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海尔大手笔!125亿欲入主上海莱士,海尔系再扩大健康版图,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李明昊
12 月 29 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表示,海尔集团与基立福签署了《战略合作及股份购买協定》,海尔集团计划協定收购基立福持有的上海莱士 20% 股份。同时,基立福将其持有的剩余上海莱士 6.58% 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海尔集团行使。
協定显示,海尔集团本次收购上海莱士股权的转让价款为 125 亿元,权益变动后,海尔集团将合计控制上海莱士 17.66 亿股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26.58%。董事会按照協定改组完成后,海尔集团或其指定关联方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海尔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次权益变动尚需取得境内外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并通过深交所出具協定转让合规确认意见后,方可在中登公司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海尔集团持股 5% 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五家,分别为海尔智家、海尔生物、盈康生命、雷神科技和青岛银行。
本次入主上海莱士,是海尔集团资本市场布局的重要落子,也意味着海尔集团将更加深入大健康领網域。海尔集团或凭此完善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与现有海尔生物和盈康生命的业务形成协同,提高其在医疗健康领網域的竞争力。
上海莱士近三成收入靠基立福
上海莱士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2020 年,上海莱士与全球三大血浆产品公司之一基立福达成战略合作,上海莱士向基立福定向增发 17.66 亿股股权,从而获得基立福旗下 GDS 的 40%A 系列普通股股权和 50%B 系列普通股股权。彼时,GDS 的资产交易评估价格为 132.46 亿元。
交易完成后,基立福的持有上海莱士股份比例增至 26.20%,高于上海莱士原控股股东科瑞天诚及莱士中国,因此,上海莱士也变更为无实控人、无控股股东状态,基立福也就此成为了上海莱士第一大股东。
近年来,基立福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0 年至 2022 年,基立福的营业收入由 428.54 亿元增至 450.12 亿元,但净利润却由 49.64 亿元降至 15.46 亿元。而 2023 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 0.25 亿元。
事实上,基立福早就萌生退意,6 月 14 日,上海莱士就曾发布公告称,基立福正在筹划涉及公司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彼时基立福就表示,若股权变动计划顺利完成,基立福将获取约 15 亿美元的收益。
经粗略计算,基立福与海尔集团本次股权交易中,基立福持有的 20% 股权本次净赚 25.3 亿元。此外,按 12 月 29 日上海莱士 8 元 / 股的收盘价计算,基立福剩余部分股权的市值还有近 35 亿元。
虽然基立福退出上海莱士意图明显,但从上海莱士方面来看,其营业收入仍离不开基立福的帮扶。
上海莱士的核心产品为白蛋白,2021 年和 2022 年,上海莱士白蛋白产品收入分别为 21.62 亿元、42.24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0.43%、64.31%,2022 年白蛋白产品收入较 2021 年增长 95.34%。
2022 年,上海莱士自产白蛋白产品收入为 14.89 亿元,同比增长 23.50%,进口白蛋白产品收入 27.34 亿元,同比增长 185.97%。上海莱士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进口白蛋白产品收入增长推动。
财报显示,2022 年,上海莱士靠代理销售基立福白蛋白产品发生的交易金额为 21.16 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 32.2%。由此可见,基立福在上海莱士的收入组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为避免基立福退出为上海莱士营收带来影响,海尔集团也在協定中表示,基立福应签署一份白蛋白独家代理協定修订協定,将现有白蛋白独家代理協定的期限修改为十年,自交割日起生效,并授予上海莱士对该協定再次续延十年的权利。
上海莱士的高额商誉隐忧
上海莱士于 2008 年登陆 A 股市场后,作为血液制品行业中少数中外合资成立的大型生产企业,上海莱士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扩张策略,开始频繁进行收并购。
2014 年 2 月,上海莱士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以 18 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血液制品企业邦和药业(后更名为 " 郑州莱士 ")100% 股权。2014 年 12 月,上海莱士如法炮制,再度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以 47.58 亿元的价格获取了同路生物 89.77% 的股权。2016 年,上海莱士再度通过子公司同路生物,以 3.69 亿元的收购了浙江海康 90% 股权。
而借助一系列的收并购,上海莱士的采浆能力及业绩水平也得到了发展。2013 年至 2016 年,上海莱士的营业收入由 4.96 亿元增长至 23.26 亿元;归母净利润也由 1.44 亿元增长至 16.13 亿元。同期,企业采浆站的数量也由 12 家增长至 35 家。
多年的频繁并购也让上海莱士背上了高额的商誉。
截至 2017 年末,上海莱士收购郑州莱士、同路生物及浙江海康形成的商誉余额总计约为 56.33 亿元,占当期上海莱士总资产的 38.97%。而由于郑州莱士自 2021 年开始停产改造,2018 年至 2022 年,上海莱士每年均要计提大额商誉减值,累计计提金额达到 10.18 亿元。2022 年末,企业的商誉账面价值仍有约 47.03 亿元。
此外,上海莱士收购 GDS 也同样为其带来了大额隐含商誉。由于上海莱士将 GDS 视为联营企业,因此商誉列示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中。
截至 2022 年末,上海莱士收购 GDS 所产生的隐含商誉约为 94.84 亿元。加总计算后,截至 2022 年末,上海莱士所持商誉的账面价值之和共计约为 141.87 亿元。
但上海莱士仍未停下并购扩张的脚步。11 月 10 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将以 4.81 亿元的对价收购血液制品企业广西冠峰 95% 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广西冠峰将成为上海莱士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 2023 年 8 月末,广西冠峰的归母净资产为 8432.05 万元,而按照收益法计算,该企业的评估值为 5.06 亿元,评估增值 4.22 亿元,增值率达到 500.09%。若上海莱士对广西冠峰的收购顺利推进,未来其商誉总额或将进一步增长,并带来更高的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