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中国车,到中东去,欢迎阅读。
在 " 出海潮 " 愈演愈烈的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到哪里最新奇?
或许是中东。毕竟,把充电的中国新能源车卖到石油的 " 王国 ",才最有戏剧性冲突。
成也 " 石油 ",败也 " 石油 "?
一直以来,中东都是一片外交的热土。各国纷纷奔赴中东,以求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究其原因,无疑是看上了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从总量上看。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已找到的 37 个 " 超巨型 " 油田(6.8 亿吨以上),就有 26 个位于中东。其中沙特的 6 个 " 超巨型 " 油田所占储量合计达 149.7 亿吨,占世界 " 超巨型 " 油田总储量的 21.4%。
从占比来看。据第十四届世界石油大会估计,未来石油储量的增长也将主要来自中东。就全球待发现的石油资源来看,中东占有 24.9%,仍是最具远景的地区。1945 — 1999 年,中东累计增加可采储量 1183 亿吨,约占世界新增储量的 48%,份额最大,数倍于其他地区。
从价格来看。世界上生产成本不到 4 美元 / 桶的原油 95% 以上来自中东,中东石油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强化其在世界石油供应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据统计,2021 年中东地区石油采出成本为 3.7 美元 / 桶油当量,远低于全球其他地区(8.5 美元 / 桶);天然气采出成本为 3.3 美元 / 桶油当量,而全球其他地区为 6.8 美元 / 桶油当量。
上述种种优势,使中东成为名副其实的 " 石油王国 ",供给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以 " 工业血液 "。
有行业预测表明,至少在 21 世纪中叶以前,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和非 OPEC 国家日益扩大的供需缺口,只能依靠以中东产油国为主的 OPEC 逐步增加石油产量来弥补,世界需求总量的近 50% 将由中东地区提供。比如,日本进口的石油 90% 以上来自中东,其中沙特提供了其进口石油的 40%。
图源:丰田
中东以石油为傲,但也懂得 " 居安思危 ",毕竟石油资源总有穷尽。
眼下,世界各国出于降碳需求,正在努力使用清洁能源,试图摆脱石油的束缚。包括以石油闻名的中东,其亦深谙 " 顺者昌,逆者亡 " 的道理。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根据沙特阿拉伯统计总局数据,2022 年全年沙特石油收入预计为 8,420 亿沙特里亚尔(约 2245 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 50%,石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68.2%。一旦各国加速转向新能源,沙特阿拉伯将面临当年南非发展困境。
为了实现 " 减碳 " 目标,中东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减排计划。其中,阿联酋是中东产油国中第一个提出净零排放战略的国家,且决心很大,进展也稍快。
阿联酋绿色转型计划目标是 2050 年实现零碳排放。据悉,阿联酋已将 20% 的政府机构用车转换为电动汽车;约 60% 的阿联酋居民正在考虑改用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国际咨询公司 Arthur D Little 发布的 "2022 年全球电动汽车准备度指数 " 显示,阿联酋的电动汽车行业准备程度排在全球第 8 位,预计阿联酋电动汽车市场将在 2022 — 2028 年间以每年 30% 的速度增长。
本月早些时候,阿联酋酋长国迪拜宣布,到 2025 年,迪拜的绿色充电站将从 370 个增加到 1000 多个。这也意味着,在不到 3 年的时间里,迪拜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网络将扩大 170%。
此外,沙特阿拉伯计划到 2030 年前绿色能源占其能源结构的 50%;以色列希望到 2023 年禁止消息新燃料汽车,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也正因如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市场。
给钱!给钱!给钱!
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沙特新车销量超过 63 万台,同比增长 12.1%。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超过 10 万台,同比增长 22.2%。此外,中国品牌汽车在沙特、巴林、阿曼等多个中东地区国家的市场份额占比均超过 10%。
今年 5 月份,在黎巴嫩举行的第二届中东电动车展上,约有 1/3 的参展汽车品牌来自中国。黎巴嫩汽车销售顾问埃利 · 马赫卢夫所在的拉斯汽车公司,在黎巴嫩市场销售中国长安汽车公司的车辆,他表示:" 过去两年,黎巴嫩对中国汽车的需求量增长了 50% 以上,中国汽车可能很快就会跻身(黎巴嫩市场)前三名。" 据其表述,黎巴嫩市场尤其青睐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因为 " 它们代表未来 "。
事实确是如此,如今看来,进入中东市场的中国电动车企早已不胜枚举。
简单举例来看:长城汽车的哈弗、坦克品牌乃至欧拉纯电车型均已进入中东市场;2022 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几何 C 型电动汽车,在以色列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高达 22%,被当地汽车杂志评为 " 年度最佳购买车型 ";去年 11 月,零跑汽车在以色列开设多家海外门店,以色列成为零跑 " 出海 " 战略中进入的首个海外市场;今年 5 月,几何 C 陆续在阿联酋上市。此外,上汽、奇瑞、华晨、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也先后以设立全零件组装厂的方式在中东地区布局。
图源:上汽
更甚者,中东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让停摆许久的众泰汽车 " 枯木逢春 "。
去年年底,众泰发布了要重振旗鼓出海中东的消息,这让业内震惊不小。今年 6 月底,有报道称,500 辆众泰 T300 海外版在众泰汽车永康基地装车启航,发往中东市场。
众所周知,车企出海到国外市场,看重的除了该国家旺盛的市场需求外,还有其力度超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这是一个车企进入新市场的关键一步。
但除此之外,中东与其他国家还有所不同,该地区有着巨额主权财富资金,如沙特的公共投资基金、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投资局等等。于此,中东正以投资的形式,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最近的消息是,6 月 20 日,蔚来宣布获得阿布扎比投资机构 CYVN Holdings 11 亿美元投资。彼时,根据李斌透露,双方此次合作从讨论到签署協定仅仅三周时间。
该消息对急需资金注血的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无异于雨露甘霖。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举绝非中东首次 " 给中国新能源车企花钱 "。
中国新能源车企,是 " 中东的特斯拉 "?
无独有偶,有媒体报道称,沙特投资部此前与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签署了价值 56 亿美元的協定;前途汽车也宣布与约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協定。此外,早在 2020 年,在小鹏汽车上市前的 C++ 轮融资名单中,卡達投资局(QIA)和阿布扎比的 Mubadala 认购了 1 亿美元的优先股。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致力于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股东的同时,中东国家也打着自己的 " 如意算盘 "。
比如,中东资本投资蔚来,不只为短期利益,其更看重的是与蔚来的合作。据蔚来的公告,双方还将在蔚来国际业务上进行战略合作。此外,中东资本对前途汽车、华人运通的投资,也都是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的。
去年年底,天际汽车与沙特 Sumou Holding 亦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在沙特阿拉伯投资 5 亿美元,设立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这背后的投资人就有沙特主权基金和阿美石油公司。
图源:蔚来
显然,来自中东多国的资本投资,在助力造车新势力进一步发展之时,亦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中东地区的能源转型进程。且中东希望通过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合作来做技术延申,发展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此举十分具备早前国内引入特斯拉进入中国,以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意味。
对此,7 月 5 日,美国 " 科技关键 " 网站发布文章,其认为:中国电动汽车进入中东有可能创造互惠互利局面。原因是,为打造不可或缺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需要寻找外国专业技术,它们只有两个选择。" 世界上的电动汽车企业只有两种类型: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该文章指出:"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声誉,使其成为帮助建造充电站等设施的理想候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也如此认为,其曾对媒体表示,中东资本投资中国造车新势力还与 "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的能源合作友好环境 "" 技术合作需要 " 因素等密切相关。
那么,中东想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真能如愿吗?
还有电力结构这一关
要知道,纯电动车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电动汽车材料生产阶段排放将占到汽车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 45%;到 2040 年,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占比将达到 85% 左右。
由此可见,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碳中和的关键。
图源:特斯拉
根据 GlobalData 中东能源转型报告,中东国家的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2021 年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90% 以上,主要燃料来源为天然气。预计到 2030 年,燃油发电能力将下降近 30%。这种差异归因于对低碳燃料的需求不断增长,有利于天然气而不是石油和煤炭。
中东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22》数据,中东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高达 75.8 万亿立方米,高于俄罗斯—中亚地区的 56.6 万亿立方米和亚太地区的 16.6 万亿立方米,是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最高的地区;天然气储采比高达 110.4,同样为全球最高。
此外,由于中东地区大部分陆地被沙漠覆盖,且暴露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这有利于该地区开发太阳能。目前,迪拜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公园,估计容量为 5,000 兆瓦。根据相关预测,在所有相关措施到位后,到 2030 年,中东用太阳能发电将占总发电量的 15%。
有钱,有资源,有市场,对于中东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这股东风来自哪里?目前来看,中东国家对中国新能源车企寄予厚望。它们需要中国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引发恰如此前 " 特斯拉进中国 " 的 " 鲇鱼效应,与此同时,它们也期待,中国车企能带去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以带动该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