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2024,抢夺“行走的GDP”,欢迎阅读。
演唱会火了,但赚钱难度更大了。
定焦(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进入 3 月,演唱会又成了流量密码,被称为 " 行走的 GDP",不仅搅动着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甚至还引发了东南亚几国的 " 外交风波 "。
先看国内,凤凰传奇官宣首场演唱会时间地点后,不少网友炸开锅," 怎么上热搜了?这还让我怎么抢票 ";紧接着,张学友因身体原因宣布演唱会延期,接连几天成了热搜话题;前几天,林俊杰成都演唱会,观众吐槽现场混乱:看台后区不放荧光棒,内场雨衣不补,看台和内场安检不分区,气愤之下直接喊出让主办方倒闭……
国外也十分热闹。为了争夺美国流行歌手泰勒 · 斯威夫特(昵称 " 霉霉 ")的时代巡回演唱会举办权,新加坡政府被曝给出了每场 200 万 -300 万美元的天价补贴,还引发了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不满。但这依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据报道,霉霉演唱会直接给新加坡带来了超 26 亿元的旅游收入。
2024 才刚开年,票务平台显示,如今张学友、林俊杰、王心凌、许茹芸等近 20 位歌手已经官宣开唱。同时,抢票大战也来了," 演唱会门票秒没 票务那儿大把 ",被推上热搜。以凤凰传奇为例,其济南站演唱会在大麦网上的想看人数已逼近 80 万,热度超过 99% 的同类演出。据了解,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大概有 6 万个座位,抢票难度可想而知。
与著名的 " 口红经济 " 类似,曾有分析师评价,在危机时期,音乐会被视为一种负担得起的奢侈品。据市场调研机构 Experian 在去年 6 月发布的报告,59% 的千禧一代和 63% 的 Z 世代,更愿意把钱花在从音乐会到旅行等 " 生活体验 " 上,而非投资退休生活。
「定焦」和这一行业上中下游的从业者聊了聊,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24 年,演唱会还将是文娱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同 2023 年相比,整体热度会有所下降、赚钱难度更大,并呈现出更强的马太效应,只有头部歌手才能做到一票难求。从业者们也在积极行动,期待迎来新增量。
现状:场次多了,票价降了
结合票务 APP 的信息和多位从业者的观察,今年演唱会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去年。
2023 年,演唱会市场经历了一轮呈井喷式爆发。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三个季度,演唱会票房达到了 90.72 亿,观演人次达 1286.5 万,分别占音乐类演出市场的 81.7% 和 65.6%。
业内人士用 "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 形容去年的演唱会市场。就匠文化总经理张昭轶观察到,2023 年,国内 70% 的歌手都开了演唱会。
今年,周杰伦、张学友、薛之谦、张杰等一批去年撑起演唱会市场的歌手将继续开演。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去年没有开演唱会的大牌艺人,比如,刘德华今年 7 月将开启中国内地巡回演唱会。张昭轶预测,刘德华势必将成为 2024 演唱会市场的爆点。
图源 / 周杰伦中文网 JayCn 官方微博
演唱会场次不少,但从业者预测,今年的票价会有所下降。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定焦」,今年演唱会票价大概在 180 元 -1688 元不等,差不多回归到了正常水平。相较去年,整体的官方票价没有出现太大波动,但在二级市场上缩水不少。动辄从几百元翻倍到 2000 元以上的高价票,已经看不见了。
同时,极个别头部歌手的官方高价票估计也很难出现。比如去年李宗盛的上海站演唱会,官方给出的票价最低 680 元起,但大部分都在 2500 元左右,曾引发争议。
票价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去年演唱会票价被抬得过高。从业者介绍,演唱会行业的正常业态是,除极少数头部歌手和偶像外,绝大多数演唱会的主办方都需要精打细算,赔钱概率很大。但去年上半年,大部分的演唱会都赚到钱了,其中肯定有泡沫。
与此同时,今年观众的参与热情可能会降低。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部环境变化,观众对演唱会的需求没那么大了,二是去年演唱会整体质量一般,甚至出现了一些运营方面的问题,比如音响效果差、高价票位置甚至不如看台等,有不少观众因为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表示再也不想看演唱会了。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 1000 元 -3000 元。一张演唱会门票从几百元到上千不等,很多观众还是异地观看,再算上路费和食宿,一次就要花费数千元。在 " 性价比 " 消费崛起的当下,大家对演唱会的支出会更加克制。
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去年演唱会行业大热,并没有为市场带来增量。
从业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2023 年是疫情 + 营销 + 粉丝消费力,造就了演唱会的虚火。他们在 2023 下半年就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下降,蔡健雅、刘雨昕、Alan Walker 等人的门票都在打折卖。就连五月天、薛之谦等热门歌手,其门票在二级市场也出现了打折。
" 去年演唱会具备社交属性,拉动了不少非演唱会观众,今年这种属性也减淡了。" 张昭轶表示。
所以,尽管场次增多、票价回归理性,一些主办方还是不敢期望过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一些票务公司已经把一部分歌手的门票以六七折的价格出售,甚至对于王心凌、光良这些具有一定号召力、去年一票难求的歌手,他们也做好了打折卖票的准备。
钱景:" 只有两类演唱会能赚钱 "
2024 年头部歌手的演唱会数量比去年多,会加剧马太效应。换句话说,只有更头部的歌手才能做到 " 门票告罄 ",绝大多数演唱会很难赚到钱。
张昭轶综合歌手大众知名度、近几年演唱会水平和卖票情况估算,今年市场上能撑得住票房的歌手,不会超过 20 人。
他分析,周杰伦、五月天、薛之谦、张杰、张惠妹、邓紫棋等歌手备受市场青睐,门票难抢;至于流量型歌手,情况比较难说。甚至像毛不易、王心凌这种凭借着综艺大火、翻红的歌手,今年的门票售卖情况,也不会太乐观。
" 去年靠粉丝、情怀支撑的演唱会占到了 70%,绝大部分都是靠营销提高了热度,但今年会大范围熄火。" 他表示。
综合从业者的说法,今年只有两类演唱会能赚到钱,一类是大众知名度非常高的头部实力派歌手,以张学友、五月天为代表,其特点是出道时间长,閱聽人横跨 70 后 -00 后;另一类是头部偶像型歌手,比如周杰伦、张杰、邓紫棋等,他们虽然被视为偶像,但成名曲多,且举办过多次演唱会,粉丝和非粉丝都会买单。
演唱会还是具有地理属性的产品,热门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但去年,它火速下沉到了二三四线城市,这也是 2023 年演唱会行业的一大亮点,今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比如,去年薛之谦演唱会带火了浙江的一个小城——衢州。有网友表示,老薛没去之前,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地方,甚至连 " 衢 " 字怎么读都不知道。薛之谦带来了 " 演唱会经济 ",该地搜索量一度增加 23 倍。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演唱会期间,直接带来 1.24 亿的旅游收入。
图源 / 薛之谦微博
凭借演唱会出圈,是带动当地文旅发展、塑造城市年轻化的一大捷径。业内人士也表示,不少观众支持演唱会 " 下沉 ",认为如果三四线城市交通便利且服务到位,他们都乐意前往,抢票难度低、物价也低,在食宿上能省下一笔钱。
虽然还会继续下沉,但变化也在发生。
一位主办方告诉「定焦」,相比北上广,今年不少三四线城给出的补贴力度在降低。往年当地会在场地费上给予优惠,这是主办方除了付给艺人出场费之外的第二大成本。
张昭轶认为,这是因为经历了去年的尝试后,各地发现演唱会能带动消费,但没有那么明显,而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 大部分艺人影响力不足,甚至票都卖不动,更不用提拉动消费了。以及靠演唱会把游客拉到当地,结束后如何维持这一热度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城市后续都没能留住客人。" 他说。
往哪儿卷:
强实名制、国际化、精细化
在和多位业内人士交流时,「定焦」发现,他们都认为 2024 年行业将继续热闹,但也承认行业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和国外的差距,并指出了国内演唱会行业今年将发力的三大方向。
首先是利用强实名制 + 阶梯式退票,解决 " 抢票难 " 问题 。
去年演唱会大火,但最大争议在于屡禁不止的高价黄牛票。当时一张官方售价千元的 TFboys 演唱会门票,直接被炒到了四万块,演唱会门票被调侃为 " 理财产品 "。
2024 年,黄牛票依然令演唱会行业头疼,主办方、艺人团队、票务平台几方人士都表示,强实名制是大势所趋,黄牛票未必会因此消失,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缓解买票难问题。
所谓强实名制,是指观众实名制购票的同时,还需人、证、脸三合一实名进场。去年有少数演唱会采取过这种方式,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大规模实施。
一方面,即便存在强实名制,黄牛或者代抢也可通过提前拿到客户信息,进行抢票。另一方面,强实名产生的退票难问题,让不少消费者不满。
由于演唱会门票的特殊性质,一般票务平台会标注 " 不支持退票 ",一旦观众因特殊原因无法观看,强实名制又堵上了私下转赠、售卖的渠道,花上千元购买的门票只能打水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演唱会开通了规定时间内允许转赠按钮。
" 热门演出票务平台,在强实名的基础上参考火车票退票规定,实行阶梯式收取退票手续费,这应该会成为今年的一大趋势。" 独立音乐厂牌「热河路上」主理人刘景琛表示。
其次,在内容形式上,演唱会将朝着国际化卷。
" 复刻的阵容,老套的形式,老一代歌手几首热门歌曲来回唱,新一代歌手唱功不佳 ",是一些从业者对去年国内演唱会的评价,不少观众也发出了 " 不值票价 " 的感慨。
今年演唱会热度回归正常后,消费者要求也会提高,需要演唱会有亮点。去年这一趋势便有所凸显,比如薛之谦 " 天外来物 " 演唱会频频登上热搜,其能做到开一场、满一场 ,除了《演员》《丑八怪》等歌曲脍炙人口外,也有不少观众是冲着薛之谦演唱会的 " 脱口秀氛围 " 去的。
但相比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一位资深从业者表示,去年以来,霉霉以一己之力给美国、日本等带来高额旅游收入,甚至压过 OpenAI 创始人奥特曼,当选 2023 年《时代》杂志年度人物。其 " 霉霉经济学 " 的力量,与其演唱水平和创意直接相关。
图源 / TaylorSwift 微博
"3 个多小时连唱带跳,复杂的舞美灯光;对歌曲走位的熟悉,各机位全程无瑕疵;大雨情况下,依然表演到凌晨两点;以及演唱会上跳进泳池的创新形式…… " 看过海外演唱会的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感叹,相比之下,国内演唱会的体验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业者认为,这一改变应该从掌握着更多资源的头部歌手开始。
最后,今年从业者也感受到了压力,各个环节开始拼整合能力。
" 当下市场的热潮,让更多其他行业手有余粮的人涉足其中,但这个行业的蛋糕本来就不大,来抢的人越多,分到的人就越少。近三年会是洗牌阶段,当一部分不专业的团队出局后,市场才能稳定。" 刘景琛认为,2024 年,演出行业更加考验主办团队的专业及统筹能力。
做演唱会投资的 Kelly 也有同感,今年举办演唱会,更加考验操盘人员的能力," 定城市、票价、艺人,以及宣传 、执行落地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
刘景琛以宣发模式举例,当下一些演出的宣发方式千篇一律,先在顶流自媒体发资讯,再赠票抽奖让阅读量尽量可观,最后再铺些邀请函,最终的转化有多少无人知晓。这种几乎只靠乐队 / 艺人自身的热度来维系的宣发,没有传播策略,没有创意亮点。
年初在国内上映的 " 霉霉大电影 ",获得内地破亿票房、全球 19 亿人票房,也给了从业者启发。今年 1 月,张杰演唱会大电影宣布立项。
从业者期待着,行业往这几个方向努力,今年一些非头部艺人的演唱会也会被关注,整个市场有希望迎来新增量。
变化得一步一步来,先热闹起来,就是个好的开始。
* 题图来源于 Unsplash。
关注并【星标⭐】「定焦」
第一时间收到精彩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