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辐射用户14亿!实测微信接入DeepSeek,辛弃疾都得说666,欢迎阅读。
一睁眼,微信证实:
已正式接入 DeepSeek-R1,还是满血版!
使用路径非常简单:打开微信——点击搜索框——选择页面中部「AI 搜索」——选择深度思考模式——用起来~
生成后的结果还带有社交属性,可以分享转给朋友,或转发至朋友圈。
此前不少人就呼吁,想要能把 DeepSeek 的答案一键分享,但夙愿未成。昨晚之前,几乎所有分享 DeepSeek 生成结果的方式,都是截图(由于它会展现推理过程,要截的图还特别长)。
如今,这个需求终于是被微信实落实了。
公众号 " 共识粉碎机 " 连夜计算,目前微信可支持 5000 万 -1 亿用户同时在线(同时在线,不是 DAU)。
这个数字,基本满足了微信首批 Deepseek 用户的用量,也超过了 ChatGPT 的同时在线用户。
虽然还在灰度中,但这显然是腾讯继续全面拥抱 DeepSeek 的动作,而且真正直接上手可用。
好消息,量子位编辑就被首批灰度到了。
喜大普奔,这不得实测走起?——
实测微信接入 DeepSeek
目前微信的 AI 搜索提供两种模式:
快速回答:生成简洁答案,适合通用简单问题。
深度思考:DeepSeek-R1 作为模型支持,长思考、满回答,答案更全面、详细。
因此要深入体验 R1 的,需要选择「深度思考模式」。
首先来看看它是否支持基本的联网模式。
这两天,宇树机器人又整花活了,他们更新了跳舞视频,比春晚的更灵活也更惊艳,甚至惊呆了歪果仁。
将这个问题抛给微信:宇树机器人最新跳舞视频,跳的是什么舞。
得到的答案是:
它的反应没有什么卡顿,输出也很快。首先展现了它的推理过程,经过联网搜索判定这是2025 年 2 月 14 日进展,然后考虑到用户对机器人感兴趣,提供了额外的信息,最终得到了以下的答案。
这里有个小 bug,那就是思考过程与正式回答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排版没有出来。不过估计是因为灰度测试不是很稳定,之后就没有问题。
从它附上的 10 篇参考资料,前面 7 篇都来源于公众号。这也证明这个 AI 搜索背后有着微信庞大内容生态来支撑。
好了,基本的联网推理功能有了,那就来上些难度。
之前大家用 DeepSeek 拿来整活的,无非有算命、人设创意写作等等。
既然如此:
请以辛弃疾的口吻,写一段以微信接入 DeepSeek 为主题的词。
在思考结束后,它会隐藏思考过程给出正式的答案,点击也可以随时展开。
最后给出的答案如下:
在创作图的同时,还给出了注释,里面暗藏了不少玄机。
前半段代表着事件意义,「智开星汉」代表着双重含义,后半段透露了功能属性,比如调入微信生态数据。
回答完之后,它会给推荐相关问题,或者「再问一个问题」。
如此一来,点击一个问题或者继续提问,是可以继续一直回答下去的(但是不支持结合上文连续回答)。
而且只要不跳出,所有的问答都会在同一个界面里呈现。
整体使用下来,因为在灰度测试以及体验視窗(仅支持手机端)的限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仅支持手机端的搜索,分享给朋友及朋友圈的信息,无法在电腦端查看。
除此之外,答案没有官方那么多样化,应该也是受到了输出 token 的限制,也无法像官方那样——能找到历史问答以及结合上下文连续作答这种。
这样来看微信接入 DeepSeek 呈现的还是一种短平快的搜索方式,这也挺符合微信这种即时性、私網域社交这样一个属性。
当全球还在为 AI 入口焦头烂额的时候……
微信接入 DeepSeek,出现的效果是什么呢?
一句话解释:
当全球科技巨头还在为 AI 入口的争夺焦头烂额时,腾讯用一次看似轻巧的 " 生态嫁接 ",被网友戏称 " 终结了 AI 搜索竞赛 "。
微信此举称得起这句褒奖吗?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首先,肉测体感,同样接入 DeepSeek-R1,在腾讯元宝用,就是比在微信用更快、更不卡。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微信接入 DeepSeek-R1,是面对难以计量的广大 DeepSeek 用户,进行了一次零学习成本的入口設定。
如此一来,16.7 亿微信用户(数据来源网络,截至 2024 年 10 月)无需下载新应用、无需注册新账号,就能直接触达当前中文领網域最强的推理大模型。
其次,也是真正的杀手锏,在于此举在提供简单易接触入口的前提下,把 R1 和微信生态的数据资源与 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深度融合起来了。
当用户询问 " 如何预约故宫门票 " 时,DeepSeek 不仅能全网搜索,最特别的是,它能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式中抓取相关资料,能抓到调用故宫官方小程式的服务接口——这真的是腾讯独家生态资源。
最后用加 emoji 的答案清晰反馈,方便阅读抓取重点,还挺有人味。
而我们此前就关注到的,腾讯拥抱 DeepSeek,拥抱得更宽阔、更全面了。
此前,已经有云平台腾讯云、腾讯云旗下大模型知识应用开发平台知识引擎、AI 智能工作台 ima、主力 AI 应用元宝等腾讯家族,先后接入 DeepSeek-R1。
开源如此胜利,腾讯如此开放,最终结果导向是什么?
是用户能以最低的学习成本,最便捷的方法,最广泛地把好用的 AI 装在手机里用起来。
公众号 " 共识粉碎机 " 在最新推文中,称此举是 "2C 应用的轉捩點 "。
里面还透露出一些信息:
△截自公众号 " 共识粉碎机 " 推文《微信 +Deepseek:2C 应用的轉捩點》
移动互联网时期的超级应用,今天仍在利用发挥超级应用的优势,还有创造出超级应用的腦子。
总而言之,今天开始,国人最常用的应用 + 国产最强的推理模型 + 质量很好的生态数据资源,就这么被微信和 DeepSeek 水灵灵结合到一起了。
One More Thing
昨天 Perplexity 免费推出 Deep Research。
在性能方面,用了最近考验 AI 推理能力大火的 Humanity ’ s Last Exam(人类的最后考试),准确率达到了 20.5%。
优于 Gemini Thinking、o3-mini、o1、DeepSeek-R1 和其他许多主流模型。
对此,Perplexity 的 CEO 公开致谢 DeepSeek:
这是因为 DeepSeek 是开源的,又便宜又快。
但奥特曼坐不住了——今早,他在推特喊话,矛头直指 Perplexity CEO。
他说:
ChatGPT(4o)是网络上最好的搜索产品!
But Now?
DeepSeek 没有说话,微信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