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BBA电动化转型:从看中国到靠中国,欢迎阅读。
" 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比预期来得更强,有助于抵消中国订单下滑带来的影响。" 近期,宝马集团生产总监 Milan Nedeljkovic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奔驰将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作为 2025 年开始的下一代电动汽车计划的中心。
无独有偶,近期,奥迪也在平台收购风波后回应:"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时期,奥迪将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共创成功未来。"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势崛起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传统豪华品牌 BBA 也纷纷加速进行自己的转型之战。
品牌地位将分化?
一直以来,BBA 三大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都不分伯仲,奔驰以优雅著称,宝马以操控闻名,奥迪以气质取胜。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三大品牌的未来或许也将走上分岔路。
数据显示,2023 年 1-6 月,宝马(含 MINI)在中国市场共交付了 39.26 辆新车,年度同比增长 3.7%;1-6 月,奔驰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 37.72 万辆新车,年度同比增长 6%。
目前,奥迪仍未对外公布上半年在华销量数据。据此前一季度数据来看,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为 136416 辆,下降 15.6%,而同期宝马和奔驰在华销量分别为 19.5 万辆和 19.1 万辆。
这一差距在 2022 年就早已显现预兆。数据显示,BBA 三大豪华品牌去年全球销量分别为宝马 210 万辆、奔驰 204 万辆和奥迪 161 万辆(不计入 MINI、Smart 等品牌),销量分别同比下滑 5.1%、1% 和 3.9%。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宝马 2022 年共售出约 37 万辆电动汽车(含插电混动);奥迪共售出 11.82 万辆电动汽车;奔驰共售出 11.78 万辆电动汽车。
电动车型的销量颓势也带动 BBA 在华整体销量下行,宝马、奔驰和奥迪 2022 年在华销量分别为 79.2 万辆、75.2 万辆、64.3 万辆,同比分别下跌 6.4%、0.9% 和 8.4%。
大众前掌门人卡尔 · 哈恩曾经预言:" 如果说汽车工业的昨天来自欧洲,那么汽车工业的明天很可能会在中国。" 时过境迁,如今这句预言正在逐步应验。随着 2023 年过半,中国乘用车零售已达到 952.4 万辆,同比增长 2.7%。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今年零售已达到 308.6 万辆,同比增长 37.3%。
对于一直身处汽车 " 食物链顶端 " 的 BBA 来说,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张与自身销量的逐渐萎缩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三大传统豪强正加速转型。
转型押宝中国
在此背景下,加快进行电动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了各大品牌的共识。
" 销冠 " 宝马正在中国建立自己的新能源王国。2022 年 2 月,宝马将其在 " 华晨宝马 " 的持股比例,由 50% 提升到了 75%;2022 年 6 月,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完成更新,项目竣工投产,全新 i3 正是出自该工厂。
在生产基地的支撑下,宝马依托 BMW iFACTORY 生产战略,将持续深耕 " 精益、绿色、数字化 ",从整车制造的规范化、精密度到绿色低碳生产,宝马从多方面做到了落地中国、扎根中国。虽然其新能源车型主要为精品 " 油改电 ",但凭借过去的光环加上可圈可点的产品实力,宝马转型工作做的风生水起。目前,纯电宝马 i4 M50 已经成为了上半年宝马 M 家族最畅销的车型。
奔驰的电动化蓝图也正在中国市场铺开。2023 年 4 月 1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京会见康林松一行,就奔驰集团在华业务发展情况、L3 级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应用与支持等进行交流。康林松表示,奔驰集团愿意加大在华投资,与中方商业伙伴在研发、生产、采购等领網域深化合作。
2023 年,奔驰将在中国推出 6 款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包括全新 EQS 纯电 SUV 和全新 EQE 纯电 SUV。至 2023 年底,奔驰在华新能源产品矩阵将达 17 款。
转型相对较慢的奥迪品牌也放下了身价,决定走个 " 捷径 "。近期,有媒体报道上汽集团将和奥迪共同研发电动车平台。对此,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回应称:上汽和奥迪已达成共识,双方将通过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另据媒体日前报道,奥迪有可能购买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智己的电动平台。
据悉,此次上汽与奥迪的合作或涉及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二厂。双方将资源互换,大众方出让上汽大众二厂资产,以此换取上汽集团电动化平台。
此次合作或许能够缩短奥迪的转型进程,但不得不说的是,寻求中国车企的帮助也让外界纷纷质疑,如今的 BBA 是否已经没了 A。
BBA 迎战新市场格局
曾经,豪华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一种格调。但如今电机技术的进步让零百加速越来越快,不断发展的工艺让内饰越来越豪华,过去的标签开始变得模糊,人们更能直观看到的豪华变成了星空顶、对开门、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发,传统豪华品牌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虽然新能源车的成本仍高于燃油车,但新能源车的品牌、影响力和溢价正在上升,合资油车品牌溢价正下降,高品质新能源车可与合资燃油车价格竞争。这也意味着奥迪、宝马、奔驰等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将继续受到挤压。
放眼市场,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在诞生不久的时候就曾放出豪言要对标 BBA;2022 年 6 月,理想汽车第二款车型理想 L9 诞生时也宣称对标百万级豪华 SUV 奔驰 GLS、宝马 X7。除此之外,还有智己、腾势等品牌正气势汹汹向豪华市场突进。
价格并不是决定豪华与否的标签,但这些 " 对手 " 的确正在成为 BBA 们的发展威胁。以理想汽车为例,近期其销量已稳定在月销突破 3 万辆。
黑马的崛起只是战争的开始,随着老牌选手的布局、新兴势力的内卷,30 万 -50 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布局将愈发紧凑,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且有了厂、有了平台并不意味着电动化转型迎来曙光。未来,在智能驾驶、产能扩建、渠道服务和补能体系等多方面,BBA 们都要一步步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