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用300块骗17万,班機诈骗有多离谱?,欢迎阅读。
可以预见的是,时代瞬息万变,诈骗的手段和方式势必还会随着社会潮流不断更新迭代。如果不真正地彻查信息泄露的源头,那像机票退改签诈骗的骗局,还会发展出它的七十二变。
作者 | 张文曦
编辑 | L
题图 | 《东京机场管制保安部》
机票退改签的新型电信诈骗,盯上了飞机乘客。
根据航旅纵横发布的 2024 年度民航出行报告,2024 年,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突破 7 亿人次,同比增长 18.1%。随着乘坐民用航空的国民越来越多,一种新型的骗局也在同步滋生。
" 您好,是陈瑜女士吗?我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您刚才取消的班機提前购买了班機保险,此次来电是将保费返还给您。"
取消班機的第三个小时,陈瑜就接到了一个香港網域名的电话号码,对方自称是航司的工作人员,直截了当地报出了陈瑜的姓名和原来的班機信息。对方称,现在不仅可以把退机票产生的 700 元手续扣费返还给她,还有额外的 300 元保费,共计补偿 1000 元。
由于自己确实购买过航空保险,加之对方给出了准确的信息,陈瑜没有多想,便开始配合对方的一步步措施。
殊不知,机票退改签的新型诈骗陷阱,正在前面等待着她。
" 你的信息两毛钱一条 "
" 他给我发了一个只有数字的网址網域名,我点进去看是一个‘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网站,里面的新闻链接都是可以打开的,像模像样。" 在这个网站申请理赔的地方,陈瑜按照要求填写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四项信息。
等陈瑜填写了这些信息后,诈骗分子开始进一步行动。
诈骗分子模仿官方网站,骗取消费者信任。(图 / 受访者提供)
直到对方指引陈瑜查看她的账户总资产时,陈瑜才逐渐意识到不对劲。" 我听到这里已经不太乐意了,就把录屏关掉了。" 她推脱说晚一点再处理,对方立刻变得着急起来,开始警告她此刻中断电话的严重后果,并称她现在挂电话的话属于骗保行为,到时候用于支付的银行卡可能被冻结,还要去北京线下的网点激活。
但陈瑜还是先坚持挂了电话,立刻在网络上搜索有没有相关的情况,才发现自己差点陷入了一场骗局。" 对方的说话背景声音非常嘈杂,能感觉到有很多人在同时说话 "。
(图 /《孤注一掷》)
这场新型电信诈骗的源头,指向了消费者的信息安全问题。
" 我不理解的是,我明明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机票,但人身信息却泄露得如此之快。" 陈瑜说。
(图 /《重启人生》)
3 月初,在一家航空公司官方 APP 订票后,林昭楠第一次接到了诈骗电话。他并没有相信对方的说法,质问对方 " 你们是怎么拿到我的电话号码的?",结果却得到了电话那头一句嘲讽—— " 你的信息两毛钱一条,你很不值钱的 "。
可以预见的是,时代瞬息万变,诈骗的手段和方式势必还会随着社会潮流不断更新迭代。如果不真正地彻查信息泄露的源头,那像机票退改签诈骗的骗局,还会发展出它的七十二变。
林昭楠质疑," 这些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打包卖出的,我很好奇 "。
快问快答,
让人来不及思考
即便一些乘客嗅到了诈骗的味道,但机票退改签的骗局,还是骗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金钱与信任。
前不久,王兴刚刚经历了一次和陈瑜相同套路的机票退改签诈骗。
2025 年 3 月 7 日,王兴接到了一通 00 开头的境外电话,同样是自称民航工作人员,说辞同样是赔付一笔航空延误保费。回看通话记录,王兴发现自己和骗子的对话加起来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 刚开始我是不信的,但是对方说我只需要提供收款码,当时我就想这应该没有什么风险。" 把支付宝收款码发过去之后,手机上显示对方的两次转账都支付失败了。这时,对方给出了 " 没有开通向企业账号收款的功能 " 的相同解释。王兴现在回想起来,认为这有可能是对方通过输错验证码或支付码等方式,故意让支付失败的。
王兴与假冒 " 中国民用航空局 " 网站客服人员的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图 / 受访者提供)
紧接着,诈骗人员的一系列操作逐渐把王兴 " 绕晕 " ——他开始指引王兴在购票 APP、支付宝、微信等各个 APP 做一系列操作。看上去,每一步都没有问题,王兴也没有在这些步骤中被骗钱财。但正是有前面这些铺垫,对方才让受骗者的心理防线逐渐放低。
" 比如说去某某保险看有没有你的保单之类的,但其实我买的延误险根本就不是那个公司的,怎么可能会查到我的保单?" 现在回想起来,王兴觉得对方其实出现过很多漏洞," 但当时整个人就被绕晕了,他说一句话,我就继续操作,他一问,我就回答。这种快问快答的形式让人来不及思考任何东西。"
在名为 " 中国民用航空局 " 的冒牌网站上填写了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后,所谓的 " 保险人员 " 一直让王兴打开手机的来电转接功能。后来王兴才发现,原来骗子第一次用自己的银行卡转账时,银行就一连给他打了四五个电话,但正是因为他开启了来电转接功能,银行一直未能顺利拨通。
(图 /《孤注一掷》)
在被骗走的 17 万中,有 4.5 万元转去了一个重庆账户。重庆当地的公安人员告诉王兴,这笔钱刚转过去大概几分钟,就有几个人去当地银行网点取走这笔钱。由于重庆当地的银行和警方有合作,一旦发现有疑似诈骗行为就会上报公安,这 4.5 万元,也成为了截至目前为止王兴唯一追回来的一笔钱。
被骗当晚,王兴无法入眠。他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诈骗现象,发现一模一样的骗局,早在 2023 年就开始上演。当时,有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被骗走了 7 万元。由于诈骗分子高超的诈骗话术和对消费者心理的掌握,高学历人群也无法对电信诈骗彻底免疫。
17 万是王兴从大学毕业后所有的积蓄。王兴告诉记者,大学毕业之后,最开始的工资大部分他都用来还老家的房贷,17 万是他近几年攒下来的钱。他原本打算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家里人给的一些钱,在市区凑买房的首付。
被这场骗局骗走 17 万的王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刚好是被骗前的几天,我妈打电话来问要不要先把买房的钱打过来给我,我说不要。" 王兴说 " 我自己赚的钱,因为我自己的愚蠢被骗,我可以接受。但假如说因为我的愚蠢导致老人家一辈子的积蓄被骗了,那真的是太难受了。"
(应受访者要求,陈瑜、林昭楠、王兴均为化名)
校对:遇见;运营:鹿子芮;排版:小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