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车市“加价王”开年裁员,今年将大幅关店,欢迎阅读。
买车用车就找 SUV 大咖
开年后的豪华车市并不平静。上周,一汽奥迪两款 SUV 价格大幅下调,其中奥迪 Q7 跌破 50 万元,奥迪 Q5 降至 25 万元,引发了广泛讨论与担忧。
在奥迪以价换市的同时,销量持续下滑的保时捷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计划,以节约成本、保存实力。保时捷对未来前景充满担忧,财务官 Lutz Meschke 去年曾警告,预计到 2025 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将 " 陷入停滞 "。
然而,从近期策略来看,保时捷在电动化进程上信心不足,且尚未充分正视其在智能化和科技感方面的短板,导致策略摇摆不定。
从裁员、减少门店、甚至可能更改电动车规划等事情分析,当下保时捷倾向于做减法,未来是否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两大重点区網域大规模裁员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电动汽车需求疲软,保时捷将在德国裁员 1900 人,主要涉及斯图加特祖文豪森和魏斯阿赫工厂。此次裁员比例为 15%,计划通过提前退休、遣散费等自愿措施以及限制新员工招聘来实施,预计裁员计划将持续至 2029 年。
实际上,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裁员行动更早。去年 12 月,保时捷在中国区已开始裁员,涉及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其中正式员工裁员比例为 10%,外包员工为 30%,赔偿标准或按 N+6 执行。
一大波保时捷小姐姐也要失业
除了裁员,保时捷还希望通过高管换血来应对中国市场低迷。去年 9 月,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更换了包括总裁、副总裁在内的多位高管,任命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为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励驰在保时捷拥有 23 年的丰富经验,其职业生涯遍布保时捷在全球多个市场的核心管理岗位。
显然,潘励驰承担着振兴市场的重任。目前看来,他希望通过做减法来提升品牌活力。
潘励驰上任后,很多保时捷门店不只是销售岗的小姐姐 、小哥哥,就连老总都得重新找工作了。
这源于潘励驰提出的渠道调整计划。截至去年年底,保时捷在华网点有 150 家,按照计划,在 2026 年底将保留 100 家左右经销商。两年内削减三分之一的网络,这在豪华品牌里面算是最激进的。
因此保时捷门店的人员也会随着大幅变动。实际上,改变已经开始了。2024 年年底,郑州、唐山等多个城市的保时捷门店接连闭店,甚至就连保时捷销量最高的县级市门店——义乌保时捷中心,也被曝出已经人去楼空。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 " 大手术 " 并未带来预期的市场活力。去年中国已经由保时捷全球第一大市场降为第三大市场,今年不知道能否保住这个地位?
Macan 燃油版继续征战市场
在分析保时捷的困境时,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保时捷过去凭借时尚设计、出色动力性能和内饰质感赢得了消费者青睐。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高端用户更加注重汽车的智能化应用,而保时捷在这方面的转型和创新显然不够迅速和充分。
尽管保时捷已在努力改变,但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变化,品牌方仍未找到明确的方向。
此前,保时捷曾立下 2030 年全球销量 80% 为电动车的目标。Macan 燃油版原计划于今年停产,后续仅推出纯电动版车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旗舰电动轿车 Taycan 在 2024 年销量大幅下滑,可能迫使保时捷重新考虑这一计划。Taycan 去年全球销量骤降 49%,仅售出大约 2 万辆,远低于以往年销 4 万辆的水平。
财务长 Lutz Meschke 近期表示,保时捷正在考虑为原计划仅推出纯电动车型的 Macan 增加燃油或插电式混合动力选项。这意味着保时捷可能会继续生产燃油版 Macan。
从 Taycan 的销量下滑可以看出,保时捷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力不足。而 Macan 作为品牌销售主力,保时捷显然不愿冒险停产其燃油版车型。这也反映出保时捷对电动化进程的信心不足。
大咖总结
保时捷手中还有什么牌可以打?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全球趋势,保时捷除了做减法外,似乎也没更好的招了。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UV 大咖》立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