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次新股晶合集成中报利润骤降101.66%,同比由盈转亏,股价已破发,欢迎阅读。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8 月 15 日晚间,次新股晶合集成(688249.SH)交出了上市以来的首份业绩答卷。相比上市前的业绩,可谓大幅 " 变脸 "。归属净利润方面骤降 101.66%,同比由盈转亏。二级市场层面,晶合集成目前已跌破发行价。
钛媒体 APP 注意到,上市不久,晶合集成筹划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 57.8 亿元收购子公司新晶集成部分股权,一度被市场质疑有为股东对赌买单之嫌。
上市后业绩变脸,同比转亏
晶合集成于今年 5 月在科创板上市,然而上市不久,公司业绩突然变脸。财报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 29.7 亿元,同比下降 50.44%,净亏损 4361.02 万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 26.29 亿元,同比下滑 101.66%。
而上市前,晶合集成表现出不俗的成长能力。2020 年至 2022 年, 晶合集成的营收分别为 15.12 亿元、54.29 亿元、100.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2.58 亿元、17.29 亿元、30.45 亿元。
为何上市后,晶合集成业绩有滑坡的迹象?公司表示,主要系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滑,市场整体需求放缓所致。2023 年上半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导致全球晶圆代工业者也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利用率下行及营收衰退。
具体来看,晶合集成主要从事 12 英寸晶圆代工业务,量产制程节点覆盖 150nm-55nm。主要向下游客户提供 DDIC 及其他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目前公司产品应用领網域主要为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领網域。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里,受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消费电子需求遭受透支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全球显示面板遭遇严重的需求不足问题。为避免产品应用领網域单一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晶合集成也在布局车用芯片市场。目前,已产生少量营收。
钛媒体 APP 注意到,晶圆代工两大龙头中芯国际(688981.SH)和华虹公司(688347.SH)毛利率双双承压。两家公司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收入 15.6 亿美元,同比下降 18%;毛利率 20.3%,同比下降 19.1 个百分点。同期,华虹公司销售收入 6.31 亿美元虽同比上升 1.7%;但毛利率同比下降 5.9 个百分点至 27.7%。
不过,晶合集成在制程工艺与行业领先企业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以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 12 英寸晶圆为例,以 28nm 为界限分为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后者代表了全球最顶尖的工艺。台积电、中芯国际等行业龙头已达 5nm、14nm 等先进制程。公司则依靠成熟的制程。当前,公司正在进行 40nm、28nm 制程技术平台的开发。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投入 5.02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7.46%。
业绩大幅下滑后,晶合集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105.80%。受业绩变动影响,二级市场上,晶合集成的表现也不尽人意。8 月 16 日收盘,晶合集成股价报 18.34 元,下跌 1.19%,已跌破发行价。
收购子公司股权遭市场质疑
日前,晶合集成还筹划了一场高额资本支出。公司 8 月 9 日公告显示,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 57.8 亿元向外部投资人北京诚通、建航晶合、农银金融等 5 家机构购买其持有的新晶集成合计 40.78% 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新晶集成 92.80% 的股权。
新晶集成由晶合集成出资 40 亿元于 2021 年 8 月设立,为公司二厂项目的运营主体。据晶合集成招股书,新晶集成设立后进行了一轮融资。12 月 30 日,晶合集成及新晶集成与包括上述外部投资者在内的 8 家机构签订了《增资協定》,约定外部投资者拟以货币方式合计出资 60 亿元认购新晶集成新增注册资本,总计持股比例为 47.98%,晶合集成持有另外 52.02% 的股权。其中:北京诚通出资 20 亿元,东方资管出资 4 亿元,建航晶合基金出资 15 亿元,农银金融出资 10 亿元,其他投资人出资 11 亿元。
同日,合肥建投及新晶集成与北京诚通、东方资管、建航晶合、农银金融 4 家投资方签订《补充協定》,约定交割日后 1.5 年起至满 3 年止,若其所持新晶集成股权未能转换为上市公司股票,合肥建投有权自行或指定第三方(第三方不含晶合集成及其控股子公司)发出收购通知,以现金受让外部投资者持有新晶集成的全部股权。
如今,投资者的股份未能转换成上市公司股票,合肥建投需要履行承诺。若晶合集成完成收购,从结果上看,实际是帮助合肥建投完成了绝大部分对赌承诺,而买单的恰好是招股书中被刻意安排避开交易的上市公司晶合集成。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报告期末,晶合集成货币资金虽有 155.3 亿元,但是其资金面并不宽裕。除去专款专用的百亿募集资金,公司货币资金还有 55.3 亿元,不足以支付此次交易。此外,公司还有短期借款 2.71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9.92 亿元,合计达 12.63 亿元。关于公司收购子公司股权的进展,钛媒体 APP 将持续关注。(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 | 夏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