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酒店涨价的秘密:默契的合谋,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电厂,作者 | 何畅,编辑 | 高宇雷
一路飙升的酒店价格,让你距离理想中的假期旅行越来越远。
只是纠结了一个晚上,那间双床房就涨了 600 多元,按照出游四天计算,成本骤增 2500 元。你在几个在线旅游平台之间来回切换,发现目的地的酒店就像大学食堂里的饭菜——不太好吃、谈不上性价比,但也能被一扫而空。红色的数字变了又变,醒目而刺眼,你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些做出决定,甚至有点想和一起拟定出游攻略的朋友说 " 其实,在家躺着也挺好的 "。
这并不是个例。如果将酒店的价格走势绘制成一条曲线,五一假期显然是高峰区。你或许会在价格面前止步,但即使手握酒店预订,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地与期盼已久的风景见面。有用户发现,自己提前预订的房间被以 " 满房 "、" 装修 " 等理由退单,而重新下单的价格已完全超出预算。
一时之间,关于 " 酒店刺客 " 的吐槽不绝于耳,抱怨之余也不乏好奇的声音——五一酒店价格到底为什么这么贵?酒店的调价机制又是怎样的?
" 离谱 " 的酒店价格
从价格飙升至几千元、直逼星级酒店的连锁快捷酒店,到涨价 8000 多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 " 豪华花园景观双床房 ",再到 99 元一晚的 " 大厅睡沙发 " 套餐,这个五一假期,出游的用户还未住进预订的酒店,酒店就已因价格暴涨 " 住 " 在了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热搜上。
去哪儿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酒店预订量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1.23 倍,热门城市 TOP10 分别为:北京、成都、上海、长沙、西安、重庆、杭州、武汉、广州、南京——火爆之外,它们也都是涨价的 " 重灾区 "。
电厂在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搜索后发现,五一假期各地酒店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与平日相比,少则上浮三至五成,多则要翻三至五倍,其中 4 月 29 日至 5 月 1 日涨幅最大,尤以热门旅游城市景区周边为甚。
一位准备前往哈尔滨游玩的用户告诉电厂,她预订的酒店位于中央大街附近,双床房不含早餐,价格上涨约 30%。" 平日里差不多每晚 300 元,五一假期是 400 多元,涨得不多。毕竟也是假期出行,涨价在可接受范围内就还好。"
但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样的心态,特别是当他们所面对的,是价格堪比星级酒店的连锁快捷酒店。以北京前门附近为例,速 8 快捷酒店的标准单人房从不足 500 元 / 晚涨至超 1200 元 / 晚;如家酒店的商务大床房也由 600 元 / 晚左右涨至近 1200 元 / 晚,且五一期间各房型房间全部售罄。而在王府井周边,4 月 30 日汉庭酒店、桔子水晶酒店的大床房价格分别突破 1100 元 / 晚和 1900 元 / 晚,作为对比,其平日价格基本在 600 元 / 晚至 700 元 / 晚;亚朵酒店的高级大床房已达 2200 元 / 晚,运动主题房更直逼 3200 元 / 晚。
另有计划于五月中下旬组织全家去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的用户发现,五一假期迪士尼乐园酒店玲娜贝儿主题房的价格已上涨至超 5000 元 / 晚,而平日价格为超 3000 元 / 晚。考虑到价格和客流量,该用户选择错峰出行。" 一是涨价,二是担心五一放假这几天人太多、玩不好。"
即使选择去相对小众的城市游玩,也逃不掉酒店涨价的命运。山西大同平日价格在 100 元 / 晚的酒店,五一假期直接翻了十倍;辽宁锦州部分快捷酒店的价格则被用户吐槽 " 多住几天都够租个房了 "。一位老家在浙江临海的用户感叹:"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的太夸张了,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小城市啊!"
" 超出 2019 年同期的预订情况 " 是受访从业者的普遍共识。" 如果说之前是逐渐谷底,那么现在是每天都在天花板,价格翻倍还一房难求。" 一位北京星级酒店的工作人员说道。
尽管供需关系影响市场价格称得上是经济学基本常识,但在惊呼 " 离谱 " 的同时,用户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五一,酒店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涨价背后的秘密
海南琼海一家度假兼商务酒店的工作人员对电厂表示,从法律层面来说,我国《价格法》中规定的价格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几种,而酒店服务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定价以及调价机制根据酒店的生产经营成本及市场供求状况计算并决定。
电厂了解到,通常情况下,酒店价格主要分为门市价、在线旅游平台价、協定价等,价格各有不同。基于自身价格体系、发展策略、预订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由酒店收益部门与市场销售部门共同参与定价。针对法定节假日,往往会提前一个月进行预判,并即时做出调整。
北京东三环一家商务酒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存在团队打底(即用房较多)的前提下,出租率在 60% 时,其所在酒店会根据房型适当上调价格,当出租率达到 80%,则整体上调。关于价格上调多少,该工作人员称:" 按照具体公式和规律,酒店自己琢磨,判断调整多少合适,没有什么死框框。"
今年五一假期及前后,旅游、探亲等需求旺盛,多地线下展会密集举办。展会、婚宴、医院就医、景点游览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周边酒店的价格变化。而在供需关系之外,成本同样是一个关键因素。
前述海南琼海度假兼商务酒店工作人员举例,酒店员工在五一假期工作,用工成本自然随之提高,包括布草洗涤厂等在内的酒店相关衍生产业也是如此。另外,食品成本、能耗成本同样需要计算在内。外界只看到酒店上涨的价格,却忽略了酒店上游持续上升的成本。
多位酒店工作人员都提到,调价机制属于行业机密,但同一集团下各品牌酒店时常在内部会议上进行磋商,行业销售人员也会长期保持信息交流。此外,星级酒店往往具备自有价格体系和指导标准,与不设收益管控的部分经济型酒店相比,在价格浮动方面更科学,也更在乎品牌形象与价值。
然而,部分酒店一路飙升的价格还是超出了从业者的想象。" 有些酒店五一假期的价格实在太高了,经济型连锁酒店价格调到 1000 多元是真不值,可能是被疫情吓怕了,能捞的就赶紧捞。" 前述北京东三环商务酒店工作人员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认为,酒店服务属于刚性供给,在短时间内无法扩充房源的情况下,唯有借助涨价抑制需求冲击,并覆盖淡季成本。" 经济学中有一种说法叫‘默契的合谋’,价格上涨是公开行为,旺季一家酒店提价,其他同行也会根据情况加以跟进。" 他补充。
但跟进的过程各异。魏翔观察到,相比于追求特色、强调口碑、依赖老顧客的中高端单体酒店,一些连锁快捷酒店的价格上涨幅度更为明显。在他看来,市场对这些连锁快捷酒店背后的上市公司,抱有较高的估值修复预期。此前,营收恢复已被考虑在内,因而今年最重要的是利润回升,价格上涨无疑与之密切相关。" 这是一个财务上的策略,主要考虑到投资方、券商对公司的估值信心,如果黄金周之下利润还是不见起色,估值压力就太大了。"
" 变贵 " 存在暂时性
在此背景下,也有城市开始对酒店实行 " 控价 "。
比如近期迅速走红 " 出圈 " 的淄博。4 月 22 日,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指出,2023 年五一假期前后,在全市范围内对宾馆酒店客房价格实行涨价幅度控制措施。按 3 月 1 日 -3 月 31 日宾馆酒店各类型客房平均实际成交价格(包含线上、线下所有实际交易结算金额),上浮超过 50% 的,按哄抬价格行为予以查处。
政府层面介入以调节供给、改善服务,是解决方案之一,另一种是实行准入管理。魏翔称,一些民宿平日关门歇业,只在旺季开门营业,服务水平较为低劣,造成的结果是价格高而体验差。" 如果一家酒店能很快地退出市场,这不是什么好事,应当强化准入管理,避免恶意哄抬价格的行为。"
质量监管上的探索同样十分必要。" 你从经济型酒店的价格涨到了五星级酒店的价格,那么你的服务质量提升了吗?用户是用脚投票的,市场规律之下无法限制消费,却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工作。"
魏翔预计,未来用户的旅游需求将发生如下分化:一是旅游刚需转向 " 平替 ",具体到酒店行业即更多地由经济型酒店承担需求;二是城市旅游成为复兴主体,进而推动乡村民宿、单体酒店等转型更新,走向精品化、提振客单价。
" 今年五一假期,经济型、中端酒店的需求量大大回升,所以一旦它们的价格涨幅比较大,用户的感触就会更深。" 与之对应的是,跨省游开启后,遭遇预订量滑坡的部分北京郊区乡村民宿正在尝试通过皮革手作、布艺扎染等文化体验途径增加附加值,以应对用户重回多样化的消费选择。
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期,五一假期的市场行情无疑为接下来的走势提供了参考。前述北京东三环商务酒店工作人员透露,今年酒店行业整体比预想 " 好得多 ",五一假期 " 更是超乎想象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认为,五一假期出行的旺盛需求,在清明节前就出现了显著释放,与前三年大众更偏向于 " 节假日前几天才下单 " 存在很大差别。这和今年清明节只有一天假、长线旅行需求释放不足有关,也代表大众旅游消费信心或许已接近疫情前。
至于五一假期酒店价格上涨,一方面是由于旺季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过去三年中,我国酒店业总供给下降,大量商家退出市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彭涵分析,2023 年市场逐步复苏,但酒店筹备开业、重新入市都需要时间——这里的供需差,是酒店今年以来不断涨价的底层逻辑,而今年五一假期,可能只是再次放大了这个供需差的影响而已。
新加坡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中信证券在去年 11 月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新加坡酒店入住率在 2021 年 8 月开始出现明显恢复,整体酒店供给数量恢复到 2019 年水平的时间为 2022 年 7 月,恢复周期接近一年。" 只要市场需求存在,酒店‘变贵了’这件事,也许会陪伴我们很长时间。当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物价上涨总是需要管理的、不能无限拔高,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最终所有商家也能受益。" 彭涵说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