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参拍人数一路下跌 “最贵铁皮”沪牌不“香”了吗,欢迎阅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叶心冉《繁花》里,汪小姐的明珠公司举办开业庆典的那天晚上,宝总没有现身,但他托人为汪小姐送来一辆据说在当时价值百万的凯迪拉克。这辆车的车牌暗藏玄机——沪 AZ0027," 外滩 27 号 " 外贸大楼正是汪小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一个冷知识是,这张车牌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上海,也要花费至少十万元才能拍得。在那个年代,上海还曾拍出一张 30.5 万元的沪 AZ0518 天价车牌。
1992 年,车牌拍卖制在上海正式登场。2016 年 5 月,共超过 27 万人参与沪牌竞拍,人数达到历史顶峰。不过,自 2021 年 12 月开始,每月沪牌竞拍人数便一路下跌。
今年 1 月,上海车牌的竞拍人数达到过去 9 年来的最低点—— 59991 人。
1 月 20 日,1 月沪牌拍卖结果公布,竞拍人数从去年 1 月的 123503 人跌破 6 万,得標率从 2023 年 1 月的 9% 一路走高至今年 1 月的 20.8%。
这个跌幅超过了业内人士的预期。代拍帮创始人薛高告诉记者,过去一年,竞拍人数每月下跌幅度在 2000 至 3000 人,最多在 6000 人,结果今年 1 月环比下跌超 1 万人。
同时,沪牌抛售的数量依然居高位。2024 年 1 月,共有 2933 张车牌被抛售,在前一月(2023 年 12 月),沪牌抛售突破 3000 张的历史大关。
一边竞拍人数大幅缩水,一边抛售人次不断增加,沪牌似乎失去了既往璀璨夺目的吸引力。" 最贵铁皮 " 黯淡了吗?
拍牌人数降低
转购新能源车、蓝牌(油车车牌)投放额度加大以及消费降级下的观望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取的竞拍人数锐减的三大主要原因。
沪牌课代表、沪牌学长品牌创始人胡伟(化名)告诉记者:" 我们流失的客户中基本上有三成的人转购新能源车,去年表现得尤其明显。" 硕博沪牌品牌创始人陈书全表示,免费绿牌(新能源车牌)与蓝牌同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蓝牌的发展。
蓝牌投放额度加大使得需求加快消耗也是人数锐减的原因之一。陈书全表示,额度的发放量增加,每个月会投放 1.2 万— 1.5 万张车牌,存量客户消耗大,导致参拍人数不断减少。
记者查询发现,2019 年,上海个人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总投放量在 11.21 万辆,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分别为 17.37 万辆、13.51 万辆、18.02 万辆、15.56 万辆,呈震荡上升。
经济压力下的观望也是其中一个因素。2018 年购车的程先生向记者表示,购车以后,连续两三年的时间基本每个月都参与拍牌,近期改成了观望,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对比新能源车,9 万元一张的沪牌,性价比变低了,后续考虑入手一台新能源车。
胡伟告诉记者,沪牌拍牌资格要求外地户口在上海有连续 36 个月的社保缴纳记录,他有一个客户,今年 1 月被裁员,一方面面临社保断缴风险,另一方面考虑经济压力,所以暂时放弃拍牌,之前这位客户已经连续拍了 3 个月的时间。
对于客户们转购新能源车,胡伟的观察是:" 同样 20 万元的预算,如果是燃油车,就只能买 10 万元的车,再花 10 万元去拍牌,而且燃油车还要缴纳车船税、消费税、燃油附加税等,使用成本更高,选择新能源车是在以更低的成本解决出行需求。"
在上海,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免费获得专用牌照额度支持,即绿牌和蓝牌的路权一致,不会受到限行政策的影响。
不过,与蓝牌不同,新能源牌照采用的是 " 跟车不跟人 " 的政策,也就是说,一旦车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新能源指标也将一同作废,并不能像蓝牌一样转让。
曾经,上海高涨的拍牌需求养活了一个代拍行业。但如今,多位代拍企业人士都表达了同一句话:" 做好寒冬准备。"
在业内人士的描述里,2016、2017、2018 年是代拍行业非常火热的三年,基本不愁生意。当时在上海国拍中心蹲守的代拍 " 黄牛 " 一个月都可以拉到至少 200 个单子,而现在,200 单的体量已经是多数代拍企业难以企及的高度。
陈书全告诉记者,现在每月的咨询量只能达到高峰时期的 30%,过去代拍业务可以占到公司总业务的 90%,目前只有 50%。
一位代拍企业的人士更是向记者直言:" 代拍行业早就名存实亡了。"
薛高表示,行业内之所以非常多的人持悲观态度,原因在于沪牌命中率提升,新增顾客减少,且传统的代拍公司没有有效的获客渠道。薛高预估,目前行业内的代拍门店相较 2019 年高峰期仅剩下 30%,今年和明年还会有一波人离场。
谁在抛售沪牌
与竞拍人数不断下滑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不断增长的沪牌抛售数量。
数据显示,今年 1 月,个人在用车有效额度委托拍卖 2933 辆。这一数值处在过去三年月抛售沪牌数量的高位。2021 — 2023 年,每年个人在用车有效额度委托拍卖分别共计 11167 辆、19917 辆、27150 辆,一路增长。2023 年 12 月,个人在用车有效额度委托拍卖 3083 辆,达到历史高点。
从采访来看,抛售沪牌的车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出售蓝牌,置换新能源车;一种是将蓝牌额度置换成现金流;还有一种是离开了上海。
前两者占大多数。
易先生在 2007 年、2014 年分别以 5 万元、8 万元的价格购入了两张沪牌,2023 年,他以 9 万多的价格退了一张沪牌,购入新能源车," 一油一电正合适 "。
胡伟介绍,2022 年有一位陆续拍中 3 张沪牌的客户选择全部清仓。
身处代拍行业近 10 年,沪牌的走势也为胡伟提供了一个观察经济的另类視窗。" 我见证了这位顾客生意的起伏。他从事餐饮服务行业,2015 年、2016 年生意火爆,财富积累迅速,陆续通过我们拍中了 3 张车牌,但在 2021 年之后,他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开始抵押、处理资产,2022 年,他将 3 张车牌全部售出 "。
胡伟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2018 年、2019 年,下单代拍的顾客主要从事建筑业、外贸业、制造业,现如今来咨询代拍的从事传媒行业的人以及自媒体、直播的博主很多," 也从侧面说明财富在发生转移 "。
为何价格仍然坚挺
即便竞拍人数不断下探,但是沪牌的价格依然坚挺,多年来保持稳中有序的增长。
今年 1 月,上海市个人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最低成交价是 92900 元,平均成交价 92990 元。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最低成交价的区间是 91900 元— 92700 元,平均成交价的区间是 92077 元— 92753 元。
价格稳定的支撑来源于警示价。
2013 年 4 月,上海为抑制车牌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在投标拍卖首次出价阶段,试行增设理性出价 " 警示价 "。
警示价每月由官方发布。上海拍牌的出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竞拍者出价时不可超过警示价,否则系统不予接收,第二阶段,竞拍者有两次修改出价的机会,但上下均不可超过 300 元。
警示价给了上海蓝牌持有者底气——沪牌价格崩盘几无可能。
但是换个角度看,过去为了抑制车牌价格快速上涨的 " 警示价 " 如今成了稳住价格底盘的守护者。
沪牌竞拍带来的财政收入的体量不可忽视。以每月平均成交价格为参考计算,2023 年这部分的财政收入约达 140.80 亿元。
自沪牌竞拍制度问世以来,这部分可观的资金对上海公共交通的建设和运转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目前在上海市财务局网站上可以公开查看到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入使用情况的年份是 2009 年至 2014 年。以 2014 年为例,上海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入 77.5 亿元,期初余额 60 亿元,该年巴士公交历年综合补贴支出 40 亿元,公交购车补贴 35.9 亿元,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17.7 亿元,轨道交通更新改造等补贴 10.2 亿元……该年共计支出 128.4 亿元,支出项基本与公共交通有关。
政策影响起伏
至今仍坚定留在代拍行业的人,依然认可蓝牌所代表的稀缺资源。
薛高表示,对于上海车主来说,沪牌代表着使用上海道路资源的权利,是上海的一个通行证。从长远角度,新能源车的绿牌不可能一直免费发放下去,目前对绿牌的发放已经有所收紧,油电混动的车也已经停止发放免费牌照,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新的政策出现。
从既往趋势看,政策会明显影响沪牌的竞拍走势。
2020 年 10 月 24 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公安局关于调整本市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宣布自 2020 年 11 月 2 日起,外牌高架限行时间由原来的 8 小时(7 时至 10 时,15 时至 20 时)延长为 13 小时(7 时至 20 时)。周六、日及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
可以明显发现,2020 年 11 月的竞拍人数从上月的 12 万人激增至接近 19 万人,2020 年 12 月又涨到接近 23 万人,2021 年一整年每月都有超过 20 万人参与拍牌。
薛高形容,2020 年 10 月之后的几个月,公司的多名业务员除去睡觉的时间基本都在接待咨询,手机不停有拨入的电话,订单量在 2021 年 2 月达到高峰期,四个月翻了 5 倍。
因此,现在不断下探的拍牌人数使得大家都在猜测,接下来是否会有新的政策来托一托这个盘子。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官网发布的数据,2023 年 12 月,上海市新能源车保有量 128.76 万辆,占上海汽车总量的 23.50%,去年同期的占比为 17.57%。
为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上海将原本在 2023 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车牌照免费的政策延期到 2024 年年底。
多位受访者均推测,绿牌可能会面临摇号或是竞拍,如果与蓝牌一样采用竞拍机制,那么价格如何框定、属性如何、是否与蓝牌一样终身制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