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越追越上头,她凭什么?,欢迎阅读。
最近,不少网友被这样一家人迷得神魂颠倒。
" 一家三代,八口人六个姓。"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家庭组成?
没有血缘关系的羁绊,那他们的亲情靠得住吗?
大家的这些疑问,我们可以在《父辈的荣耀》中得到一一解答。
《父辈的荣耀》是近期热播的年代剧,就阵容和制作水准来说,几乎可以对标去年爆火的《人世间》。
导演康洪雷,曾执导《土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编剧赵冬苓,代表作有《青岛往事》《红高粱》《安居》等。
演员方面,有郭涛、刘琳、葛姗姗等老戏骨的加持,也有张晚意、周放、张月等年轻的面孔。
这部剧已经收官,现在豆瓣评分 8.7。
比拿奖拿到手软的《人世间》还要高 0.3 分,看这阵势,已经预感到了一大波奖杯在路上。
真这么优秀?不妨跟我慢慢往下看。
细节真实,再现东北风情
伴随着一个长镜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绵延无垠的大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火车穿行其中,把一车车木材运到远方。
这些砍下的树,被运到全国各地,建起高楼大厦。
不远处的平原上,是整齐划一的小平房。
门口堆着柴火,院里养着鸡鸭,烟囱里冒着烟,锅里烙着香喷喷的大饼 ……
大火炕上支起小方桌,一盘盘菜肴上桌,酸菜馅饺子、杀猪菜、粘豆包、猪肉炖血肠 ……
故事一开场,东北范十足。
台词地道,东北俚语一出充满喜剧色彩,一开口就是段子现场。
骂熊孩子是 " 瞅你跟个欠儿登似的 ";
夸人干活利落是 " 老撒楞了 ";
大声嚷嚷是 " 吵吵巴火 " 的 ……
场景真实、台词地道,这部剧在第一印象上就立住了。各种老戏骨的存在,更是给剧增色不少。
郭涛扮演的顾长山,是边河林场 923 队的队长,得奖的劳模。
当他胡子拉碴、厚棉服、毛帽子出场,咦?这不是光头强吗?
不过眼下,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失業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大家子人,留下谁,让他想破腦袋。
妻子那存花,由娱乐圈公认的妈妈 " 刘琳 " 扮演。
郭涛和刘琳这次合作扮演夫妻,梦回《父母爱情》,还被网友调侃:" 起猛了!德华和德福凑一对了。"
他们夫妻俩,养了五个孩子。
条件艰苦还养这么多孩子?为了让设定合情合理,片方在剧本上也是多次删改,让情节站得住。
除了兆成和兆喜,家里其他 3 个孩子,是迫于无奈收养的。
小苦瓜一号陈兴杰,是顾长山的工友陈尚有的孩子。
在一次队里上山伐木时,陈尚有被倒下来的树木砸死了。他死后,妻子黄小萍去南方谋生赚钱,只留下即将高考的陈兴杰。
陈兴杰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天晚上没注意灶里的火,把房子烧塌了。就这样,可怜巴巴的他被顾长山领回了家。
陈兴杰由张晚意扮演,在上一部剧《长相思》里,他是父母双亡的表哥玱玹,以至于网友感慨,他从西炎神族苦到了边河人间。
小苦瓜二号,叫梁凤勤。
她是马晓云跟前夫生的二女儿,被偷养在山东,但因为姥姥姥爷生病,只能投奔亲妈。
马晓云初登场,特别威风。一群大老爷们在澡堂里搓澡,嬉笑打闹,突然发现她昂首阔步走来,立马躲到水里,安静如鸡。
但凤勤找上门,她只敢小声应一句" 我是二姨。"
当时正处于林场 " 留職停薪 " 的关键时刻,马晓云夫妇怕这个不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孩子,成为其他人的把柄,砸了铁饭碗。
面对不敢认自己的父母,还有刺头妹妹凤菊的恐吓,凤勤委屈得离家出走。最后的结果,是死活要赖在顾长山家。
人间小苦瓜三号,叫刘自强。
妈妈早逝,他和爸爸刘运良相依为命,吃百家饭长大。刘运良为了谋生,倒卖野生动物,被捕了。进去一查,还背着别的命案,要蹲大狱。
不忍心看刘自强被送到福利院,顾长山夫妇无奈之下,只能收留他。
除此之外,顾长山的师傅宋爷爷,单身了一辈子,现在也跟着他们一起生活。
一家三代,八口人,六个姓。
这样一个特殊家庭,确实不常见,有点俗套又有点新奇的设定,没想到还怪上头呢。
比血缘更重要的,温情与善良
传统观念认为,维系一个家最重要的是血缘。但在《父辈的荣耀》里,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
在朝夕相处中,以温暖和爱建立起了情感羁绊。
最开始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和气客套,还透着些生疏。哪怕顾长山夫妇对孩子视如己出,可收养的孩子们有自己的小心思。
陈兴杰,每次在家里吃早餐,拿了存花妈妈给的鸡蛋,都会偷偷在碗底放五毛钱。
他有一个小本本,专门用来记录家里给自己花的每一笔钱,以便于以后加倍报答。
梁凤勤,从来到顾家的第一天起,就抢着干活:摘菜、擦地、端茶、打洗脚水,生怕顾长山一家人不要她。
刘自强,嘴巴甜,开口就喊 " 爸妈 ",饭桌上给爷爷倒酒,吃了饭抢着去洗碗。
最后,因为给孩子买新鞋,大家又在推脱谦让时,那存花情绪爆发,抹着眼泪把孩子们凶了一遍 " 都是小狼崽子 "。
嘴上是骂,眼神和语气里尽是委屈。而孩子们,也在这种熟悉的 " 妈妈牌责骂 " 中,找到了久违的母爱。
那一刻,他们终于卸下心防,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
顾长山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人,日子磕磕巴巴。那存花衣衫破旧,跟戴着金项链的马晓云一对比,更显寒酸。
生活虽苦,但这部剧并未一味渲染苦难,而是在守望相助中给人以希望。
让不少人想哭的一场戏是兆喜。
那存花上山挖山货贴补家用,儿子兆喜也跟着去。抓兔子时被树枝刺伤眼睛,那存花抱着他,脚步踉跄地往山下走,从黄昏走到天黑,心都快碎了。
受伤的兆喜怕妈妈担心,还安慰她:" 妈妈,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还有陈兴杰,他在剧中参加了 2 次高考。
第 1 次高考时,那存花给了住宿钱,但他省钱住了偏远的酒店,耽误了进考场时间。等他第 2 次高考时,全家人集体出动,特地送他到考场门口。
倒是亲妈黄小萍,在这些重要的时刻,不见身影不说,甚至还问陈兴杰要钱。
两相对比,这一家人的情感羁绊,一下子就传达到位了。
除了亲情动人,那些家长里短的邻里关系,也写得很有烟火气。
工人失業名单出来后,平时跟顾长山称兄道弟的工友,生他的气,走在路上都不理他。
甚至还有人写举报信污蔑他,导致他的大儿子兆成没当成兵。
但当小兆喜眼睛受伤时,也是这些邻居乡亲,在本不富裕的情况下,你五十我一百地,给他凑了几千块的医药费。
陈兴杰考上大学后,顾家人摆宴席庆祝,邻居们也以 " 沾沾喜气 " 为由,吃酒席、送红包,硬是凑了一大笔钱,好让他无后顾之忧地却去上学。
虽说邻里间常常为了利益吵吵嚷嚷,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共渡难关的也是他们。
大家的底色是温情与善良的,受认知局限,做过让人生气的事,但也有甜的瞬间。
而恰恰是这些酸甜苦辣,让剧更加真实动人。
在苦难中,听见历史的回响
和所有的年代剧一样,《父辈的荣耀》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甚至每个人物身上都有苦难留下的印记。
它以顾长山一家人的故事,让我们得以感受父辈们所生活的大时代。
1996 年到 1998 年,国企改制、工人失業。写在历史书上不过短短一行字,但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身上,可能是一座山。
面对失業,林场每个人的反应不同,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有人坚决不愿意失業,守着林场这方寸之地,却迫于生计,成为动荡悲剧的源起。
年轻胆大的,积极拥抱变化,去南方下海淘金,成为第一批生意人。
也有像顾长山这样,主动失業把生计留给工友,但因家庭困难和个人能力被上级领导看重,又被划掉了名字。
这是《父辈的荣耀》温情的地方。
同样是失業,其他剧里有人在倒卖国有资产。而在《父辈的荣耀》里,林场在给大家谋出路。
除了转岗位护林员、守林员之外,他们还办培训班,让只会伐木的工人们学一技之长。
请来农业专家,指导工人们学育苗、种植技术;找来时髦的托尼老师,教会大家理发的手艺。
并且,剧中顾家三代人的命运也寓意深刻。
上一代的宋爷爷,年轻时拼命伐木,年老时悔不当初。
砍了多少棵树,老了全部要种回来,只想给子孙后代积点福。
第二代的顾长山,面临的情况是林业资源枯竭,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难题是如何活下去。
顾长山身上扛着大责任。
以前他带领工友砍树,现在带着工友刷墙做装修。在时代浪潮袭来时,他也有迷茫和无助,但不管怎么说,依然在努力往前走,哪怕脚步笨拙。
至于第三代的孩子们,他们的选择让人看到了希望。
比如说顾兆成,当兵梦想破碎,阴差阳错只能留在林场。
他没有埋怨,而是成为了坚定的保护者。用笔记录野生动植物的成长,栽种下一棵棵苗木,以保护自己从小生活的土地。
陈兴杰和梁凤勤,是林场走出去的大学生。
父母想的是让他们走出大山,成为城市人。但他们坚决回到家乡,办企业、规划林场为生态公园,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
时代浪潮的大变化,就这样通过顾家三代人的选择呈现在我们面前。
或许我们未曾了解过真实历史,但得以在一部剧中听见历史的回响,在父母辈的坚守中,获得面对生活的力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看他们的年代生活,也照见我们的喜怒哀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但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千万别让苦难压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