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每天接诊100多例,年轻人缘何爱上“吊脖子”?,欢迎阅读。
文 | 日晞视野
你知道吗?
现在年轻人为了健康,竟然排队去医院 " 吊脖子 "。
晒出的图真是又好笑又心酸。
一排年轻人坐着,整张脸包裹在黑色宽带里,下巴垫着白布,脸部被微微吊起得有些变形 ……
最近,这幅略显喜感的场景在网上爆火。
有网友表示 " 颈椎理疗,我也做过!"" 我同事天天在部門吊着。"
还有网友看到也心动了,纷纷 @好友结伴去 " 上吊 "。
不过你也不用好奇,如果生活习惯不好的话,可能也要 " 吊脖子 "。
" 吊脖子 " 的网红场景其实是年轻人主动求健康的真实写照。
01 年轻人组团 " 吊脖子 "
颈椎病,正在掏空这届年轻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颈椎已经 " 垮 " 掉了。
颈椎病,曾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如今却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隐形健康危机。
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颈腰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调查,20 — 40 岁青壮年颈椎病患病率高达 59.1%,另有国内一项对 2000 例颈椎病患者展开的最新调查显示:近 20 年来,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 55 岁,一路跌至 39 岁,低龄化趋势明显。
这届年轻人有自己的疗愈方式。而这种治疗,正是 " 吊脖子 "。
" 吊脖子 " 的学名为颈椎牵引,用于治疗颈部肌肉痉挛,松解软组织粘连,旨在通过颈椎拉伸的方式缓解颈部疼痛和不适。
" 现在每天门诊 60%-70% 都是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最早 6 点多就有人在科室门口排队。我们 8 点上班,很多年轻人做完 20 分钟牵引后再赶去上班。" 副主任江澜说," 牵引治疗每次 20 分钟,7 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需要 2-3 个疗程。"
正在 " 吊脖子 " 的叶女士今年 29 岁,前一晚脖子痛到无法入睡,特地赶来治疗。" 你会感觉有一股力把你的脖子往上拉,还蛮舒服的。" 叶女士做牵引好几年了,一整套推拿下来感觉 " 头都轻了 "。
一旁的李先生是互联网从业者,患有颈椎病多年,基本上每周都要来做一次牵引,他说脖子痛起来像 " 牙疼 "。15 分钟左右的牵引做完,他长舒一口气,紧接着就趴上病床准备接受推拿。
20 岁的年纪,60 岁的颈椎。
颈椎病为什么会频频找上年轻人?
如今的工作模式,决定了我们每日伏案工作的时间并不少。
办公室族的不良坐姿成了元凶,特别是需要长时间久坐的 " 天选打工人 "。
从早到晚,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手机、电腦成了我们最亲密的 " 伴侣 ",而这份亲密,却是以牺牲颈椎健康为代价。
这些电子产品,在颈椎病的年轻化进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 " 伟大助推 " 作用。
研究表明,低头族、长期伏案的上班族、有车一族和缺乏体育锻炼的懒人一族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你想 " 吊脖子 " 还不一定适合呢?
有些人 " 吊脖子 " 反而加重了。
一定是评估跟诊断之后,再确定要不要做这件事。如果只是觉得好玩,也想试试,可能会有风险。
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脖子的 " 吊诡 " 游戏,更是对当代年轻人生活常态的调侃和警示。
02 为颈椎消费过万
随着颈椎病患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颈部健康。护颈按摩椅、护颈枕等各类 " 护颈神器 " 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 护颈神器 " 在电商平台上开始红火,成为了许多颈椎患者的救星。
许多消费者表示,这些产品确实能够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健康。同时,这些 " 护颈神器 " 的价格相对亲民,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颈部护理的便捷。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护颈按摩仪,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 " 护颈神器 ",护颈按摩椅是一种集按摩、热敷、磁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颈部护理设备。它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对颈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和热敷,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
价格上百元的 " 护颈神器 ",在平台上销量过万。某品牌一款价格低于 100 元的 " 护颈神器 ",销量更是达到惊人的 40 万件以上。
据 Statista 数据,2023 年全球按摩仪市场规模已突破 60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将增至 75 亿美元。据智研瞻统计显示,预计 2030 年中国颈部按摩仪行业市场规模达 267.35 亿元。
当然,年轻人的高度社交特质,也决定了他们倾向于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极高。
毫无疑问,除了在亲友的推荐下 " 种草 ",他们也乐意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
网络上,关于颈椎病的话题也屡见不鲜,包括分享自己的颈椎病治疗经历,求助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测评肩颈按摩仪等。如小红书上关于 " 颈椎病 " 这一话题的浏览量接近 6 亿。
03 血脉觉醒," 养生青年 " 有了新的健康密码
从 " 吊脖子 " 到护颈按摩仪,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
背后其实是年轻人对健康的焦虑和关注。
现在,健康消费成了年轻人的 " 新刚需 "。
" 养生 " 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的 " 专利 ",如今却在年轻群体中蔚然成风。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很多年轻人 " 晒 " 出康复诊疗单据,分享他们到医院康复治疗的经验和感受。
《2024 大健康行业营销白皮书》显示,大健康关注群体年轻化,90 后占比超 54.7%。受调研的 95 后年轻人中有超过 7 成的人选择给自己购买健康保险,抵御大病风险。
24 岁的孙先生刚刚步入职场,因为工作需要,他几乎每天都要伏案工作近 10 个小时,回家后也往往是继续在电腦前玩网络游戏,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脖子和手腕也不舒服。
后来,他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很多网友推荐到医院康复科调理身体,就来到某医院。如今,刚刚康复治疗了 3 次,他感觉身体已有起色。
前不久," 推拿科夜门诊挤满年轻人 " 话题冲上热搜,再次引发全网热议。这批 " 脆皮年轻人 " 正在身体力行地拥抱中式养生的理念,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年轻人的养生潮火遍全网。
其中,抖音的中式养生热度较高,新型养生方式层出不穷。小红书主推实操性较强的内容,更注重由内而外的综合调理。在 B 站,泛生活 KOL 的花式养生视频更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如衣食住行之后,年轻人渴望并期待精神上的满足。国货潮、二次元经济、粉丝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即是年轻人消费精神的最佳表现。
其实对于健康也是如此。
年轻人的健康消费观倾向于以精神消费、情感消费为主导,更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买单。
所以在寻求养生方式的道路上,年轻人不再满足于 " 缺啥补啥 " 的单一模式,而是希望找到与自身体质和状态相契合的精致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养生方式。
平台的数据分析更是指出,新一代的健康消费正趋向于多元和生活化。
以口腔健康为例。新一代年轻人已经将口腔健康纳入了日常健康管理的一部分,不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甚至购买电动牙刷、冲牙器等高科技产品,全面提升口腔健康水平。
今年以来,美团上与 " 节假日洗牙 " 相关的交易量同比增长 50%、种植牙订单量同比增长 89% 。节假日期间 " 洗牙单人套餐 " 搜索量暴涨 546%。
烤瓷牙的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 60%,是增速最快的口腔细分供给。
除了给自己的健康 " 保驾护航 ",这代年轻人还喜欢给家人买。
在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熱賣 10w+ 的家用诊疗仪器下面,都可以看见如 " 给家人购买的 "" 父母很喜欢 " 的评论。
他们不仅关注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还会运用科技手段,为家人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健康管理服务。许多家庭都已经拥有了智能血压计、血糖仪等健康监测设备。
前些年护肤品爆火时,年轻人涂最贵的脸霜,熬最晚的夜。
现在,年轻人开始熬最晚的夜,买最多的家用医疗器械 " 保命 "。
04 切勿跟风,网红 " 护颈脖套 " 是智商税?
年轻人健康消费崛起,养生市场迎来新机遇。
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其中,18-35 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 83.7%。
为了撬动 3 亿年轻人,商家们 " 各出奇招 "。
有些品牌方和消费者一起追剧。
剧集营销玩的最好的要属感冒药,比如华润三九。
在《与凤行》开播日,"999 小儿感冒药 " 官宣品牌身份。播出同时,"999 小儿感冒药 " 贴合追剧节奏投放素材。
今年 3 月,"999 小儿感冒药 " 热点伴随 917 个、总在榜时长超过 574 个小时,品牌兴趣人群增长了 1857 倍。
还有的是抓住健康节点,打入核心需求场景。
5 月 29 日世界肠道日,@万益蓝 WonderLab 与微博健康携手,发起 # 益生菌是肠道救星吗 #、# 万益蓝 66 肠道节 # 话题,并邀请明星张远和陆虎带动话题关注度。活动期间,万益蓝 "66 肠道节 " 新增阅读量 5881 万,吸引 7332 次讨论。
虽然这些品牌的招数不同,但都离不开 " 流量 "。
" 刷量 " 在电商领網域已是 " 公开秘密 "。
以家用医疗器械为例。
年轻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和 " 颜值经济 " 的兴起,具有保健、康复作用的家用医疗器械受到青睐。
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者对医疗器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获取有限,往往会通过销量、品牌、价格来进行选购,难以有效辨别产品的真伪。
为确保销量,医疗器械虚假宣传和夸大功效的情况时有发生,宣称具有治疗功效的非医疗器械产品打医疗器械 " 擦边球 " 的现象也屡禁不止。
短视频、直播购物兴起后,虚假宣传越来越猖獗,不少商家直接借带货、评测由头植入暗广。
前段时间,一款号称能 " 护颈 " 的脖套在各大平台走红,不少博主拍视频表示," 不仅出差能用,也适合日常刷手机、对电腦办公时预防低头。" 由于产品价格多在百元以内,吸引不少需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以及沉迷手机的 " 低头族 " 购买。
34 岁的李女士(化姓)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要对着电腦。时间一长,她总是肩颈酸胀、脖子僵硬,严重时头晕难受。
去年 8 月,她刷短视频时看到自己关注的博主推荐了一款 " 护颈脖套 "。
" 我看到网上都在建议有颈椎问题的一定要入手试试,赶紧下单买了一个。" 李女士说,之后只要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者脖子不舒服时,她就会戴着脖套,症状比以前有所缓解。
然而 9 月底,李女士因为假期前连续加班,颈椎酸痛症状突然加重,她立即赶到医院就诊。没想到,通过磁共振检查发现,她患上的是 " 脊髓型颈椎病 ",目前已压迫神经。
医生表示," 经常会接诊到像李女士这样的患者,脖子不舒服,或者颈椎病犯了,就戴上颈托或者脖套,有的还将它视为预防颈椎病的神器。"
事实上," 护颈脖套 " 并不能预防颈椎问题,如长时间不当使用,反而会加速颈椎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颈椎病发生。
缓解肩颈疼痛,与其过度依赖这些所谓的网红神器,不如从良好的体态习惯上入手。
比如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避免久坐,在伏案工作、用电腦、刷手机时,注意适当休息,坐着或保持一个姿势 1 小时左右,适当休息 5 至 10 分钟。
总的来看,每一位 " 天选打工人 " 都要在忙碌之余给自己的颈椎放个小假,千万别走到 " 上吊 " 治疗那一步。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以及一个健康的颈椎去支撑我们探索世界的梦想。
参考资料:
光明网 《一天 100 多例!杭州年轻人扎堆,都一个姿势!医生紧急提醒》青岛日报 《年轻人缘何 " 爱 " 上医疗康复》人民网科普 《跟风使用这一网红产品,女子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