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第十个“2万亿俱乐部”城市,谁能晋级?,欢迎阅读。
万亿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 火车头 "。而作为万亿城市中的塔尖,GDP 突破 2 万亿元,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起点。
近日,随着杭州、武汉最新经济数据正式出炉,我国 "2 万亿俱乐部 " 正式扩容至 9 名成员,其余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及成都,城市间的相互角逐也前所未有的激烈。
2023 年,广州、重庆 GDP 双双跨上 3 万亿元台阶,前者再次反超后者,重回全国经济第四城;武汉和杭州在携手完成历史性晋级的同时," 抢八 " 结局亦再度改写,武汉暂以微小差距落后。
在这之后,南京、天津、宁波及青岛已经站在门口,为第十张入场券展开 " 厮杀 "。
GDP 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一面镜子,GDP 达到 2 万亿元,不仅意味着经济体量持续壮大,更意味着发展质量、能级迎来新的跃升。从这一维度而言,"2 万亿俱乐部 " 的实力方阵,还将如何重塑?
一、广渝易位
在 "2 万亿俱乐部 " 中,上海、北京的领头羊位置不可撼动。
2023 年,两座城市 GDP 分别达到 47218.66 亿元、43760.7 亿元,增速分别为 5%、5.2%。经济体量是全国唯二突破 4 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唯二保持 2 千亿元增量的城市。
而自 2021 年起,深圳独守 3 万亿元台阶,今年 GDP 达到 34606.40 亿元,同比增长 6.0%,超过 5.2% 的全国平均水平。眼下,3 万亿元量级正式迎来两名新晋选手。
2023 年,广州、重庆 GDP 同时突破 3 万亿元,两城持续多时的 " 第四城 " 之争也再次迎来反转:
自 2017 年起,两座城市 GDP 交替领先,在经济总量上尚未拉开明显差距。去年,两座城市的追逐更分外激烈:一季度广州 GDP 领先重庆 31.03 亿元,上半年重庆再次反超广州,前三季度重庆领先广州 474 亿元。但这一优势未能持续,广州凭借四季度的强劲增长,全年反超重庆 200 亿元。
在广州、重庆的缠斗中,这种年末逆袭的 " 戏码 ",并非首次上演。如 2020 年,广州正是在第四季度强势发力,一举挤下重庆,守住第四城的位置。
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广州、重庆 GDP 分别为 30355.73 亿元、30145.79 亿元,增速分别达到 4.6%、6.1%。对比上一年经济总量,广州尚且落后重庆近 300 亿元,在实际增速较低的情况下,广州何以超越重庆?
这里面,实际增速其实是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如对比名义增速,广州达到 5.3%,重庆则为 3.5%。
此外,年度 GDP 一般要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为年初的初步核算,第二次为年末或次年的最终核实,二者通常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有接近地方统计部门相关人士透露,2023 年,在反对统计造假专项整治背景下,各地都根据自身情况对基数做了一些调整。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 " 三驾马车 " 来看,2023 年重庆在投资、消费领網域均明显优于广州,广州则在进出口领網域表现相对更稳定。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重庆和广州分别为 4.3%、3.6%,重庆领先 0.7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两城分别为 1.51 万亿元、1.10 万亿元,增速分别为 8.6%、6.7%,重庆规模上领先 4000 亿元、增速上领先 1.9 个百分点。
而进出口的表现却截然相反。2023 年重庆、广州进出口总额分别为 7137.4 亿元、10914.28 亿元,增速分别为 -10.7%、0.1%。作为全球最大笔电生产基地,重庆尚未走出外贸下滑困境,而广州则依托 " 新三样 " 的支撑等因素逐步回正。
二、汉杭晋级
自 2011 年上海 GDP 首次突破 2 万亿元以来,十多年间,"2 万亿俱乐部 " 规模不断膨胀:
2013 年,北京实现突破;2016 年,深圳加入群聊;2017 年重庆、2018 年广州相继入局;2020 年苏州、2022 年成都亦成功入围;2023 年,随着杭州、武汉携手晋级,"2 万亿俱乐部 " 成员已扩容至 9 席。
从最新数据来看,2023 年,苏州 GDP、成都 GDP 分别达到 2.47 万亿元、2.21 万亿元,在 "2 万亿俱乐部 " 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这之后,武汉、杭州的晋级更是备受外界瞩目。
过去十年中,2020 年之前,武汉经济总量一直领先杭州。不过,2020 年武汉经济被杭州超越。2022 年,武汉以 4% 的经济增速(位居 GDP 十强城市首位),重夺经济第八城。
尽管如此,两城并未拉开明显差距,GDP 均接近 1.9 万亿元。这也使得过去一年中,武汉、杭州的 " 抢八 " 大战,叠加闯关 "2 万亿俱乐部 ",分外精彩。
2023 年一季度,武汉被杭州反超;上半年趋势延续,杭州优势仍不足百亿元;到前三季度,杭州进一步将差距扩大至 274.1 亿元;年末武汉奋起直追,但最终以不足 50 亿元的差距落后。
2023 年,杭州、武汉 GDP 分别为 20059 亿元、20011.65 亿元,增速分别为 5.6%、5.7%,几乎不相伯仲。从 " 三驾马车 " 来看,武汉在消费表现上可圈可点,但是投资和外贸增长均逊色于杭州。
2023 年,杭州、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 5.2%、8.6%,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 2.8%、0.3%,进出口增速分别为 6.1%、2.9%。
过去一年中,杭州进出口总额首破 8000 亿元,成为其经济成绩单最大亮点之一。尤其是外贸 " 新三样 " 异军突起,如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出口分别增长 557.9%、37.3% 和 55.0%。
纵观两城发展脉络,武汉以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为支柱产业,而杭州的优势则主要在于数字经济,力求打造数字经济与制造业 " 双引擎 "。着眼 2024 年,杭州提出 " 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武汉则瞄准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8%……
在 "2 万亿俱乐部 " 中,武汉的增速目标名列前茅。这意味着,两座城市的 " 抢八 " 大战,仍将持续。
三、備份选手
在杭州、武汉之后,距离 2 万亿元门槛最近的是南京、天津、宁波及青岛。2023 年,四座城市 GDP 分别为 1.75 万亿元(预计)、1.67 万亿元、1.65 万亿元、1.58 万亿元,均已具备在未来几年间冲击 "2 万亿俱乐部 " 的实力。
事实上,四座城市也均已瞄准 2 万亿元目标加紧布局。其中,宁波和南京均将时间点定在 2025 年。
早在 2021 年,《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就提到,宁波要 " 奋力实现 2025 年 GDP 总量破 2 万亿、进入全国前 10 名的目标 "。
去年 6 月,南京在全市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上发布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也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南京全市 GDP 总量超 2 万亿元。
青岛和天津的时间表则稍微靠后一些。
2022 年 4 月,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今后五年,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生产总值迈上 2 万亿元台阶 ";去年初,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时,也提到 " 经济总量力争达到 2 万亿元左右 "。
对比来看,宁波的目标中,除了 GDP 总量突破 2 万亿元,还有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进入全国前十名 "。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宁波除了要守住对青岛的优势,还有竭力追赶天津和南京。
从增速来看,2023 年,南京、天津、宁波和青岛 GDP 增速分别为 4.7%、4.3%、5.5%、5.9%,南京、天津跑输全国大盘,宁波和青岛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经济规模来看,目前宁波领先青岛约 700 亿元,与天津、南京的差距则分别为 300 亿元、1000 亿元左右。
去年一季度,宁波一度以 3801.8 亿元的经济总量,超过天津的 3715.8 亿元,首次晋级全国第 11 位。而去年全年宁波虽然未能实现反超,但与天津的差距比上一年 600 余亿元已经进一步缩小。
从 2024 年 GDP 增速目标来看,宁波要实现 6% 左右的增长,而天津则是 4.5% 以上,二者的差距有望在 2024 年被抹平。不过对宁波来说,更严峻的挑战来自 GDP 十强 " 守门员 " ——南京,二者的差距虽然在过去一年中缩小,但仍然在千亿元以上。
不论对于 "2 万亿俱乐部 " 成员还是備份阵营而言," 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含金量都已经大不相同 "。宁波要想在未来两年与南京一较高下,还需要更好地在外贸、制造以及创新等领網域全方位发力,加快做大经济总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