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当“史诗级利好”遭遇“大长阴”之后:A股市场会出现一轮多头反攻行情吗?,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A 股市场,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8 月 27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连放 " 四大利好 " ——印花税减半、IPO 收紧、规范减持、放大两融。在这一连串 " 王炸组合拳 " 的刺激下,当天晚间(周日)投资者情绪高涨,纷纷预期 A 股将走出 " 千股涨停 " 的井喷行情。然而,8 月 28 日(周一)的市场走势却是一根高开低走的大长阴 K 线。
8 月 29 日,整体市场表现有所回暖,上证指数收涨 1.20%,深圳成指收涨 2.17%,沪深 300 收涨 1%。
那么,接下来,在政策利好、北向资金、量化交易、期指空头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下,A 股市场将如何继续演绎呢?会出现一轮多头反攻行情吗?
因何会出现单日长阴
" 史诗级政策利好 " 的公布在 27 日当晚引发市场情绪的集体高涨,不少专家更是预期股票市场将因此出现大涨行情。较为典型的,是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在 8 月 27 日晚连发多条微博,称 A 股将 " 三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 ",并称 " 不是要调整交易时间吗,今晚就开盘吧!" 然而,A 股市场在 8 月 28 日开盘后,并未如市场预期般走出大面积涨停行情,反而走出了一根单日 " 大长阴 "。
当天沪综指以 3219 点跳空高开逾 5%,并站在年线(亦称牛熊分界线)3197 点之上。然而开盘即巅峰,一分钟后便失守年线,紧接着全天逐级盘下,尾盘以 3098 点报收,仅录得 1.13% 的涨幅,在 K 线图上形成了一根长长的假阴线形态;而其他指数如深成指、沪深 300、科创 50 等均如出一辙。
成交量方面,当天万得全 A 成交额为 1.13 万亿,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但由于众多股票均跟随股指走出高开低走的宽幅震荡行情,因此套牢者众。那么,为何市场会对重磅政策利好做出如此反应呢?
对此,知名私募机构建泓时代副总裁赵媛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周末活跃资本市场措施四箭齐发,然而周一 A 股却高开低走,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这些措施部分已被资本市场之前的预期所反映,属于利好兑现;第二则是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美联储鹰派表态强化了再次加息的预期,北向资金当天大幅流出。
通联数据 Datayes!的统计显示,8 月 28 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82.48 亿元,近一周已流出 242.54 亿元,近一月流出 728.96 亿元,8 月份截至 8 月 28 日已净流出 822.43 亿元,单月净卖出额刷新近期新高。具体来看,北向资金于 8 月 7 日开始出现连续抛售情形,仅仅在 8 月 24 日一度转为净流入,之后继续此前大幅净流出态势。
除了北向资金出逃,更让投资者失望的,则是盘后数据显示在国内部分头部期货公司的席位上,当天亦出现了对四大期指的做空行为,成为股市下行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8 月 28 日,中信期货席位分别是沪深 300 期指 2309 合约、中证 1000 期指 2312 合约的最大空头;而华泰期货、广发期货则分别是中证 500 期指 2309 合约、上证 50 期指 2312 合约的最大空头。
具体来看,中信期货席位 8 月 28 日在沪深 300 期指 2309 合约上大幅加仓 4000 手空单,从而使其在该合约的总空单量高达 33481 手,净空单量为 11153 手;与此同时,该席位当天中证 1000 期指 2312 合约上加仓 684 手,从而使其总空单量达到 15125 手,净空单量为 10800 手。此外,广发期货席位则在 8 月 28 日当天加仓上证 50 期指 2312 合约 475 手,总空单量为 14025 手,净空单量为 13077 手,这种近乎单边做空的态势极为罕见。
但在前知名证券分析师、现为独立投资者的金光看来,降印花税是长期利好,不能短期看待,更不能因为周一的高开低走而怀疑;" 中国股市,基本每次大底均是政策促成的,所以当‘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出后,我的建议是,哪怕你不看好也不要和政策作对。"
他进一步表示,股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周末的四大利好就是针对市场的渴望和需求而做出的。现在机构已逐步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去散户化 " 始终是一个趋势;" 当然,市场信心的回复需要时间,周一的高开低走意料之中,但是,阴线那么大,说明现在市场信心依然有待恢复,需要等待基本面进一步改善。"
被忽略了的利好逻辑
而对于周一大盘的高开低走,民生证券的牟一凌分析师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在 8 月 27 日的 " 两降两规范 " 的政策中," 两降 "(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更容易被解读为市场上涨的有力催化,然而不可忽视的是 " 两规范 " 才更能够起到从金融市场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基本面的作用,例如政策在 " 阶段性收紧 IPO 节奏 " 的同时为房地产企业再融资留下視窗,而房地产链条本身则是当前对宏观经济拖累最明显的部分,也是改善空间最大的部分。
" 或许我们对政策关注的重心应当从‘呵护资本市场’本身向‘呵护资本市场的本质是改善经济现状’这一方向去转移。" 牟一凌如是称。
而职业投资者黄洋亦持类似观点。他对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太侧重于印花税的调整,而忽略了 IPO 收紧、规范减持这两个政策的长期作用;" 从长远意义上来看,这两个政策或许才是未来行情的主导力量,毕竟如果市场不赚钱,你就算把印花税下降为零也没用 "。
他指出,任何一国的 GDP 和其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往往是呈正相关关系的,这也是俗称的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 虽然我们 A 股指数近十几年来一直围绕 3000 点波动,感觉与国民经济发展背离。但实际上如果从总市值来看,它是与 GDP 呈现比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的 "。
通联数据 Datayes!的统计显示,2007 年沪综指 6000 点附近时,A 股的总市值为 29 万亿;而到了 2023 年 8 月 28 日的 3098 点时,总市值已经达到约 80 万亿,其中沪市 47.88 万亿、深市 31.69 万亿、京市 0.25 万亿。
黄洋进一步表示,阶段性收紧 IPO 同时纾困房地产,其作用无疑是提振 GDP 和抑制 IPO 新增市值;而在规范减持政策中严格限制破发情形下的减持,这也必然会促使未来的新股 IPO 价格走低,从而也会起到减少 IPO 融资额度的作用。
" 毕竟一个理性的市场不可能没有 IPO,只要 IPO 的数量和融资额度在一定的比例内就行。" 黄洋称。
可能会走出中期行情
在谈到如何看待 A 股未来行情时,黄洋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股市的前景。
他认为," 每一轮行情的底部,都不是一个具体的点位,而是一个区網域;而这个区網域,既包括了政策底,亦包括了市场底。通常而言,市场底往往会比政策底低,你可以解读为倒车载客,也可以认为是惯性下探,但都不影响这个区網域进行左侧交易的策略 "。
而李湛也认为 A 股底部已现。他表示,近期市场一方面受国内经济数据疲软、部分政策落空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美国加息预期扰动和美股持续下跌风险偏好抑制,8 月以来市场弱势运行以致逼近年内低点,但随着印花税率调降政策的落地,A 股底部已现,反弹可期。
他同时认为,除了调降印花税率带来的直接利好以外,其他因素也在呈现积极变化。比如关于经济基本面,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8 月财政支撑进一步发力,金融数据有望显著好于 7 月,同时 8 月高频数据也显示出经济有所改善,市场对经济预期有望企稳甚至改善;再如,国内政策层面,当下市场预期极低,而随着托底政策的继续出台如 9 月存在降准概率,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更容易提振,而难以进一步恶化;又如美股风险偏好抑制,8 月以来美股持续回落已经基本反应了美股市场对再加息的担忧,8 月 25 日美股对鲍威尔在 Jackson hole 年会上的表态呈现偏积极反馈,意味着美股抑制有望告一段落。
李湛表示,总的来说,整体市场环境向好改善,叠加印花税率调降催化,A股市场预计将会迎来反弹行情。
对于接下来的A股市场表现,赵媛媛也比较乐观,她向记者强调称,活跃资本市场的措施本质上是一种放大器,需要辅以基本面的改善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7 月底以来,一些高频经济数据如货运物流已经呈现出回暖,库存周期极有可能在四季度重新进入上行阶段。届时基本面的好转叠加资本市场利好措施,市场可能会走出中期行情 "。
相比之下,牟一凌则更为乐观,他在研报中表示,经济修复已经开始,不否认长期问题有待解决,但须更重视边际变化;自 2023 年 6 月以来,大类资产中商品、国债收益率、汇率均出现拐点并修复,但股票市场的走势却与上述资产出现背离。
" 当前期需求恢复的预期遇上当下活跃资本市场的组合拳,我们认为悲观预期的反转就在此刻,而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共振向上更值得我们期待。" 牟一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