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互联网经验:刘强东,将收获第6家上市公司,欢迎阅读。
来源:猎云精选,文 / 王非
时隔 18 个月,京东工业重启 IPO。
今年 9 月 30 日,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工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機板挂牌上市。此前,该公司于 2023 年 3 月首次递表港交所,随后失效。
需要注意的是,京东工业已于 2023 年 4 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 IPO 备案申请,目前备案程式正在进行中,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尚未完成。
如果一切顺利,京东工业有望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 6 家上市公司。目前,与京东工业同时分拆的京东产发,被传暂缓 IPO。
作为对比,京东工业的竞争对手之一震坤行已于去年 12 月成为中国 MRO 赴美上市第一股,目前市值 5.65 亿美元。拥有超过 90 年历史,MRO 行业开创者——美国固安捷,目前市值超 500 亿美元。
京东 " 新战略 " 关键一环,获 GGV 红杉持续押注
26 岁的京东集团屹立潮头,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零售、供应链。
此前,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等 " 京东系 " 上市公司,大多围绕京东 " 零售 " 这条线展开。
转变发生在 2020 年,京东集团将自身战略由 " 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更新为 "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下称:新战略)"。这代表了京东集团要将 " 供应链 " 的优势发挥放大,并应用于产业的场景中,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社会效率。
在刘强东看来,京东集团开放很多基础设施服务,更大的价值不是来源于自己不断地膨胀和吞噬。" 而是打开自己,连接外部。我们甚至都不是连接器的中心,而是积极地融入到世界中去,成为别人的一部分,共生、互生、再生。"
京东工业、京东产发,正是京东集团践行 " 新战略 " 的具象化产物,京东工业更是京东供应链能力的最直观体现。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工业公共业务总经理孙志祥曾表示,"(新战略)就是希望我们把供应链方面沉淀的技术、能力和更多行业、更多场景结合起来。(基于此)我们零售企业孵化出了一个企业业务,企业业务又孵化出京东工业,两年前(2021 年)成为独立的子集团,成为集团的九大业务板块之一。"
一级市场,自然对京东集团这一举动,早早地就用真金白银表现支持与肯定:
在京东工业独立运营的 2020 年,京东集团就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了这家子公司的 2.3 亿美元 A 轮融资,由 GGV 纪源资本领投,红杉中国、CPE 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投后估值超 20 亿美元;
2021 年 1 月,京东工业与包括 Domking 及 GGV 在内的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 A-1 轮优先股融资,募资 1.05 亿美元;
首次递表港交所前夕,京东工业刚刚完成 3 亿美元 B 系列优先股交易,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 Mubadala 和阿布扎比投资基金 42XFund 共同领投,大型资管集团 M&G、私募巨头 EQT 旗下的亚洲平台 BPEA EQT(原霸菱亚洲投资)和老股东红杉中国跟投。投后估值约 67 亿美元,相较于三年前的 A 轮,接近翻两番。
招股书显示,IPO 前,京东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 77.32%;刘强东则通过 Max I&P Limited 持股 3.68%,这部分股权是京东工业对他的奖励。
同时,GGV 纪源资本通过纪源实体持股 2.64%,此外通过多家关联公司如上海源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合计持股约 4.66%,系最大外部机构股东。
此外,Domking Investment 持股约 2.42%;Expansion Project Technologies 持股约 1.57%;MIC Capital Management 23 RSC 持股约 1.57%;红杉中国持股约 1.37%。
年营收 173 亿毛利 28 亿,毛利率保持 17% 左右
除了背靠京东集团,京东工业能够获得明星机构的持续押注,与其自身业务快速发展不无关系。自 2017 年开始布局专注于 MRO(Maintenance 维护、Repair 维修、Operations 运营)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以来,其已成为中国 MRO 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
具体而言,通过 " 数 "(数智)与 " 实 "(商品)相结合 , 京东工业成功地建立了数智化的工业供应链基础设施,向客户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全面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及服务,并通过工业供应链的全链路数智化, 以轻资产的业务模式同步实现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和高效的库存管理。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的十二个月内,京东工业服务超过 9900 个重点企业客户;商品供应则源自于覆盖全国,由约 9 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广泛的工业品供应网络。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该公司已提供 65 个产品类别和约 4166 万个 SKU,其竞争对手震坤行最新 SKU 超 1700 万个。
自 2021 年至 2023 年,京东工业的交易额由约 174 亿元增至 26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2.5%。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 2023 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排名第一,规模是第二名的两倍。按 2023 年的交易额计,该公司亦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 4.1%。
招股书显示,2021-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京东工业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分别约为 103.45 亿、141.35 亿、173.36 亿、86.20 亿元;毛利分别约为 19.27 亿、25.41 亿、27.99 亿、14.57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8.6%、18.0%、16.1%、16.9%。
作为对比,2021-2023 年,震坤行的毛利率分别为 13.6%、15.8%、16.7%,整体上低于京东工业,但总体呈现上扬趋势;深耕欧美成熟市场的固安捷,毛利率长期稳定在 35% 以上,2022 年毛利率更是高达 38%。
报告期内,京东工业期内利润分别约为 -12.59 亿、-12.69 亿、479.9 万、2.91 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约为 4.41 亿、7.66 亿、9.01 亿、5.07 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 4.3%、5.4%、5.2%、5.9%。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京东工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53.25 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引领全球工业供应链市场,在 2023 年拥有 10.9 万亿元的全球最大市场规模。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的数字化渗透率在 2023 年仅为 5.9%,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8.5%。
换言之,京东工业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开发。此次 IPO,该公司就拟将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跨地網域的业务扩张以及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等。
以 " 跨地網域的业务扩张 " 为例,目前,京东工业的全球化布局正稳步推进中,其中在越南、泰国服务已正式上线,在日本、马来西亚、匈牙利、巴西各类基础设施正全力建设中。后续,京东工业还计划进军阿联酋、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
与此同时,作为竞争对手的震坤行正积极迈向海外市场。有消息称,下半年,该公司将以美国为起点,启动海外业务,并探索海外并购整合机会。
而这也意味着,京东工业与震坤行正加速在全球范围内与 " 前辈 " 固安捷展开激烈竞争。伴随海外业务的持续扩张,也将有望进一步提升京东工业与震坤行整体的毛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