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奇瑞“吞掉”东南汽车,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 弱肉强食 " 还将继续,尽管周期或许不短。
作者丨石劼
责编丨石劼
编辑丨段永琪
" 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全资股东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
在最新股东变更通告中,青口控股自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其所控制的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奇瑞收编东南的整条历程脉络已经出现:
· 2022 年传出 " 奇瑞捷途整合东南汽车 ";
· 奇瑞通过在东南工厂制造旅行者 T1 等车盘活生产线;
· 2024 年奇瑞正式彻底将东南收入麾下。
一如吉利将力帆收编转化给枫叶 - 睿蓝,同时还拿下猎豹长沙工厂,奇瑞收东南也是汽车行业资源集中整合的又一个例子。
曾经东南 DX7 月销量上万,DX3 拿过小型 SUV 销量靠前名次,而此后又销量大面积崩盘。东南是中国自主品牌中走向衰败的典型,被最近数年势头正盛的奇瑞整合,也在情理之中。
就像美国汽车产业当初也是上百品牌争锋,终于合并为底特律三巨头,如今特斯拉虽然崛起,克莱斯勒却委身海外。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弱兼并之路,不会和美国差异太大。
战国纷乱的莽荒之火,终究将烧向统一的前方。
敲定彻底吞并
按照公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取代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成为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新的全资股东。同时,刘昌安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由温强康接任。
早在 2022 年,有一份 PPT 提前透露了奇瑞商用车板块整合东南汽车的意图,汽车公社当时发布过作品《奇瑞商用车 " 利东南 "?》。
奇瑞和东南当事双方没有很明确的 " 澄清 " 或者证实。对当时年销量萎缩到七八千辆的东南汽车来说,业界只是稍感意外,却没有真正惊讶,能够被奇瑞收编,或许是这家曾经辉煌的东南区網域车企最好的归宿。
2022 年 9 月份开始,东南汽车的产销量数据中,突然出现了捷途 JT 的身影。此时,奇瑞安排东南工厂制造旅行者 T1 等车盘活生产线。
此后,有观察人士发现东南新款 DX5 改挂捷途 LOGO,并认为该车即将出口。
2024 年 1 月,上海市监局网站发布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左海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協定,奇瑞股份收购左海汽车拥有的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 100% 股权。
此刻,复盘两年前那份规划 PPT 非常有意思。
当时,奇瑞和东南的规划被分为三个阶段,东南汽车希望用 80% 股权换取奇瑞技术支持。
第一阶段,2022 年,目标是实现 2.4 万辆销量,保全东南汽车资质,进一步激活企业。
东南委托奇瑞进行管理,对 3 款现有车型做适应性开发、出口认证费用 3 亿元,每辆车物流补贴 0.5 万元,每辆销售费用 1 万元,启动三个车型改款,费用 10 亿元。
第二阶段,2023 年,目标是实现 7.5 万辆销量,东南汽车将对奇瑞车型进行换标申请,公告销售其改款车型产品,对生产线改造,实现本地生产东南新能源汽车。
汽车公社查询了乘联会数据,发现东南汽车在 2023 年全年只统计到 823 辆,和 7.5 万辆目标相去甚远。但如今东南汽车仍然同意奇瑞全盘接管,或许是由于贴牌销量被纳入了捷途汽车的缘故。
2023 年,捷途全品牌批发销量 315,167 辆,其中被传和东南存在关联的车型,旅行者 37,738 辆,大圣 86,108 辆。当然,捷途车型主要生产基地还是开封工厂,但东南应该是从发展势头中看到了未来最合理的路径。
第三阶段是 2024 年之后,双方联合开发完成三款新车型,并且年销量达到 15 万辆,新建完成 25 万辆东南汽车生产基地,奇瑞将剩余 10 亿开发费用在 2024 年进行投入。
销量目标非常宏大,双方将在未来 10 年完成 306 万辆的销量,换算为每年三五十万辆,营收达到 2,730 亿元,将带动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价值 2,178 亿元,合计近 5,000 亿元。
收东南,为 " 东南 "?
奇瑞为何要收购东南汽车?
如果以东南汽车的区網域位置,去对照奇瑞的基地、市场分布,以及将来的出海计划,则会有新的发现。
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于 1995 年 11 月成立,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华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日本三菱三方共同组建,其中福汽集团 ( 实际持股为福建省国资 ) 持股 50%,其它两家公司各持股 25%。2021 年股权变动,三菱退出,福州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接手股权。
应该说,福汽旗下几个乘用车板块都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福建奔驰图眼前利益,股权拱手北京奔驰;新势力云度始终挣扎不定,最后被均瑶集团收购;东南汽车曾经在 2013 年达到 11.6 万辆销量巅峰,但由于技术依赖三菱,缺少自主核心支撑,产品更迭不足,销量持续滑坡,2021 年开始,全年销量跌破万辆,只有 8,426 辆。
不过东南汽车手里掌握着福建一带最主要的乘用车制造产能,这也是在寻求金主的时候有利的筹码。
那么对奇瑞而言,产能分布以总部安徽芜湖牵头,还有奇瑞捷豹路虎常熟生产基地、常熟观致生产基地、贵州贵阳新能源客车基地、河南开封开瑞微车和轻卡 / 捷途乘用车基地和内蒙古鄂尔多斯 SUV 和皮卡基地等,大体上覆盖了华东、华北、西南,但在东南和西北方向未有布局。
再从汽车大观园整理的 2023 年吉利和奇瑞主要省份销量分布看,奇瑞第二大省份市场为广东,仅次于大本营安徽。因而东南市场对奇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既然东南沿海市场重要,却缺少产能分布,那么东南汽车福建基地就给奇瑞提供了较好的填补可能。在规划 PPT 中,也有内容指出 " 并改造生产线,以满足其类产品在福州本地生产 ",广东和福建两省都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奇瑞落子东南之后,有利于强化广东,挖潜福建。
更重要的是,东南沿海并不只是为了国内市场,更方便辐射到东盟区網域。
众所周知,奇瑞一直是国内 " 汽车出口大户 "。而东南亚恰恰是奇瑞重镇,从多年前东方之子进入马来西亚,到一度着手在越南建立第 17 个海外工厂,乃至新加坡出现过 " 天价奇瑞 QQ 名单 ",都意味着东盟市场在奇瑞出口棋局里异常重要。
2024 年 2 月,奇瑞拿下了国内车企销量第一的头衔,堪称久违的冠军。不过无论哪家车企,每一次扩张,都是荣耀和风险并存的黑白两面。
" 多生孩子好打架 " 让奇瑞尝过甜头也品过苦楚。收编东南之后,从规划中看,虽然捷途车型先行,似乎并未彻底取消东南品牌。对奇瑞来说,是否又该考虑 " 拖油瓶 " 效应了?
不过无论如何,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弱兼并大势,仍然不可阻挡,终究这是滚滚向前历史的车轮。
|石劼|
笔为剑,人作侠,但臻完美。
心若舟,梦成海,惟进大同。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