚间,面对近期有自媒体报道新股发行上市关闸、发行上市标准变化等消息,证监会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发布了五大表态:市场传闻不一定全面、准确,对发行上市近期阶段性收紧 IPO 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证监会、交易所 IPO 受理、审核、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不存在 IPO" 关闸 " 的情况。上市公司再融资也不存在 " 关闸 " 情况。目前,各板块的定位、发行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没有变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
来看答记者问具体内容:
解释了五大市场关心问题
一是解释了 IPO 发行节奏收紧的情况。
证监会指出,证监会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在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近期阶段性收紧 IPO 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证监会、交易所 IPO 受理、审核、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不存在 IPO" 关闸 " 的情况。上市公司再融资也不存在 " 关闸 " 情况。
二是强调了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证监会指出,将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六大行业中符合条件、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 " 硬科技 " 企业通过科创板做优做强,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網域集聚。
同时,证监会还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方案,进一步畅通 " 科技 - 产业 - 金融 " 良性循环。
三是强调发行上市条件并未改变。
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坚持信息披露为核心,进一步明确板块定位,精简优化发行条件,設定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沪深北交易所各有侧重、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目前,各板块的定位、发行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没有变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
四是解释了部分在审企业撤回的原因。
证监会指出,近期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对于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产能过剩、周期性强及天花板低的行业企业,审核实践中,证监会、交易所充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发行人自身情况,根据产业政策、发行条件、板块定位严格审核把关。
五是重申严把审核质量关。
证监会表示,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实施更加严格、透明、审慎的发行上市监管,充分运用多要素校验、审核问询、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快问题企业出清。发行上市审核中严防严查欺诈发行,压严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财务造假,从严从重查处。
9 月以来 16 家公司完成股权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从统计数据来看,IPO 节奏有明显放缓趋势。
Wind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8 月以来,A 股股权融资节奏明显放缓。按照发行日计算,共有 108 家公司进行了股权融资,合计募资 1484.37 亿元。其中,IPO 家数为 37 家,首发募集资金 647.66 亿元。
具体来看,8 月股权融资家数已跌至 74 家,合计募资总额为 839.81 亿元。有 28 家公司完成了 IPO,首发募资为 278.79 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9 月已经过半,但仅有 16 家公司完成了股权融资,募集资金 115.63 亿元。其中,IPO 家数为 10 家,首发募资 87.6 亿元。如果继续这一节奏,9 月股权融资金额将创下一年来新低。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