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从商丘公交到保定公交,电动化做得越好越窘迫?,欢迎阅读。
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刘宝华
设计 / 琚 佳
7 月中旬,河北保定因多条公交线路停运登上热搜。这距离河南商丘因为公交停运登上热搜还不到 5 个月。(见汽车商业评论 2 月 28 日报道《商丘公交之困,怎么看,怎么破》)
" 保定停运的公交线路是否还有望恢复?如果恢复要等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购买新公交车?" 今年 6 月,有保定居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 现在韩庄街市民家门口唯一一辆 18 路公交车一直停运,出行没有公交车可坐,我们一直在期盼公交能正常运营。"
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简称保定公交)回复称:" 自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交客运量骤降,公交运营收入不足正常经营的 30%,并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公交公司经营资金异常紧张,同时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被迫全部退出营运,公交运力安排受到了严重影响。"
保定公交表示,在财力和运力允许的情况下,公司需要优先考虑恢复市区内临时停运的 23 条线路,以目前的经营现状暂无力恢复包括 18 路在内的临时停运线路。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拨打电话询问保定公交客服,对方表示:" 网上的部分信息失实,公交没有停运,自疫情以来是对主要线路进行了优化,公交一直在正常运营。" 他的话大概可以理解为," 临时停运 " 不是停运,只是优化。
自 2023 年 5 月 2 日起,保定公交被迫重新调整公交运力安排,运营公交线路由原来的 72 条缩减为 49 条。目前,保定全市公交车总数从高峰时期的 1300 多辆减少到 333 辆。
有网友发帖称此事已经引起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李小鹏部长亲自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查明原因,尽快解决。
其实没啥可查的,原因很简单:没钱。
今年 3 月,有市民留言希望保定公交购置新车。保定市国资委回复道:" 公交公司是公益性部門,车辆购置资金均由政府承担,公交公司已向上级部门提交了购车请示,在政府安排公交车辆采购资金后,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程式招标购置车辆。"
保定公交面临的困境,与商丘公交如出一辙。
商丘公交是由事业部門改制而来的民营公司,保定公交则是保定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国有企业。因为公共交通具有公益性,所以,不管是民营公交公司还是国有公交公司,都很依赖财政拨款。
而一旦地方财政紧张,公交公司不能及时拿到政府拨款,它所能提供的居民出行服务水平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力提供服务。
不管是商丘还是保定,它们都是公交电动化的先行者。商丘公交在河南全省率先实现了公交车辆全部电动化,保定公交的公交电动化在河北省也是走在前面。
所以,这又是一个公交电动化转型佼佼者陷入经营困境的故事。
保定居民期盼热搜能够带来实质性改变。
目前,石家庄公交公司已经派出 100 辆公交车支援保定。这 100 辆公交车是天然气车,属于备运车辆,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但对于一个人口近千万的城市来说,100 辆公交车也只是增加了有限的运力。彻底地解决问题,还是要等财政拨款下来,再采买新的公交车。
只是,如果再买新车,保定公交还会选择购买纯电动公交吗?
大手笔购置纯电公交之后
综合各方信息,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保定公交电动化的进程。
2012 年,保定公交一次性购置 694 台 LNG 燃气空调公交车,整体转换市区所有老旧的燃油公交车,实现了市区公交车整体改型换代。
2015 年 3 月,保定公交又提出将燃气公交车置换为纯电动公交。当时保定公交官网一篇文章写道:" 我们要用好用足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利好政策,抓住机遇,敢想敢闯,用车辆置换的方式引进纯电动公交车,进一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降低运营成本,再打一场保定公交‘气改电’的攻坚战 !"
当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很可观。纯电动公交的国补标准是 8-10 米的纯电动公交一台车补 40 万元,10 米以上的纯电动公交一台车补 50 万元。纯电动公交的河北省省级财政补贴则是按国补标准等额发放。
保定公交购置纯电动公交车的资金,国家补助一部分、省里补助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当时使用的燃气黄海公交车冲抵。就这样,保定公交从黄海客车厂购置和置换了 591 部纯电动公交车,实现了市区公交全部使用纯电动公交车。
用已经使用了 3 年原价几十万元的燃气车更换一百几十万元的纯电动公交车," 零投入 " 实现 " 气改电 ",当时看的确很划算。
不需要地方政府出资,仅购车资金这一项就为地方政府节余近 7 亿元,公交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也由 6.6 亿元增长为 9 亿元。当时,保定公交还因此得到了河北省交通厅通报表彰。
保定公交 " 气改电 " 的快速推进跟 2015 年 12 月底河北省政府发布的《河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措施》有关。当时该檔案明确提出:" 在城市逐步淘汰燃油、燃气公交车,更换新能源公交车。2015-2019 年更换及新增的城市公交车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分别达到 40%、50%、60%、70%、80%。"
到 2015 年 12 月,保定公交已经拥有 651 台纯电动公交车,占到保定公交当时公交车容量的一半以上。
此后几年保定公交的日子应该还不错。2019 年,保定公交营运收入为 12512.74 万元,同比上涨 3% 左右。因为运营公里达标,到当年年底,全公司 749 台纯电动公交车可以全部享受国家新能源补贴 5432 万元。
不过,三年疫情期间,保定公交的营收骤降,亏损度日。
企查查显示,2021 年,保定公交职工人数为 1663 人,营业总收入为 6902.02 万元,净利润为 -8666.08 万元,资产总额为 41598.0 万元,负债总额为 34107.25 万元。
2022 年 8 月,保定公交回复市民咨询称:" 首批购置的 591 台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被迫全部退出营运。"
2023 年 4 月,保定市 12345 热线办公室回复市民关于 101 路、50 路公交线路能否延伸几站的咨询时表示道:公交公司亏损严重,资金已经缺貨,经营举步维艰,近 900 台公交车已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被迫全部退出营运。
值得一提的是,保定公交前任董事长杨冬梅,2022 年 2 月被保定市纪委监委发文披露,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唐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国补退出之后
保定被迫退出营运的纯电动公交怎么处理呢?
河北产权市场官网显示,2022 年 7 月,保定公交 200 辆报废电动车(长 8.5 米的黄海电动公交车)以 1160.18 万元成交。平均下来,每辆车价值 5.8 万元。
从 2015 年 12 月开始运营算起,到 2022 年 6 月报废,这批电动公交车最多使用 6 年半。而根据国家规定,公交车的强制报废年限为 13 年。
结合保定公交对市民问询的回应,电动公交提前报废的原因是动力电池超出质保期限。
宇通客车相关人士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如果电池超质保期,坏了,需要换电池,那需要客户自费购买。如果电池质保到期了,但还没坏,需要有个后期保障,可以买电池延保。" 他表示,宇通的电池延保只卖到车辆第 8 年,对超过 8 年的车辆就不再销售电池延保。
虽然没有公开的数据披露,但相信很多人心里会有疑问:当初保定公交 " 零投入 " 购入电动公交,但后续的充电费、维护费、电池更换费、电池延保费等通盘考虑了吗?集中上马的大批纯电动公交是否拉高了保定公交的综合成本?加剧了如今的运营困难?
全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健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我们一直在反思公共交通电动车所谓的先进性问题。公交公司如果是基于车辆的采购费、运营费、维保费等加起来的全寿命期成本来考虑,在目前的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下,它一定不会选电动车。"
他还分析,公交电动化的路线,无轨电车要比电池电动车更有优势,无轨电车初期投资大,但后期运营成本低,全寿命期成本相对更低。目前,济南公交集团就在推进现代无轨电车公交示范项目建设。
王健还认为,公共交通中的各种交通方式都有其技术经济特征,比如,南方和北方适用的车辆就不一样,北方很多电动车一到冬季就出问题。
确实,从场景出发,如果一个城市公交全部纯电化,还可能会有不少麻烦。至少以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会遇到这些问题:北方冬天电动公交续航打折严重,南方雨季也会有电动公交不适合出行。
2021 年 7 月北青网的一则报道显示,淮南市出现强降水,高铁站运行的新能源公交车不能涉水,导致交通暂时中断,当地紧急调度老式燃油公交车前往高铁站转运旅客。
前几年各地上马纯电动公交,背后主要是政策助推。但随着 2023 年新能源国补完全退出,公交公司采购新公交车时,会更多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及车辆的场景适用性。
2023 年 1 月 30 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網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網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 2023 — 2025 年。其中,明确规定城市公交领網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力争达到 80%。主管部门将按照 " 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 的原则,分批研究确定试点城市名单。
该政策可以视为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之后的一个接续政策。但具体到对试点城市的财政支持,仅提到优先推荐其重点项目纳入中央基建投资补助范围,以及研究将公共领網域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碳减排量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
可能财政补贴退去之后,公交采购才会回归现实,贴近实际需求。
当然,公交公司的自由度也是有限的。根据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023 年工作要点》,2023 年,河北新增及更换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达到 85% 以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应用是从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领網域先起步,后来才带动了私人乘用车市场的起飞。应该说,这个发展路径是行之有效的。
今天,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 35%。但保定公交如今的窘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激进的电动化路线给公共交通带来的麻烦的一面。
这些麻烦可能会在未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但现在,是时候对公共交通的全面纯电动化进行一次反思了。
加入轩辕之学 成就新汽车人
巨浪班——顶级产业链创新课程
铃轩班——顶级供应链创新课程
金轩班——顶级营销创新课程
轩辕之学与里昂商学院共创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