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她的献身,一举拿下近5年国剧最高分,欢迎阅读。
最近有部国产剧,口碑暴涨。
豆瓣开分 9.0,截稿前评分已涨至 9.4,还有上涨趋势。
它题材不算新颖,甚至有些「难拍」。
去年有部同题材电影,一上映就因魔改被骂上热搜。
至今未敢开分。
但这部仍迎难而上,还取得了极佳成绩。
霸榜实时热门电视榜 Top1,华语口碑剧集榜 Top1。
从不敢开分,到近 5 年国产剧最高分,只因这四个字——
味儿对了!
我不想任何人错过这部佳作,只恨自己推荐晚了!
「山花烂漫时」
2024.9.10
提及张桂梅,大家或多或少在网上听过她的事迹。
但大多只是当远方的新闻,一听了之。
她在云南丽江华坪县建起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她获得的荣誉奖项无数,但受到的争议也很大。
比如,她以近乎严苛的类军事化方式管理学生们。
比如,她失望怒斥毕业后当「全职太太」的学生。
这些 " 新闻 "" 热搜 " 等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的张桂梅校长——
严肃板正又不善言辞。
供人景仰又不敢细思量。
以上种种,让人非常担心这部《山花烂漫时》也会落入俗套。
会变成一部宏大叙事下的讴歌,或者苦大仇深式的赞美。
但只要打开这部剧看完第 1 集,这种担心就完全消失了。
在剧中,她文能画大饼,忽悠人——
" 小伙子,你来了就是我们华坪女高历史上第一位男将!"
吵架即使输人也不输阵——
武能头盔当武器,脚踹木大门——
在教育上也自有一套。
面对新鲜玩意(奶茶),她用自己的奖金一买就是几百杯。
只因别的姑娘有的,她希望女高姑娘们也能有。
面对早恋,她也绝不棒打鸳鸯,而是各个击破——
而且,这些剧中的细节几乎还原的就是生活中真实的张桂梅。
这样风趣又睿智的小老太太,是伟大叙事背后的,有血有肉的人——
创业未半
当我们以张桂梅的视角打开这段故事,这就是一部「五旬大姐 & 创业热血番」。
张桂梅在华坪县民族中学教书多年,但她班上的女学生总是上着上着就不来了。
这些女娃要么就回家嫁人,要么就外出打工,连九年义务教育都完不成。
张桂梅想改变这些女娃的命运,在华坪县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她没钱、没地、没老师,甚至没学生。
她去磨教育局局长周善群(聂远 饰),又去找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马永强(姜超 饰)。
但锅里没米,兜里没钱,财政吃紧,谁都没招。
天崩开局,剩下全靠她自己努力,50 岁正是拼的年纪。
此时,第一个机缘出现了——
因为过往的诸多荣誉,她被基层党员选为第 17 届党代会的党代表。
她在党代会上激情输出,有案例、有数据、有感情。
她在会下,穿着破烂牛仔裤接受央煤采访,让 " 我有一个梦想 " 在报纸上传遍全国。
省副书记深受震撼,省里决定拨款 200 万让她建女高。
钱有了,回去建学校。
县领导班子一盆又一盆的冷水给她泼,怪她出去一趟带回这么大麻烦。
她就自己跑到山顶找地,正巧看到县南中旁边有块地。
她拖记者朋友打听到,这块地就是扎扎实实的教育用地,不能盖别的。
张桂梅一盘算,就这了!
建好教学楼后可以直接借用隔壁南中的厕所、食堂,方便极了。
然后就是大难题,招老师。
虽然学校在山沟沟、基础设施差得很、福利待遇跟不上,但她还想要最好的老师。
不是一本的不要,不能吃苦的不要,男的不要。
不过,遇到条件好的老师,她定的这些条框也说变就变。
比如姚小山,男,云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本科,三年班长,全科成绩 A 毕业。
张桂梅一看简历立马变卦:
" 歪理邪说,女高就是得有男老师来保护学生的安全。"
她还很会画大饼,在人才市场咔咔给求职者上价值。
" 你是选择安稳度日,还是选择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呢?"
不过这招在 2008 年不咋好使,大家都把她当骗子了。
但张桂梅不气馁,她又又想出一招,把教育局局长周善群拉来坐镇。
狐假虎威这一套算是让她玩明白了。
面对优秀的简历,她两眼放光,直接拿出诚意——
" 你们也看了不少摊了吧,我们也诚心要人,有啥要求尽管提!"
不像是招人,倒像是东北地摊儿上讨价还价的摊主。
总之,连蒙带骗带高谈理想,老师招够了。
最最困难的,是招学生。
学生需要老师们去大山里一个一个挖出来,像挖土豆一样。
这不仅是招生,更是和扎根数百年来的宗法观念做对抗。
一部分原因是重男轻女,山里人家把所有的钱都供男孩去上学。
而且,女孩都出去读书了,男的怎么娶老婆?
" 男的娶不到老婆,彩礼送不出去,女孩家的地就没钱养。看似是读书这件小事,实际牵扯的是乡村生态的方方面面。"
张桂梅校长以及老师们能做的,就是先把女孩们都说服了——
来了再说。
热血女高
山里的女娃,有很多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
她们的命运就是变成彩礼,从这个山头嫁到那个山头。
然后马不停蹄地生孩子,直到生出男娃为止。
而女娃们,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一代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山花烂漫时》没有回避或魔改这些愚昧,而是用朴素写实的角度拍了出来。
比如剧集一开头,张桂梅单枪匹马「抢」来的女娃谷雨。
谷雨学习成绩很好,但突然辍学不读了。
张桂梅家访到谷雨家,看到她家的情况也说不出话来。
不是《我本是高山》中嗜酒如命打孩子的母亲,而是山区里更常见的一幕——
烂醉如泥的爹,嗷嗷待哺的猪,啥也不懂的弟弟,和想趁着年轻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女娃。
3 万块,是谷雨给自己估的价格,也是她爹要「卖掉」她回本的价格。
她和她们,都不知山外的世界,还以为山的外头,还是大山。
因为实在太远了。
举个例子,第一届女高的开学日,恰逢天降大雨。
最身强力壮的女娃宁华,也艰难走了两天多才到学校。
为了学生们的安全,老师们和教育局的同志们集合前往大山中接应剩下的学生。
自行车、拖拉机、牛、马、骡子、羊,能想到的交通工具都用上了。
她们要翻的山路是这样的——
她们要趟过的河是这样的——
即使如此,开学第一天,女高应到 100 人,实到 100 人。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的困难更加多。
比如,女高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
刚开学时,她们甚至连学校宣誓词都读不下来,有人能把 " 沟壑 " 读成 " 勾芡 "。
老师们就从小学知识开始教,用三年追上别人的十二年。
比如,女高借用隔壁南中的食堂吃饭。
食堂饭菜有定量,来晚了没饭只能饿着。
张桂梅校长就给学生们安排以秒为部門的作息时刻表。
五点起床,十二点睡觉,学习靠拼,吃饭靠抢,这就是女高节奏。
但更难的还是在「钱」上。
学校 100 多号人吃喝拉撒都要钱,只出不进早晚得黄。
张桂梅就豁出去脸,满世界去「化缘」。
有企业答应捐款但迟迟不到账,她就拿着锦旗找上门去给人戴高帽。
企业家在乎利,但更在乎名,钱还真到账了。
眼看这招好使,她就笑眯眯地再批发一堆锦旗回来。
一路上,她遇到过在酒桌上灌酒的大老板,许下空头支票不兑现。
她也遇到路边卖豆花的小摊主,默默留下用 1 块、5 块凑出的 30 元。
看,虽然女高办学「难」是主基调,但生活绝不是苦大仇深。
张桂梅也绝不是一个严肃苦情的形象。
而是一个能说会道、能屈能伸、有能力、有韧劲的小老太太。
现实生活中,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7 岁就跟随姐姐前往云南支援边疆建设。
即使多年过去,在她身上仍然能看到属于东北人的幽默豁达,和属于党员的革命乐观主义。
在纪录片中,她去深山里学生家里家访,会因为路太难走而骂骂咧咧。
图源:CCTV-10 科教频道
在学校里,有老师给迟到的学生求情,她也会开玩笑般说 " 你等着 "。
接到教育局有捐款的电话,她能乐的手舞足蹈,大展情商。
还有前脚给老师们放狠话,后脚回到办公室懊恼自己对老师们太过分。
这些在剧里都有所体现。
剧集没有规避掉她的某些缺点、局限、固执的一面。
这些所有构成了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普通人张桂梅。
剧集不用魔改任何人,也不用添加抓马和冲突,平视就已足够珍贵。
更遑论,剧中还有并肩战斗的同志们,有埋头苦学的同学们,堪称 " 热血群像 "。
比如,华坪铁三角。
被一顿顿滑肉、甘蔗收买的副县长、教育局局长。
比如,女高双子星。
谷雨和蔡桂枝,在光明处竞争,在暗地里扶持。
还有所有从建校之初就在的老师们,不管她们是否坚持到最后,都值得被歌颂。
山花烂漫
《山花烂漫时》为了还原故事,取景就在真实的华坪女高隔壁,一座荒废老校舍。
每天清晨,都有清晰的喇叭声、唱歌声、朗诵声从一墙之隔处传来。
剧中送学姐高考的一场戏,走廊处站着的,是真正的女高学生。
她们高喊着:加油上清华!加油上北大!
那不是演戏,而是一字一字穿过螢幕,扎实的映在所有女高人心上的目标。
因为有第一届女高人全员上线的奇迹,才给了后面所有女高学生希望。
原来努力,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宁华的原型,丁王英。
现在是一名西藏军人,她是云南傈僳族近 20 年来的第一个女兵。
谷雨的原型之一,周云丽。
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华坪女高教书。
再次回想起剧中第一集,张老师去谷雨家找她时。
先是路过一个生了四个娃还在生的年轻女子。
后又碰到一个穿着红衣满山跑的疯女人,嘴里还喊着" 不是我克死的 "。
当谷雨成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疯女人又穿着不知哪来的校服,一直游荡。
而谷雨们,在张桂梅们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拼命下,终于逃离 " 被安排好的命运 "。
山里的花也能开到烂漫。
而山花烂漫之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