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实现全年不缺貨的“吃梨自由”有多难?中国人花费了上千年,欢迎阅读。
七月盛夏,江苏各地梨子纷纷上市。原本被称作 " 秋果 " 的梨子,如今在夏季大量上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这些年,我们种了上万棵苗,才选育出 5 个新品种。" 江苏省农科院梨创新团队副研究员杨青松介绍,育种不光是要追求梨子的品质更好,也在追求梨子更早成熟。目前,江苏已经有了 7 月初就上市的梨子,将来还有望更早。
梨的千年历史:从高端水果,到平民消费
可口水嫩的梨子,中国人吃了数千年,《诗经》中就有梨子的记载。直到汉代,梨都保持着 " 高端定位 "。《汉书》记载," 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当时人看来,谁的家里有千棵梨树,经济实力就相当于千户侯了。
后世的考古发掘,也能佐证梨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梨果作为随葬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件彩绘木梨。看来,古人对梨子爱得深沉,哪怕长眠地下,也要有梨做伴。
后来,梨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北魏末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 · 插梨篇》中记载了梨树的栽植技术:" 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经年,至春,地释,分栽之 ……" 这部书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網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当时河南商丘一带梨树种植已经很普遍。
宋代,梨已经是平民阶层日常就能消费的水果。《水浒传》中,有个叫 " 郓哥 " 的人物,他常年跟武大郎结伴沿街叫卖,两人一个卖梨、一个卖炊饼。《水浒传》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郓哥被王婆殴打,摔烂了一篮梨子,是在冬季。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梨的保鲜技术,能把秋天采收的梨子储存到冬天。可别小看这项技术,北方冬季果蔬缺乏,制作干菜、咸菜是主流做法。干燥的冬季吃上一颗水灵灵的梨子,可是一桩美事。
强化 " 早熟 " 属性,梨子有望赶在初夏上市
到了现代,人们掌握了冷库保鲜技术,在控制好温度、湿度的情况下,梨子可以储存 6~8 个月。
与此同时,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在梨子的 " 早熟 " 属性上取得突破,让吃货们获得了吃梨 " 全年不缺貨 " 的体验。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梨园里,就有各种各样的梨树。杨青松从事梨育种多年,他介绍,农科院培育的苏翠 1 号,在 7 月初就能成熟。今年,刚上市时,它平均价格能到 8 元 / 斤,6 两以上的大果甚至能卖到 12 元 / 斤,妥妥的优质优价。"7 月下旬,苏翠 5 号也已成熟。它的特点是果型大,一颗梨子平均有 8 两,大果子能达到一斤二两。"
杨青松透露,如今他所在的团队正在培育一个新品种,这种梨子呈现出更早成熟的趋势,目前团队还在培育固化这一特性,将来有望在 6 月就能吃到新上市的鲜梨。他笑言:" 谁的梨更早上市,谁就能挣到钱。梨子早上市,市民吃得开心,果农挣钱高兴。"
选育有多难?" 千里挑一 " 不足以形容
梨园里,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梨子品种。杨青松指着一棵梨树说:" 这是西洋梨的后代,你尝尝看。" 现代快报记者摘了一个梨,用力咬一口只能留下浅浅的牙印。这种梨的味道微微酸涩,甜味也极淡,硬得像是木疙瘩,敲在铁架上梆梆作响。
杨青松解释道,根据梨属植物的原生分布,可分为西洋梨和东方梨。目前,国内吃的基本都是从东方梨培育出的品种,而西洋梨采摘下来不能直接入口,要经过后熟程式,等它变软才能食用。" 西洋梨软熟以后,肉质细嫩,甜度也高,但口感有点面面的,不像东方梨这么爽脆。"
各种各样的梨,通过农科专家杂交选育,不断产生新品种。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需要耐心和定力,一个新品种诞生,背后往往是十年以上的努力。
杨青松指着几株树干上画上叉的梨树说:" 这几棵树马上都要淘汰掉,腾出地方栽新苗。这些年,我们种了上万棵苗,才选育出 5 个新品种。" 他表示,按照这样的比例," 千里挑一 " 都不足以形容育种的艰难。不过,随着对梨基因遗传研究越来越深入,未来有望突破梨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技术瓶颈,实现梨分子设计育种。
现代快报 + 记者 储希豪 是钟寅 / 文 钱念秋 / 摄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