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真我GT7测评:起步价2210?性能机市场迎来最强“卷王”,欢迎阅读。
在 4 月,OPPO、vivo、三星、一加、REDMI 等品牌共推出 9 款重磅新机,覆盖影像旗舰、轻薄小屏、长续航中端机等多个赛道。这不,徐起又带着真我来搅局了。
真我前几个月才放完狠招,把真我 GT7 Pro 和真我 GT7 Pro 竞速版的性价比给打出来了,上市之初就已横扫同价位市场了。但徐起依旧觉得狠招还不够大,在神仙打架的四月带着 " 性价比战士 " 真我 GT7 来参战了。
7200mAh 泰坦电池 +100W 快充 + 两套散热系统 + 满级防尘防水 + 超声波指纹 +NFC+ 第二代旁路直充。
最重要的是,真我 GT7 是首款搭载联发科 3nm 制程工艺的天玑 9400+ 旗舰芯片的性能机!
是不是很刺激?
更刺激的是,真我 GT7 的起步价为 2599 元,国补后起步价为 2210 元,比真我 GT7 Pro 整整便宜了 1000 元。而作为真我 GT7 Pro 的减配版本,真我 GT7 的核心游戏体验并未降低,甚至在温控方面有赶超的势头。
小扎手上拿到的是 " 石墨烯 · 夜 " 配色的 1TB+16GB 顶配版真我 GT7。
经过一周深度使用后,小扎不得不感叹,真我还是那个真我,徐起刀法精准且不失诚意,该切切该留留即使是 2599 的起售价,堆料也一如既往的凶猛。
徐起从来不打嘴炮,不玩虚的,只整狠活。
当苹果还在传消息即将使用石墨烯材质机身时,徐起直接摊牌不装了,将石墨烯材质直接落实到了 GT7 上,成为行业首个使用冰感石墨烯材质背板的手机。
不仅如此,真我 GT7 的背板还融合万元折叠屏常见的航空级高韧玻纤。
这一波操作下来,不仅均热能力是玻璃的 6 倍,抗冲击能力也比玻璃提高了 50%。机身内部还有一块目前行业最大的 VC 均热板,双管齐下,兼顾高效散热与轻薄抗摔。
让旗舰体验大众化,真我用狠活痛击友商,徐起广场果然名不虚传。
废话不多说,开箱!
老规矩,先来看看外观
在产品发布之前,真我官方已经公布了真我 GT7 的全部三个配色,分别为石墨烯 · 雪(主打全新配色)、石墨烯 · 冰和石墨烯 · 夜(相对常规配色)。
真我 GT7 拥有 7200mAh 的电池,8.25mm 厚度适中,机身重量仅有 203g。螢幕与背板微微内缩,只留中框接触手掌皮肤,使得这台机子的实际触感仅有 5.5mm 左右,上手起来很轻薄。
得益于独特的后摄模组设计,真我 GT7 在单手握持时没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机身重量均匀分布,上手时只有轻微的 " 坠手感 "。
与真我 GT7 Pro 不同的是,真我 GT7 采用的是塑料中框 + 背板。细看之下,中框有细细的线条,真我将这种工艺称为 " 镭雕拉丝工艺 ",在塑料材质上下功夫,使其在观感上高度接近钛合金;背板做工精细,手感柔和顺滑,完全不输哑光玻璃,在灯光的照射下还会呈现出星光颗粒感,十分讨喜。
正面设计部分,真我延续使用了居中单挖孔直屏设计,在螢幕黑边控制上的表现优异。
真我 GT7 还将超声波指纹加了进来,对湿手、汗手十分友好,就是对螢幕保护膜比较挑剔。
螢幕参数也十分好看,京东方旗舰同款 Q10 直屏,6.8 英寸,2800*1280 分辨率,453PPI,1.3mm 四等边超窄边框,实现 94.7% 屏占比,144Hz 自适应刷新率 +260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1800nit 的全局激发亮度和 4608Hz 超高频 PWM 调光 + 类 DC 调光,兼顾高亮、护眼与低功耗。通俗来讲,这是一块媲美高端机型,色彩鲜艳且功耗更低的螢幕。
实际体验后,小扎认为好看自然是这块螢幕的一大特点。在自然的色彩設定下,真我的螢幕更加贴近现实所见,在播放 2K 画质《航拍中国》视频时,森林中的绿叶、清晨的阳光、高耸的雪山,都和肉眼所见没有太大区别。且真我在护眼方面下足功夫,在晚上不开灯的场景使用手机,观看螢幕 20 分钟后小扎没有感觉到明显不适。
后摄模组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太空舱的舷窗,采用偏方正的圆角矩形方案,镜头与闪光灯的排列有序,设计十分有新意,辨识度很高,科技感满满。
此外,真我在手机电源开关键和后摄模组边框处做了撞色的小细节,提升了整机的观感。
高性能 + 低功耗 + 两套散热系统,久玩不烫手、不掉帧
天玑 9400+ 首次实现全大核 CPU 架构革新:由 1 颗主频高达 3.73GHz 的 Cortex-X925 超大核、3 颗 3.30GHz 的 Cortex-X4 超大核以及 4 颗 2.4GHz 的 Cortex-A720 大核组成。同时,天玑 9400+ 搭载 12 核 GPU Immortalis-G925。
在 GeekBench6 测试中,真我 GT7 的 CPU 单核分 2675 分,多核分 8054 分,直逼骁龙 8 至尊版。GPU 的评分达到了惊人的 23102 分,远远超过了真我 GT7 Pro 的 GPU 评分。
小扎手上这台 GT7 的安兔兔综合跑分超过了 250 万分。这个价位,性能可以说是十分强悍了。
为了将天玑 9400+ 的性能发挥到极致,真我上新 GT 性能引擎 2.0,在首发的芯片级内核技术下,每帧画面渲染负载至高降低 30%。高性能与低功耗的绝佳搭配,有效保障了设备在长时间高强度游戏场景下的稳定性。
120 帧稳定运行低负载游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对于高负载的《原神》《崩铁》《三角洲行动》《鸣潮》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以最近新出的游戏《美职篮全明星》为例,小扎开启极致画质,最高帧率,高强度不间断游玩了 8 小时 20 分钟。电量终于从 100% 降到了。。。。
19%!
这续航能力过于恐怖,小扎已经看手机看的头晕眼花堪比坐牢,为了身体健康只能放弃继续测试。
平均下来,每玩一个小时才掉了 10% 的电量,除了在进入游戏对局时会掉帧外,整体运行平滑流畅,机身温度在高强度玩了 8 小时 20 分钟后仍能控制在 38 度上下,这温控是相当的可怕,不愧是有两套散热系统的手机,真正做到了 " 爽玩不间断,久玩不烫手 "。
有图有真相
对于高负载的《崩铁》《原神》在同样的 60 帧模式、高画质模式下游玩 30 分钟,真我 GT7 可以跑出一条完美的直线,机身温度最高也不会超过 39 度。
同时还可以在画面左侧右滑拉出游戏助手打开 " 高帧高画 "、" 游戏稳帧 " 等插帧、超分、类 DLSS 手段,提高游戏画面的精细度和流畅度。但以目前测试的情况来看,即使不开启也能稳定流畅运行。
影像配置上,双摄组合表现中规中矩,日用舒心
徐起的刀法精准,砍掉了 Pro 版本才有的潜望长焦。索尼 IMX896 旗舰主摄 +800w 超广角,支持迅驰闪拍、LivePhoto、水下相机,以及 AI 消除、闭眼修复、AI 抠图等功能。
小扎认为,这个价位手机的影像,一半看镜头,一半看算法,上限不高,不必抱太大期望。
从試映片可以看到,这颗镜头在大部分场景下表现中规中矩,锐化程度少,照片细节清晰可见,白平衡准确,如果不加上滤镜,与肉眼所见的色彩并无差别。特别是支持了 ProXDR 效果后,配合超高亮度的螢幕,对强光源的还原非常真实,在拍摄夜景图片时尤其明显,能人带来一种所见即所得的爽快感。
美中不足的是有眩光的问题存在,而且对于夜晚天空的处理不太自然。
总体来看,双摄组合的表现中规中矩,符合小扎对该价位该机型的期待,毕竟主打游戏的机型不会在影像部分下太多功夫。
最后来看看真我的超大电池与强劲的旁路直充
前文在讲性能时小扎有提到一嘴真我 GT7 的超强续航,小扎 8 小时高强度游戏都没有消耗完这部机子的电量。待机一整晚,手机的电量也不过下降 1%,长时间待机的功耗控制十分出色。
因为久久用不完电池电量,徐起给小扎来了一波反向的电量焦虑。
为了能够更快喂饱大电池,充电方面真我给到了 100W 快充,从 1% 开始充电,前 50% 充电需要 30 分钟,全部充满则需要 65 分钟,考虑到电池容量巨大,能到达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成绩了。
徐起像是预判到了用户的痛点。在设计时加入了一个很鸡肋的功能 " 一键 Boost"
简单介绍一下,就是在充电时长按充电界面可以短暂开启 Boost 充电加速。。。
几乎没什么用
在充电速度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就避免不了要边充电边玩手机了。" 游戏党 " 们最能体会到这一 " 死亡链条 " 给电池带来的伤害。
对此,真我 GT7 首次搭载了第二代旁路充电,转换效率更强劲。在边玩边充电时,电流会直接绕过电池怼到主機板,减少机身发热的情况,延长电池的寿命。
不愧为第二代旁路充电,旁路充电模式下游玩《三角洲行动》,真我 GT7 的机身温度甚至要比使用电池游玩时的温度要低许多,游戏体验甚至比用电池游玩时更好。二代旁路充电强大的转换效率,立竿见影。
果然,徐起狠起来连自己都打。
看来真我 GT7 Pro 价格还能再降降。
左图为正常使用电池游玩
右图为旁路直充下游玩
" 旗舰体验大众化 "本次评测新机,小扎上手体验了大约两周时间。真我 GT7 在叠料方面依旧很猛,徐起广场果然只欢迎强劲的 " 性价比战士 " 进入。
续航性能两翼齐飞,轻薄散热双管齐下。徐起刀法精准的切掉了影像、边框材质、音响等相对无用的部分,立足于用户群体对性能的追求,加强了散热、性能、续航方面的能力。解决用户群体痛点,提高用户的游戏体验。除开售后较麻烦的问题,真我 GT7 大概率是一款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国补后起步价 2210 的极致定价,使真我 GT7 成为四月份最香的新机。
不久后,红米、一加、iQOO 也会推出同级别、同芯片的性能机。真我这个极致的定价攻势挺猛,就看接下来各位友商怎么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