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星纪元ES上市22.58万起,奇瑞要打造自己的BBA?,欢迎阅读。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ews
作者:鲤鱼
奇瑞口中那款「用灵魂打造」的车来了。
昨天,星途星纪元 ES 在上海世博中心上市,售价 22.58-33.98 万元,起价比预售时低 2.22 万元。
从 4 月官宣到 12 月上市,星纪元 ES 渐渐揭开面纱。昨晚的发布会透着一股技术重仓、「使命如磐」的气息,那作为这个序列的首发,星纪元 ES 的任务是什么?
战略方向上,星纪元 ES 多维度对标特斯拉 Model S、奔驰 EQE 等高端车型,毫不掩饰冲击高端市场的野心;至于车型本身,官方一直强调「超舒适」和「长续航」,这是在瞄准新能源市场的主流需求。
而星纪元 ES 最终落子 20-35 万价位段,是今年竞争强度明显进阶的区间,正逢年末纯电轿车齐力出击——它的竞品中,也不乏旗舰车。
今天的文章,来聊聊自称「技术理工男」的奇瑞,在年末电轿「高端局」的打法。
敢说「超舒适」?
今年的舆论环境明显不一样了,在硝烟弥漫的大环境里,似乎低调就是「投降」,发布会越来越信心十足。
给星纪元定调时,奇瑞的高调丝毫不让友商,敢说「超舒适」,多次强调「世界级」,在动力、空间、续航等方面多维度对标奔驰 EQS 和特斯拉 Model S。
星纪元 ES 预热已久,参数配置此前已经披露,我们也曾发布过试驾体验《试驾星纪元 ES,舒适当先的奇瑞旗舰纯电?》,这里不再细列,而是说说星纪元 ES 着重强调的舒适。
从官方的宣传来看,ES 的舒适来源于空间、NVH、天幕、座椅面料、智舱、智驾等等,也是各家旗舰车型都钻营的部分。
不过,ES 舒适的一个关键点,是全系标配「云台底盘」,拥有云动架构、智控底盘(CIC)、智效动力、多模感知四大技术,背后是对于驾驶稳定性、舒适性的追求。
「云台」的关键又在于,星纪元 ES 全系标配 IAS 智能空气悬架和 CDC 电磁减振系统,官方称,这是「30 万内唯一全系标配该系统的车型」。
对于消费者而言,「人无我有」是一个高效的记忆点。ES 把这个作为差异点,是特别的,讨论度也比较高。
不过新能源的技术迭代太快,30 万内配空悬的打法,ES 是一个开头,但可能不会是唯一。
前不久,在国际汽车电子与軟體大会 · 滴水湖峰会上,空悬供应商孔辉科技董事长兼 CEO 郭川表示,「2025 年很可能出现售价不超过 20 万标配空气悬架的车型」。
竞争的路线五花八门,空悬「下放」或将成为下一个内卷风向。
除了舒适,续航也是 ES 的传播方向之一,针对补能焦虑。ES 的最高 CLTC 续航是 905km,基于 800V 高压平台,能做到 15 分钟补能 50%。
今年下半年开始,800V 的先锋性似乎有点「通货膨胀」,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譬如,预售 15.5 万起的极狐阿尔法 T5 也将配备 800V 超充,还没上市,「最便宜 800V 电车」的声音已经渐渐喊出来。
而在 ES 上面,800V 不是标配,入门的两个版本都是 400V,可能是为了降低拥车成本。上市时,官方去掉了一款 800V 车型,是预售时卖 25.8 万的 Pro 版,新增了一款 400V 车型,是上市时卖 22.58 万的 Air 版。
虽然官方提出了「3S」的概念,但 Model S、EQS 起价分别是 69.89 万、88.1 万,和 ES 閱聽人重叠度未必会很高。
即便不看这两款车,星纪元 ES 竞品也不少,包括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7i、飞凡 F7、银河 E8、极氪 007、比亚迪汉 EV、阿维塔 12 等等,还有同平台的兄弟车型智界 S7,明年还有未发先火的小米 SU7。
在奇瑞看来,星纪元是集团品牌金字塔的「塔尖」,ES 是傑出人士生,但不管是看定位还是看技术竞赛,ES 的竞品们也并不逊色。
除了产品,渠道也是体系的关键之一,官方预计到 2024 年,星纪元全国门店将超过 460 家,围绕多座核心城市建设 120 多个品牌场站,接入 50 多万根第三方充电桩,车控 APP 也将上线。
目前,新车已经在大部分城市到店,现在下定 15 天内可交付。从这个规划来看,星纪元 ES 上量发力,或许要到明年。
奇瑞的「BBA」
星纪元 ES 上市了,接下来要交由市场来检验,看看用户买不买单。
而在它上市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就定下了昂扬的基调:
「我们有这样的雄心,要把星纪元打造成奇瑞的 BBA,成为集团品牌金字塔的塔尖。」
「最近奇瑞集团在新能源销量方面开始了大幅度的上扬,我们真的不客气了。」
这样的雄心,指向国内市场,也指向全球化。
尹同跃透露,「就这款产品,奇瑞的国际公司准备(使其定价)突破 100 万元 / 台的纪录,成为中国出口单价最高的车。」
在海外市场,星途已经指向高端。8 月,EXEED 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金新曾透露,星途瑶光在海外市场卖得非常好,(折合下来)海外平均售价差不多在 42 万以上,主要对标奔驰和宝马,号称「BBE」。
10 月,星途星纪元亮相日内瓦车展,开启了海外首秀,传播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世界级高端」。由此大致可以猜想,多次强调「世界级」的星纪元 ES,未来的出海预期不会低。
回到国内,对于 22.58 万起的售价,有人喊贵,有人说值,其实消费者心智多少会受到内卷潮和价格战影响,买方市场条件下,对比只会越来越细致。
问题在于,即便市场认知到奇瑞在技术重仓星纪元 ES,这种认知能不能转化成消费欲望,要打个问号。
或者直接些,星纪元 ES 集奇瑞三电、智能技术之大成,有没有到让消费者爽快掏钱的地步——让人认为「二十多万买奇瑞」是一件值得甚至赚到的事情。
这背后不止涉及到性能参数,还有品牌周期、企业调性等等,关乎用户的认同感,是相对感性微妙的逻辑。
ES 刚刚首发,有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开头定调,在它之后还会有更多车型。
奇瑞冲击高端新能源的决心并不只投注在这一款车上,下一款 ET 已经申报了,是一款 SUV,预计离上市不会太远了。
在今年的奇瑞 AI Day 上,官方预告,未来两年要推出 39 款新能源新车型,其中混动车型 24 款,基于 E0X 电动平台打造的纯电 15 款。
言下之意,奇瑞的「造星」之旅,不仅仅在于一时或者一款车,而是漫长征途。
我们会持续关注。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