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今天,电影被一个词杀死,欢迎阅读。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
最近的豆瓣也好,还是微博也好。
被 " 定罪 " 的电影,实在太多了。
先给大家看看这几条影评,来猜猜电影——
1、一部迎合西方意识形态、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电影
2、典型的政治正确及普世价值观正确尤太二战片
3、真 tm 会给男人美化
4、真的爹味十足
5、反胃,恋童倾向
答案揭晓。
分别是《霸王别姬》《美丽人生》《这个杀手不太冷》《教父》《红猪》。
Sir 都有点怀疑自己,看的电影是不是跟他们的版本不一样。
为什么网上的怨气,越来越大,对一件事、一件艺术作品的评论,越发二元论。
今天,就来 Sir 就来跟你们聊聊,这一年的 " 恶毒词语 ",来吵一架。
01
关注 " 恶词 ",还是因为一个互联网上不成文的 " 习惯 "。
不少人都变得格外小心翼翼——
" 我觉得 xxx 更好玩 / 更好看 / 我更喜欢,(但我没有说 xxx 不好的意思)。"
" 我没有针对的意思 ...... 我只是 ......"
为什么?
一言不合,就有一顶帽子砸在腦袋上。
帽子太多,腦袋都快不够用了——
"拉踩"、" 屁股歪了"、" 夹带私货"、" 政治不正确"、" 媚男"、" 女拳了"、" 资本入侵了"......
Sir 明显的感受是——
这样的词汇,越来越多地被用到电影上。
比起过去。
大家兴致勃勃地交换不同意见。
悠闲地展开讨论。
今天看完一部电影,好像都急于用自己的图章盖上一个大红戳——
盖得越响亮。
越刺眼和醒目。
才满意。
于是,一种高举 " 正确 " 的大旗,去横扫所有艺术评论的大军,正在越来越壮大,越来越靠近。
像是《集结号》的屁股歪,与《八佰》的 " 夹带私货 " 的风潮开始,《志愿军》因为一张剧照又 " 夹带私货 "。
连主旋律片都如此,其他的电影也无法幸免。
从《流浪地球》开始,在预告片里被说成 " 辱华 "。
再到香港商业电影《拆弹专家 2》是夹带私货的电影。
《雄狮少年》里,都是 " 眯眯眼歪屁股 "。
人物传记类型片《我本是高山》屁股歪。
引进大片《奥本海默》夹带私货;难得一见的国产神话大片《封神》也被说成是导演夹带私货;就连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也成了 " 夹带私货 ",李白与高适之间的 " 拉踩 ".......
Sir 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看电影,爱盯着屁股看。
也不理解为什么 " 夹带私货 " 就是贬义,电影宝贵的就在于导演的作者性,不夹带 " 私 " 货,那该夹带谁的货?
除此之外,两性议题也是如今影评的 " 重灾区 "。
就连像豆瓣 9.4 分的《漫长的季节》也开始被 " 爹味 " 袭击,《满江红》里瑶琴更是成为老年导演 " 性焦虑 " 的体现,而一部科幻文艺作品《宇宙探索编辑部》被认为是有 " 隐性厌女 " 之存在。
人物设定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人物角色分量比重不同的,故事视角侧重点不一样的,那就是别有用心。
这些 " 恶词 ",更像是电影里所表达的内容,与自己所想的、所认知的理念有悖后,既不去深究导演的创作意图,也不在意作品主要表达。
只用 " 大帽子 " 一扣了之,就匆匆定了罪——
" 一定是 xx,肯定是 xxx。"
02
为何这种 " 恶词 " 如今已经逐渐成为判定电影 " 好坏 " 的主流意识了?
甚至,不是针对演技、剧本、人物设定的批判。
而是直接上了 " 某一种价值 "?
首先,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对电影的 " 速读 "。
将一本书,一部电影,压缩成 3 分钟读完,你能获得的,也只是对电影的片面的理解与评价,甚至,你只能从这几分钟、十几分钟里,看到电影的一个片面。
Sir 就随口说几个故事——
" 未成年女孩在主家帮佣多年,成年后,主母卖她去别家干活,最后,佣人女孩用色相上位,挤走了这家少爷的未婚妻,顺利成为当家太太。"
是不是绿茶婊?是不是雌竞了!是不是又物化女性了?
对不起。
这是越南导演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主角是一个从小就吃苦耐劳、悲悯生灵的女孩,她也慢慢通过自己身上的魅力,不卑不亢地吸引了这家少爷。
是一部极致女性视角的电影。
再说一部。
" 少年从小逃学、打架、混社会,只有在母亲的葬礼时,才痛哭不止。母亲去世后,又对瘫痪的祖母不闻不问,就连她去世后,身体上爬出了蚂蚁,才发现她已经死了。"
让这个没良心的孩子作为主角,这电影就是三观不正,就不应该拍!
对不起。
这是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作为侯导的一部自传体的电影,他通过家人三场去世,打开了自己对乡愁、对亲情的理解与感悟。
电影的魅力就是在于,你在这 2 小时之间,进入一个人的某一段人生故事,你与角色同喜同悲,一起忐忑、焦虑、痛苦或是幸福。
它的奇妙之处就是在于,你如果不能沉浸在其中,有些细碎的情绪,是不能被感知的。
而那些以 " 恶词 " 为主的评论里,以看似最正确无误的方式评论一部电影—— " 屁股歪了 "" 夹带私货 "" 政治(不)正确 "" 媚男女拳 "。
最后,却成了部电影最伟光正的判词。
其次,还有一个问题。
是对电影脱离时代的解读。
如今的观众,对于影视作品最大的要求,就是 " 三观要正 "。
你可以看到许多评论下,有关于这部电影的 " 三观不正 " 而打了 3 星的人。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2018 年),有 90.4% 的年轻人认为会在看影视剧时,关注其传达的价值观;有 76.7% 的人拒绝看三观不正的影视剧。
三观正确,已经成为影视剧作品要最先考虑的问题,而这个三观,也并非是作品所处的时期下的三观。
而是,以我们现在的三观,去琢磨那时某部作品的三观。
所以,你在知乎上看吧——
就连四大名著都是三观不正的。
就别说其他的什么作品了。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三观有待改善;《月牙儿》里,因为相信 " 渣男 ",最后只能走上自卖自身的月容,更是不符合现在女性独立的 " 三观 "。
《雷雨》,成了 " 曹禺没有 20 年腦血栓想不出这样的剧情 "。
三观不仅不正确,还乱伦,真脏。
当今天的新片。
和经典的名著,都被苍蝇般聚集的恶词包围的时候。
我们的文学艺术,是否还能继续生长?
当然你可能说 Sir 过虑了。
即使被禁锢住的不是文艺。
那至少也是——
口吐恶词的人自己。
03
什么是恶词?
必须要声明,这不等于恶评。
恶词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简单,二是粗暴。
比如《摔跤吧!爸爸 》。
虽然这部片今天高达 9.0。
但在上映前,经历过一场 " 塌房风波 "。
一部分提前看过的观众,把电影批判为 " 令人作呕的父权 "。
因为片中的父亲强迫女儿训练,还剃了短头发。
直到更多人看过片后,《摔爸》的口碑才逆转过来。
那些说男主不该强迫女儿的人。
或许忽略了印度乡村的社会现实,如果不强迫,女儿的前途会怎样,她是否就有了 " 自由 "。
这就有点类似于质疑张桂梅不该强迫女生剃短发。
尊重女孩的意愿当然是好的。
但在那样极端而特殊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张桂梅校来充当 " 恶人 ",是否对女孩来说就好了呢?
口号的批判当然传播得快。
但我们要真正理解一部电影,不可能不花费时间去认识它复杂的语境。
于是某些时候。
恶词抢跑,劣币驱逐良币。
还有今年的暑期档大片《封神》。
在许多质疑声中,Sir 看到一种反复出现的说辞——
《封神》= 男人和马 = 父权制。
典出:《芭比》。
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Sir 不懂一部电影拍男人和马有什么问题。
然后,抛开价值判断,实事求是地来说——
《芭比》表达了 " 父权制就是男人和马 " 这个观点吗?
没错。
《芭比》的确讽刺了这个社会无处不在的男权,也的确有肯对马十分上头的情节。
但,电影的台词明明再清晰不过地表达了——
说实话,当我发现父权制的主体
不是马的时候
我已经没兴趣了
我们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
再说。
《芭比》可一点也不 " 厌马 ",芭比玩具就有大量马和农场的主题。
芭比其实提倡的是——
女孩同样可以骑马,可以热爱马,骑马的勇气与英姿从来不是专属于男性。
所以。
" 父权制 = 男人 + 马 " 本身就是对《芭比》肤浅的误读,再把它当成批判的武器粗暴施加到另一部电影上。
再次强调。
Sir 并不反对恶评,无论是 9.0 的《摔爸》,还是 7.8 的《封神》,或是其他多少分的电影都好。
好评与恶评都是允许的。
但,今天我们是否越来越沉溺于简单粗暴的,条件反射式的词汇。
而失去了更深入、更开放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狭隘的视角凝视他人之时,被限制的恰恰是自己。
一旦你放弃了全面的审视。
放弃了换位思考。
那么最后再多言辞的交锋,都无法得到正解,不会产生共识。
电影也失去了更多的维度。
似乎只剩下两种选择:生与死。
让 Sir 想到了在《活着》电影里有这样的一个细节。
福贵在听到龙二被枪毙了之后,匆忙跑回家。
问老婆家珍,当初给咱家定的是什么成分?
家珍想了想,是城镇老百姓。
接着,就出现了一段格外荒诞的对话。
" 贫民好,贫民好,什么都不如当老百姓。"
定性。
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生死的重要条件。
简单定性之后,却绝不会去思考这个人,是以什么去衡量,他是该死,还是该活着。
如今,这种恐惧还是未能散去。
谁有愿意日复一日地活在会被 " 定性 ",时不时会被 " 审判 " 的阴影中呢?
在迅速就要做出判断的互联网速度培养下," 吃瓜 " 多年的网友们在多次啪啪打脸后,终于学会了 " 让瓜飞一会 "。
而对于影视作品的评论,怎么还是 " 有反应 ",就立刻做动作呢。
在彼得 · 汉德克的《骂观众》一书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 你们跟着思考。你们倾听。你们随之领会。你们并没有随之领会。你们没有思考。你们的思想不是自由的。你们是受压抑的。"
这种高举 " 意识形态大旗 " 不放手的思想模式,看似是经过思考的,但却又回到了曾经唯意识形态论的年代中。
它看似是正确的。
却又是不自由的。
这样单一的二元论思维,也在逐渐让许多作品创作,走上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我审查道路之上。
正如,前几天的《年会不能停!》里,白客问导演," 咱们这个讽刺职场的,这没有危险吗 "?
我说加班的中心思想不是为了完成工作
而是为了展现态度
咱这不是讽刺职场吗
这没有危险吗
导演想了想。
" 有 ",但又改了口:" 我不知道。"
这个危险从何来。
不单单是审查,也是来自观众的审查。
总有人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这几年,高分的影视剧里,我们也是看重了它的 " 大胆 ",它敢说真话,说出某个时代里的真东西。
不论是《沉默的真相》还是《狂飙》,还是《不止不休》这样的作品,都是在直指一些我们曾经不敢骂的、可能会被人说是屁股歪的题材。
我们一边说着,现实主义的电影为何越来越少。
却一边又以意识形态的问题,去审视当下的艺术作品,想找到它们身上的 " 糟粕 "。
《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在摁在火堆前,被革命小将们逼着揭发时,他说的是——
我揭发姹紫嫣红,揭发断壁颓垣。
字字句句都是泣血的愤怒。
是姹紫嫣红有错么?
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有错么?
他所揭发的,不过是自己曾经在艺术上获得的憧憬与自信。
原来,文化是会被自毁。
我们好像都忘记了。
一次次,大腦被格式化,肃清被标记的 " 问题 " 作品。
以为能得到完美。
殊不知那背后只是一片虚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