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主业增长,阿里京东“稳”了?,欢迎阅读。
电商巨头们的战火,又烧回了核心的零售战场。8 月 16 日晚间,京东公布了二季度财报。至此,两大电商巨头阿里、京东的二季度成绩单均已亮相。在核心指标的表现上,二者都呈现出了增长的态势。不过,在电商的存量竞争之下,久违的营利双收背后,也在暗处涌动着危机。一方面,京东的低价战略初见成效,但在零售收入大盘增长的背后,却是不增反降的利润。另一方面,阿里 " 讨巧 ",重新划分业务,被淘天集团剥离的高鑫零售、盒马等 " 其他业务 " 仍然处在亏损之中。
京东营收反超阿里
二季度,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在核心零售业务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京东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京东二季度收入 2879.3 亿元,同比增长 7.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86 亿元,同比增长 31.9%。
京东首席财务官单甦在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家电和 3C 等核心品类继续获得市场份额。根据财报数据,二季度,来自京东零售分部的收入为 2532.8 亿元,上年同期为 2415.6 亿元,核心品类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同比增长 11.4%。
而另一边的阿里,在经历了 "1+6+N" 后的首个季度报中,中国零售商业的增长也十分可观。阿里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总收入 2341.6 亿元,同比增长 14%;经调整净利润 449.2 亿元,同比增长 48%。京东营收规模超过阿里。
营利双收之下,其中,中国零售商业收入为 1098.3 亿元,相较 2022 年同期的 974.2 亿元增长 13%。与此同时,淘宝 App 日活跃用户数(DAU)也实现了同比 6.5% 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的财报中,两位电商巨头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新商家到来的惊喜。京东数据显示,二季度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速 417%,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则在财报中透露,二季度京东的第三方商家数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倍,达到了历史新高。淘天方面也透露,今年以来新增了 500 万的商家。
商流拉动物流
商流的增长也给与之紧密捆绑的物流业务提供了上升的底气。二季度,菜鸟在营收 231.6 亿元、同比增长 34% 的增长大盘中,外部收入占比也从上个财季的 70% 提升了 3 个百分点至本季度的 73%。与此同时,菜鸟也在本季度实现了同比扭亏,经调整 EBITA 盈利 8.8 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亏损 1.85 亿元。
京东方面,二季度京东物流业绩总收入 777.6 亿元,同比增长 32.6%。其中,外部客户收入 539 亿元,同比增长 57.7%,占比约七成。二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 8.3 亿元,同比增长 288%。
难以否认的是,京东的商流也在不断为德邦带来增量。根据德邦发布的 2023 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德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十分明显,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3 亿元,同比增长 196.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31 亿元,同比上升 284.63%。
值得一提的是,自德邦与京东 " 联姻 " 以来,二者融合正在进一步深化。二季度后,德邦物流股份发布公告,与京东物流拟签订《资产转让協定》,将以合计不超过 1.06 亿元的自有资金购买京东物流及其控股子公司 83 个转运中心的部分资产。7 月,京东商家又上线德邦上门取件功能为德邦导流。
低价战略能撑多久
不过,增量的表象之下,危机也正在暗处涌动。
根据财报数据,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二季度京东零售分部的收入为 2532.8 亿元,上年同期为 2415.6 亿元,同比微增 4.8%。但同期,京东零售的利润却不增反降。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京东零售利润为 81.4 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 81.7 亿元。
" 其实不难看出,京东上半年推行的‘低价战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解释道,京东的低价策略建立在丰富的供给和高效的履约能力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零售业务的增长," 但是,这个增长率显示出仍然有压力,京东需要继续投入强化低价优质服务的优势 "。
到了阿里这边,相较于刚刚发布的 2023 财年年报,业务也已经被打乱重新划分。在 2023 财年年报中,高鑫零售、盒马、银泰、阿里健康等业务还和淘天集团一起划分在中国商业板块,如今却被归入了 " 其他业务 " 中。因此,尽管剥离了高鑫零售、盒马等业务的淘天集团轻装上阵,但包括盒马、阿里健康在内的其他业务仍处在亏损之中,成为了拖累集团平均增速的 " 后腿 "。
如此看来,看似一片大好的增长势头之上,悬挂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摇摇欲坠。
" 下半年,甚至是未来五年或是十年之内,低价策略仍然会在电商的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庄帅坦言,接下来电商巨头们火拼的重点仍然会回到零售的核心业务当中。" 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即时零售作为零售的新业态也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巨头增大投入,因此加快不同零售业态的融合,形成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仍然是未来电商竞争的重心之一。" 庄帅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 乔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