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放弃销量大战,在华追求盈利!大众今年目标销量增长4%-5%,欢迎阅读。
关键行业资讯,第一时间送达!
投稿 /爆料 :[email protected] @飞灵汽车
- 作者:张佳 来源:飞灵汽车 -
" 是否设想过有一天,中国将不再是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的情景?"
" 大众曾经在中国拥有 30% 的市场份额。您是否怀念过去的日子?"
" 当看到你的中国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贝瑞德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遭遇了媒体的一系列有关中国市场的犀利提问。的确,在电动化转型和自主品牌崛起的背景下,无论是德系还是日系,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出人意料的是,对于销量的增长的停滞和市场份额的下滑,贝瑞德表示:" 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用市场份额来衡量我们在中国的成功了。"
其表示,对当下的大众中国来说,业务的盈利能力更为重要。" 我们能实现 400 万辆左右的销量并具有相应的盈利能力,那将是我们可以很好地应对的状况。" 另外,大众中国仍然希望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 OEM。而在之前,大众是在中国销量最大的车企。这使得外媒直接使用了 " 大众放弃抵抗 " 来形容这种调整。
利润为王
和绝大多数合资品牌一样,大众在中国市场暂时不会放弃燃油车市场。的确,就现阶段的大众中国而言,燃油车仍然是其销量构成的绝对主力。乘联会预计,今年 6 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 183 万。其中燃油车销量为 116 万,市占率虽然下降,但占比仍然高达 63.39%。贝瑞德表示,尽管燃油车市场总体规模在缩小,但集团将继续发挥在燃油市场的优势。据悉,今年以来,大众中国的燃油车市场的份额从 18% 提升到了 20%。
按照规划,接下来几年,大众中国将继续通过新款途观、速腾、迈腾及奥迪 Q4 和 Q8 等新车型强化产品阵容,到 2030 年,将推出共计 17 款全新燃油车型。同时,大众中国还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于中国市场的高阶驾驶辅助功能和全新车内导航系统的研发等工作,来满足燃油车用户的智能化需求。
" 我们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市场发展做好准备,同时能够更好地在燃油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业务之间实现利润平衡。" 贝瑞德认为,凭借自身规模和成本优势,燃油车仍然能够为大众中国带来可观的盈利。而这份收益,将为大众的电动化转型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毕竟,电动化转型前期是一个极度 " 烧钱 " 的阶段。
具体到电动转型上,一方面,大众中国将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逐步将燃油车型向插电式混动动力车型转变。另一方面,大众中国将加速打造纯电动产品的攻势。仅仅在去年一年,大众中国就推出了奥迪 e-tron GT、Q4 e-tron 和 Q5 e-tron 三款全新车型;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大众中国又推出了品牌首款纯电动轿车 ID.7,首批车型将于秋季交付客户。
按照规划,至 2030 年,大众中国旗下品牌将有不少于 30 款纯电动车型。此外,大众中国新的合资企业大众安徽将于 2023 年年底正式投产,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将于 2024 年底在长春投产。
拒绝参与价格战
贝瑞德还谈到目前中国市场的价格战。" 市场上因为许多新品牌和新产品的竞争而过热。价格战愈演愈烈,有些电动车折扣甚至高达 60%。许多车企被迫以大幅折扣出售产品,可持续发展正在被摧毁。未来几个月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逐渐整合。" 贝瑞德说,大众不会为了实现短期的交付量增长而参与不健康的市场竞争。但是他也强调,未来两年大众在中国也不会很轻松。
据统计,2023 年,市场上有超过 120 家汽车制造商,推出了约 150 款新车型。贝瑞德认为,许多汽车制造商高度依赖纯电动汽车业务,缺乏其他业务的支撑。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高昂的动力电池价格,会使这些车企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短期的销售成功需依赖极高的资本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还是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既无法保证售后,还会导致车辆大幅贬值。
其援引相关人士观点,称近年来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初创企业,约 80% 正在或即将退出市场,或者迫切地需要新的资本投入,竞争环境的整合正在全面展开。而面对 ID 应该降价的建议,贝瑞德则表示拒绝。" 不,我们不需要。我们虽然想要增长,但我们仍然拥有强大的内燃机车业务。其他人则不然。" 贝瑞德说。
在销量预期上,贝瑞德表示大众中国今年预计较 2022 年交付量增长 4% — 5%。
行业新闻跟踪,技术热点解读,精准招聘服务
投稿 /爆料 :[email protected] @飞灵汽车
下拉【写下你的留言】,让评论来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