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传统车企卖新能源,一定要用新品牌吗?,欢迎阅读。
如果一个品牌既卖燃油车又卖新能源车,是不是新能源车就肯定卖不好?如果想卖好新能源车,是不是一定要独立建店、独立建新品牌还得起个新的名字呢?相比怎么造好新能源车,怎么卖好新能源车也许是让车企更加操心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挖一挖新能源与新品牌这件事情背后的本质。
对于绝大多数主流车企而言,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像比亚迪那样停产燃油车,全面转型新能源。但他们也必须要卖好新能源车,并且让新能源车逐步成为销量的主力。
这个时候,新能源车就应该与燃油车进行剥离,包括设计剥离、命名剥离,以及最重要的,渠道剥离。而这些 " 剥离 " 反应到运营层面,事实上就是要新成立一个品牌,或者新做一个产品序列,然后放在独立的新门店里,用新的体系去销售。
如果车企是要做高端化或者个性化的新能源,往往会新成立全新品牌独立运营。比如极氪、智己、阿维塔、岚图等都属于这类。如果车企要在已有国民燃油车品牌的基础上做新能源,又会选择在母品牌下成立新的产品序列,比如吉利银河、哈弗龙、长安启源等。
但如果这两者都不是,要么就像比亚迪一样彻底变成新能源品牌,否则在一家门店里既卖燃油车又卖新能源,效果大概率不会好。
数据说话。
今年 1-7 月,国内卖得最好的 20 款纯电动车中,没有一款有对应燃油版本的车型。而卖得最好的 20 款插电混动车中,只有 3 款有燃油版本,排名最高的是第 14 名长安欧尚 Z6 智电 iDD,月均销量不到 2,000 辆。
所以,在国内所有熱賣的新能源车型,无一例外都是只有新能源版本,没有燃油版本。
这件事情从消费者的角度很好理解。如果比亚迪还在卖 12.99-16.99 万元的 2.0T 唐,今天卖到 30 万元的唐 DM-p,很有可能还是个精神象征。如果哈弗的店里,前面是一辆 10 万元出头的 1.5T 哈弗 H6,后面摆着一辆超过 16 万元的插混哈弗 H6,消费者很容易就说出 "6 万块钱的油到我卖车都加不完 "。
所以,车企如果想卖好新能源车,一个大前提就是要把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只有把新能源车视为与燃油车完全不同的品类,车企才能获得重建渠道体系、重建销售流程的契机。而这才是新能源车需要新品牌的本质。
中国市场二十多年的授权经销商模式,以及与今天流程数字化、价格透明化、理念 to C 化的趋势产生了冲突。但是燃油车时代的经销商渠道网络关系盘根错节,想要改革阻力重重。因为无论厂家是想搞直营、搞代理制、搞投资人模式,或者是做订交分离,其实都是在从经销商那里收权,收权就意味着要和经销商进行资源与利益的重新分配,经销商短期利益势必会受损。
此时,如果有一个新品牌或者新序列,那么另起炉灶,直接在新的渠道网络上,制定新的规则,显然要比改革旧渠道容易很多。当然,如果有能力在原先的品牌上进行体系再造,也一样可以把新能源车卖好。但是,如果只是在名义上搞了一个新品牌,渠道体系仍然是原先厂家批车、经销商卖车、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老路子,那这个新品牌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销售渠道与销售体系,过去曾是厂家最难动,也是最不愿意动的环节。但是今天,这件事情已经到了非动不可的地步,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的关系也亟待重建。所以,当你看到厂家又搞了一个新品牌,那么判断其前景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看有没有独立的新门店,以及与之配套的新销售服务体系。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 B 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