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都想嫁给他,我劝你清醒,欢迎阅读。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男人——
有父亲的家传企业,自己也开公司,同时还是个纯爱战神,和老婆在烧烤店一见钟情,之后火速领证身份更新,更加分的是,在履行父职这条路上也不拉胯,会陪娃玩哄娃睡,面对孩子吵闹也极少发火,主打一个脾气好。
马杨,作为这一季《爸爸当家》里热度最高的嘉宾(之一),如今正在被这届网友奉为最新的互联网男神。
单从节目表现来看,马杨确实是能配上这份爱的。
带儿子马里奥时,有耐心又情绪稳定。
当马里奥在超市一路问着 " 这是啥 ",他没一点不耐烦,主打一个有问必答。
当马里奥调皮劲犯了,去扭货架上的燃气灶开关时,他也会迅速但温柔地把马里奥的手拨开,不漏过细节处的安全教育。
以及一些极易让人有好感的细节——
见妻子马君妍做家务时,会主动分担。
也明白老婆在育儿过程中的不易,所以无论台前幕后,都常感谢着老婆。
在人均甩手掌柜的爸爸丛中,这当然已经算是稀世珍品。
但随着节目推进,一些浮夸的声音慢慢出现了——
有人对他逐渐上头,奉马杨为梦中的 " 汉子爹 ",理由是他 " 驯马都有耐心,何况儿乎?"
甚至一度情绪激动地跑到了孩子奶奶的评论区,高呼 " 我要马杨 "。
这不光诡异,甚至有点越界了。
且不说马杨作为有妇之夫,这种跑到人家门口的喊话算不算骚扰。
客观来讲,即便他在男性群体里确实拔尖,可他真说得上是所谓"100% 老爸 "吗?
换句话说,他应该、又乐意被捧成一根完美的标杆吗?
最近一期,妈妈难得地出现在了镜头里,让爸爸育儿变成了一家三口的日常,从而也更接近了他们的日常状态。
于是能看到,当爸爸和孩子在开心地享受美食时,是妈妈为防止马里奥上火,一遍一遍地提醒着他喝水。
也是妈妈,会早早准备好防蚊衣,就为了防止孩子在户外烧烤时被蚊虫咬伤。
以及在睡前,马杨开玩笑地说要马里奥睡在飘窗上时,落地执行去铺床的,也是妈妈。
我并非想马杨不称职。只是,一个 100% 的爸爸,在育儿上至少会承担 50% 的责任(如果这是可以量化的),这就表示,不管妻子在不在场他都会惯性注意细节。
这样看,马杨离马君妍的体贴、留心其实还是差了些,也就不至于成为空前绝后的 " 天降之爹 "。
我向来也不喜欢诸如 "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 的说法。在我看来二者的爱都应该做到粗细有致,而不能预设谁负责宏观的、谁负责杂的,这种论调长期以来一直在制造堂而皇之的失职。
因此,这种鼓吹对马杨、对我们,以及对社会整体的家庭观,都不会有太大好处。
我又想起这两天还在更新 " 家暴 - 离婚风波 " 的夏克立,他称自己因官司问题接不到工作,还被捕入狱,后来沦落到在外流浪。
可是,一个家境优渥(其父为企业高管)的加拿大人在加拿大能无处可住?
图源 | 微博 @康熙万事屋
之后他更是叫嚣,阻止他和孩子团聚的人才是真正的 " 家暴者 "。
随即,大批网友开始转而辱骂其前妻黄嘉千,似乎真相已经大白。
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黄嘉千方回应,所谓 " 家暴不成立 " 其实并非最终结果,法院尚未定论。
而抛开该由法律审判的论战,仅从这段婚姻、这个家庭看,夏克立和黄嘉千也未必如很多人所想,一个是完美老爸,一个是恶毒老妈。
不得不承认,夏克立在《爸爸去哪儿》里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会小心翼翼地保护女儿的公主梦,也把陪伴发挥到极致。一个常被夸赞的细节是,他能反男性刻板印象地陪女儿一起涂指甲油。
因此,彼时的夏克立获得了大量好评,也带来了许多利润,一度通告接到手软。
但这样的 " 好 ",是靠他一己之力撑起来的吗?
黄嘉千曾经在节目上说过,夏天上了幼儿园后的接送工作,是自己在承担。
以及一些需要夏克立和夏天同时出镜的节目,在漫长的录制过程中,也是黄嘉千全程陪着夏天。
她是那个躲在攝影機后,成全 " 父慈女孝 " 叙事的人。
这些劳动琐碎又漫长,通常需要占领一个人大量时间,于是黄嘉千在夏天成长期只能暂停自己的事业,换取家庭的正常运转。
图源 |@新浪娱乐
也因为黄嘉千在公众场合总是扮演着 " 替补 " 或 " 后勤 " 这样的角色,她的劳动成果,也始终面临着被忽视的问题。
当她在镜头前倾诉哺乳期挤奶的痛苦时,夏克立的反应是 " 我不知道 "。
图源 |《SS 小燕之夜》
能陪女儿游戏、构建她的公主梦,固然是一种罕见的父爱。
可诸如哺乳、照看、规划生活这些不在台面上,也毫无浪漫可言的任务,仍是妈妈在承担。
谁又想过,夏天之所以能在节目中情绪稳定、可爱大方,离不开妈妈以牺牲事业为代价的陪伴和教导,以及时时刻刻对女儿不厌其烦地叮嘱和监督。
候场时黄嘉千总会对夏天进行 " 行为管理 "
再解释下我为什么讨厌 " 父爱如山 " 这个论调,原因是,山是用来远观、瞻仰的,水却是流进嘴里的,我们太容易挑剔一杯水的口味,却对一直粗犷的山没什么实感。
这山但凡能流得出一条小溪,人们就觉得太难得了,太光辉了,太父爱了。
可彻底化身浪花,去洗涤污浊、承载远航、润泽生命,每一刻都流动着的母爱呢?
妇女们太容易变成铺就光鲜的垫脚石,而垫脚石的工作,又多数都是隐性的,重复的。外界感知不到,自然也无法给到相应反馈,最终导致更加不公平的环境。
因而,我对 " 矮子拔将军 " 式的慈父封赏,始终不以为然。
父亲获得褒奖的门槛越低,母亲相应地要承担的就越多。
比如另一位因《爸爸去哪儿》爆火的好爸爸,黄磊。
2015 年,他和李雪健合作的《嘿,老头!》和刚结束几个月的《爸哪》打了个漂亮的配合,正好承接了综艺的热度。
另外,因为他成功靠那一季的《爸哪》摘下了文艺、高冷的旧形象,这部讲述父亲题材的现实剧也成为他转型的契机,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那时市场对他的评价,也离不开 " 好老公 + 好爸爸 " 的新标签)
《嘿,老头!》的成功,算是黄磊后期事业的轉捩點。靠着接地气的中年男形象,他正式开启了《小》系列。
且《爸哪》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
自从娱乐圈 " 慈父 " 成为香饽饽,母婴、家庭品牌的商务,开始显著倾向于中年男星,大批明星爸爸开始收割这一市场的红利。
图源 |@每日经济《佳贝艾特签约黄磊代言 强化品牌营销助力增长》
" 不知挤奶痛 " 的夏克立,同样可以接奶粉广告。
只是因为爸爸干得更好吗?
不,只是因为他们是台前被瞩目的大山,一个光鲜的符号与象征。
黄磊自己也不会否认,孙莉才是承担着那些琐碎却更具体事务的人。
她每天要监督多多练钢琴,要照顾即将上台走秀的妹妹的仪容仪表。儿子出生后,她又要像十多年前哄睡多多一样,开始哄儿子睡觉。
其实不难理解。
相比爸爸炫技般变出一桌大餐,日复一日催促小孩练琴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务。
相比爸爸面对镜头大聊育儿经,在候场区操心妹妹鼻涕擦没擦干净,显然也是更无聊的劳动。
当人们凭节目片段盛赞黄磊的心得,真实情况是,彼时他正综艺剧组两头跑,他在拍戏间隙抽了一天才和多多录了节目。
且不只是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父亲的母亲 ……
黄磊夫妇曾在节目中透露,多多出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奶奶姥姥轮流照顾着。
如山父爱的背后,总是有更毫无保留的女人。
图源 |《超级访问》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了马里奥家里。
在任何一个家庭中,没有人应该是天生的,长期无私奉献者。
就比如马里奥奶奶,从她更新的内容来看,她走过很多国家,看过不同风景,是一位很有视野的女性。
可是随着马里奥进入幼儿园,她便要肩负起接送马里奥的责任,她的脚步大概率是要暂时停止了。
且别忘了,马里奥奶奶拥有着或许 99% 的女性都不具备的资本——财富。哪怕如此她的自由都是被限定的,又有几个普通女性有能力破局?
再看马杨,在节目播出之初,他曾说过自己在家时间比较少,以后要改进。可看了下他的日常,还是国外、草原,骏马 ...... 满屏都是男性的气息。
反观马君妍,则大概率和上节目前无差。
在她的个人账号里,连那些常见的 " 贵妇开箱 " 也不存在。因为要带小孩,在拆快递时,她还得叫停马里奥的调皮捣蛋。
当然我必须再次强调,这并不是否定马杨的 " 好 "。
只是各种 " 父亲综艺 ",正在让这种 " 好 " 的标准变得越来越低。
若只需要拿出平均线以上的爱,就能获得满分的评价,那人的劣根性必然会纵容平均线的继续降低。
而与此同时,幕后同样在付出的人,却很难以同样的劳动,收获相等的评价。
总有人说 "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男本刚强,为父则柔 "。
而我们又是那么迷信 " 本性 " 的人。一个女人再伟大,柔弱是她的天性,付出是她的母职,她便无甚可夸奖。可一个本身 " 强大 " 的人若能流露一丁点温柔,便是对比强烈的精神洗礼了。
我想起这几年一直在被热议的 "(陪)产假延长 " 问题。女性不是害怕产假延长,而是害怕其延长后导致的就业歧视问题,很多企业考虑到女性的休假成本,从开始就会排斥女性职工。
而据《工人日报》报道,近 40% 的男职工不知道有陪产假,更有 64% 的男职工选择不休陪产假。
(陪)产假看似是一个福利问题,但实则是一个责任问题。
之于女性,这长达半年的空白期是作为母亲必须要承担的,她会因此影响工作、改变生活,甚至不可抗拒地完全献身家庭,但作为生产和育儿的主体,她必须 " 为母则刚 "。
而之于男性,陪产假实际只有区区十几天,而他们选择不休的理由其实也很好理解,和女性的担忧是一样的。
可这恰恰表明,很多爸爸并不能做到和女性一同承担育儿的代价,他们惯性地认为这不是他们的职责,育儿也是理所当然可以分工的。
哪怕,只是要他们付出 10% 的时间。
来源 |《工人日报》
至于真正 " 好爸爸 " 的标准。
抱歉,我也提不出来,这不是一个轻易能说明白的问题,因为许多男性实际上也被困在结构性的失衡中,难以选择。
可至少我们可以审视,所谓 100% 的好爸爸,到底能做到多少。
陪伴,耐心,温柔,细腻 …… 这些够吗?
他们接得住 100% 的赞许,又能做到那 10% 的付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