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北上官宣认房不认贷,金九银十可期,欢迎阅读。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执行 " 认房不认贷 "。
9 月 1 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执行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措施。
同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执行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用认贷 " 政策措施。
北京自 202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上海自 2023 年 9 月 2 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在这两个城市购买首套房时,只要家庭成员名下无住房,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都可以按首套房标准申请住房贷款。
此前,广州、深圳已于 8 月 30 日率先出台该政策。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执行 " 认房不认贷 "。 除一线城市外,目前成都、厦门、佛山、武汉等地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也均已落地。
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
对于有过贷款记录上海无房的购房者,此前首付比例为 50%(普宅)、70%(非普宅)," 认房不认贷 " 政策出台后,首付比例降至 35%,贷款利率从 5.25% 下降至 4.55%,将降低该类客户的首付压力和月供。
对于有过贷款记录北京无房的购房者,此前首付比例为 60%(普宅)、80%(非普宅)," 认房不认贷 " 政策出台后,首付比例降至 35%,贷款利率从 5.25% 下降至 4.75%,将降低该类客户的首付压力和月供。
对 " 金九银十 " 形成利好
继广州、深圳出台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之后,上海、北京也随后跟进落地,4 个一线城市在政策内容上总体保持一致," 认房不认贷 " 有效地降低了购房者的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
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上海作为全国楼市的 " 风向标 ",此次落实 " 认房不认贷 ",信号意义重大,将对整体市场情绪的修复产生积极带动作用。
在组合拳政策落地后,各房企推盘更加积极,入市意愿明显增强,购房者的购房策略也更加清晰。 当前处于传统 " 金九银十 " 阶段," 认房不认贷 " 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提振一线城市住房市场,一方面释放 " 卖一买一 " 置换改善需求,增加二手房挂牌量和成交量;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当地无房的购房者进行置业。
最新数据显示,8 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 10960 套,环比上涨 12.8%。8 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 15351 套,环比上涨 7.4%。也就是说,虽然市场整体交易仍处于低活跃度区间,但和上月相比有所回暖,这与七月份以来大环境的利好有一定关系。因此,北京、上海明确政策落地,将会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也有助于带动全国市场逐渐企稳修复。
组合拳政策落地将带动市场逐步企稳
" 认房不认贷 " 是响应三部门的号召,8 月 18 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 " 认房不认贷 " 政策措施。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 " 一城一策 " 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8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了多项支持政策,包括下调首付比例、降低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以及公众期待已久的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
此外,近日上交所表示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深交所多管齐下支持房企股权融资,市场复苏所期待的政策合力正在逐渐汇聚。
过去政策调控主要针对二线及以下城市,地方政府发布 " 一城一策 "。此轮政策调控力度很大,政策的制定部门更新,央行、住建部等都发布相应政策,且全国性政策变多,根据公开信息显示,8 月份,全国房地产调控超过 120 次。
此外,发布政策的城市级别提高,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四个一线城市也相继发布,政策力度和密度都远超从前。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些密集的政策对市场的确会产生一定影响,整体房地产市场将逐渐企稳。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