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上半年收入106亿,华夏幸福重启产业新城等业务,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ICphoto
华夏幸福(600340.SH)近日发布的 2023 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6.16 亿元,同比下降 26.09%,实现销售额 48.27 亿元,同比下降 34.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67 亿元,经营净现金流 1.55 亿元。
在债务重组逐步落地的同时,华夏幸福通过全面重启产业新城等原有业务并积极开拓创新业务,逐步恢复和提升自身经营 " 造血 " 能力。
金融债务重组签约超 85%
截至 6 月底,华夏幸福的金融债务重组签约已超 85%。华夏幸福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公布《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截至报告披露日,实现金融债务重组签约金额约 1864.69 亿元(含 49.6 亿美元境外债),约占金融债务金额 2192 亿元的 85.1%。华夏幸福对已签署《债务重组協定》中适用 " 兑、抵、接 " 清偿方式的相关债权人已启动三批现金兑付,预计兑付金额合计为 44.49 亿元。
境内外公司债券全部重组完成,以股抵债超百亿。其中,面值 49.6 亿美元的境外债協定安排重组已正式生效,并已完成重组交割,面值 371 亿元的公司债券已召集债券持有人会议并审议通过。
立足自身业务情况,华夏幸福搭建了 " 幸福精选 " 和 " 幸福优选 " 两大平台,以平台股权抵偿金融及经营债务。截至中期业绩报告披露日,已实现以股抵债金额超 115 亿元,其中以 " 幸福精选平台 " 股权抵偿金融债务约 76.30 亿元,以 " 幸福精选平台 " 及 " 幸福优选平台 " 股权抵偿经营债务约 39.06 亿元。
在 " 保交楼 " 方面,华夏幸福在中报里表示,通过销售回款、资产处置回款、欠款催收、借助政府平台存量资产融资、跨区網域资源调配、国家专项借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在项目属地政府支持和资源部門配合下,确保房屋按期交付。自 2020 年四季度至其报告披露日,已累计交付 9.2 万套,其中 2022 年实现 7.73 万套复工,2.53 万套交付,2023 年 1-8 月实现 63 个项目 6.47 万套复工,14 个项目 1.76 万套交付。
原有业务与创新业务相结合
在 " 全面转型产业新城服务商 " 的战略下,华夏幸福现已形成产业新城及相关业务、住宅开发及相关业务、创新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产业新城业务依然是华夏幸福的核心主营业务,立足现有区網域、保留优质区網域、分类甄别、精准施策、持续优化调整综合性片区开发模式 ( 开发性 PPP 模式 ) ,同时强化以产业招商为核心的市场化服务能力,并系统性输出政府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产业新城业务的良性发展。
上半年,产业新城区網域平稳运行并持续优化,华夏幸福在各区網域共新增签约包括深圳中尚恒业、北京远大、苏州威博达、蚌埠明威等 18 家入园企业,新增签约投资额 101.3 亿元,同时在对外合作、服务转型方面有所突破。产业招商能力持续强化,产业发展集团自研 7 级招商赛道,聚焦 189 个招商标准产品单元精准招商,上半年为 4 个市场化合作委托区網域引入 10 个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46.76 亿元。
与此同时,封装并输出园区及城市发展综合解决方案,以及产业招商、产业集群打造、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运营、城市营销、投融资等全流程全方位服务,面向地方政府提供一体化服务,持续打造产业新城综合解决方案系统性输出平台。
以产业新城为基本盘,华夏幸福也从重资产模式向轻重结合转变。在创新业务板块,华夏幸福重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政府服务体系和以空间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地产发展新模式。
其中,幸福产城依托华夏幸福二十年产业新城开发经验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上半年新增载体签约面积 102 万平方米;幸福安基全力打造 "AMC+ 保交楼 "、" 产业代建 " 两大核心产品,业务范围覆盖环北京、环南京、环武汉等核心都市圈,上半年新增签约规模 158 万平方米幸福蓝线聚焦产业园资产招租及运营服务,上半年市场化拓展拓展面积 36 万平方米,落地北京首钢园六工汇项目、唐山华创产业园、固安瑛明产业园等标杆项目。幸福基业物业上半年市场拓展持续发力,外拓签约 40 个项目,签约额达到 4.74 亿元。
华夏幸福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在完成 " 保交楼 " 和债务重组的前提下,继续推行 " 全面转型产业新城服务商 " 发展战略,重塑优化机制以确保战略落地、保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