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扒光内娱黑料,他真杀疯了…,欢迎阅读。
嘿嘿,最近的很多快乐都是一部小糊剧《全资进组》带给我的。
倒不是因为这剧本身有多优秀,而是剧里剧外的 " 料 " 都太搞笑啦!
先说剧外八卦。
肇事者陈腾跃,曾饰演《传闻中的陈芊芊》的教坊司头牌花魁。
结果因为丑到了观众,被吐槽得很大声:
这位 108 线小演员,因此被网友赐名 " 人间油物 ",连菜籽油都想找他代言。
就这样的口碑和颜值,还能在同年拍了部男主剧《兄台请留步》,这下直接被明涵 " 带资进组 "。
陈腾跃显然不想被白白冤枉 ……
什么带资,哥明明是全资!!
因为编剧和演技都不太行,《兄台》毫无水花。
于是陈腾跃选择最后一搏——依然是全资进组,并以此事为蓝本,创作出了同名短剧《全资进组》。
从幕后到剧名到内容,真 · 知行合一:
他一人分饰十一角,过足戏瘾,将自己想演的角色类型来了个串烧。
同时,他还是本剧的出品人、监制、总制片、策划、编审 …… 片尾字幕表就是他本人的 solo 秀:
再看他在微博锣鼓喧天,从 " 汤系艺人 " 到 " 新版黄蓉 " 都应蹭尽蹭的狼狈摸样:
哥,你是真的勇
嘚,营销宣传文案的活也一并给干了:
更为励志的是,据陈腾跃自己在直播间叭叭,他并非富二代,进组的资本都是自己赚出来的。
也因此,个人能力顶多只够做出部小短剧。
从亲力亲为的创作,到有话直说的爆料,一顿操作下来,他毫不藏着掖着自己的心思,就是想拍戏,就是想红!
也正是因为这份直接与实诚,《全资进组》才有了一定水花,甚至第二季都提上议程。
认真看看剧,还真的有点东西。
尤其是陈腾跃身为资本,在剧中演的就是资本,把观众想吐槽的内容提前在剧里吐槽完了。
比如,资本有多为所欲为?
男主顾总,身为剧组的金主爸爸,现场改剧本是常规操作。
主打一个既要又要——想要尊重现实,又不能完全还原现实。
男女主不能随时随地就亲上,需要各自的事业线:
但当编剧真的改成男女主各自美丽,第一个急的还是顾总:
任性起来,连剧本类型都能改。
上一秒才吐槽,一个类型剧火了市场就一股腦跟风:
下一秒就 ……" 改拍悬疑剧吧,那个火 ",讽刺效果瞬间拉满。
顾总嘴上说着反套路、合情合理、代入感、不落俗套 ……
看似清醒,实际上只是些片汤儿话。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编剧便只能猜他想要什么,按着五彩斑斓的黑发挥创作。
剧本元素混杂,越写越乱,乃至创造了一个从甜宠到悬疑、后宫、武侠、穿越、奇幻的多重宇宙。
熟悉不?
像极了部分 " 四不像 " 的国产剧——悬疑剧里谈恋爱,甜宠里标榜事业与大女主,职场剧又悬浮到像奇幻剧。
只有想上热搜的心是不变的
除了换剧本,还喜欢换女主。
朋友来剧场探班,顾总临时把她塞进剧本。
朋友过够戏瘾了,开始嫌演员太辛苦,得自己起床,自己背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 …… 这日子真没法过啦!
进组仅两三天,演技没学到,倒是学会了耍小牌,最后只得让编剧赶紧把她刀死,匆匆下线。
像《全资进组》这样吐槽娱乐圈乱象的 " 剧本 ",近年来越来越多,只不过常常是 " 挂羊头卖狗肉 " ——
从各类演技综艺把流量艺人一顿批,结果最后力捧的还是流量。
到一些娱乐圈题材电视剧,各种嘲讽数字姐及小鲜肉,实际上却是边吐槽边洗白,阳奉阴违那套玩明白了:
相比之下,《全资进组》难得地做到了将讽刺进行到底,这正是本剧让不少观众觉得 " 看着乐呵 " 的原因。
可惜的是,虽然《全资进组》满足了观众的吐槽欲,但本身的叙事却经不起细看,讽刺力道也比不上一些嘴毒的 up 主。
剧情纯纯由网络热词 + 娱乐圈梗堆起来,输出了情绪,却没输出实际内容。
能看得出来,陈腾跃比起当演员,实际上更有自媒体头腦。
他做得最对的事,就是确实考虑了观众想看什么,观众想说什么。
比如编剧这个角色,立的是打工人人设,代表的是观众视角。
真话偶尔会从她嘴边溜出,她也在最后翻身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把顾总好一顿虐:
还让一位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女演员,结束了这个故事:
这些细节呈现了《全资进组》的诚意。
而在如今的创作环境中,剧组一分的诚意常会被观众挖掘放大到十分,回馈超出质量的热度:
可见,国产剧观众在被各种辣眼、捂嘴后,已经学会了足够的宽容 ……
对比反映观众心声的《全资进组》,很多真正 " 带资 " 的影视作品,往往只顾自己拍得爽,翻车也翻得惨烈异常。
举个例子:
电影《时差七小时》,改编自同名小说,女主则由原著作者本人出演。
影片中她被两个男生追求,最后选择和陈冠希饰演的男主(未本山化)在一起。
当时影片一上映,就被质疑剧情和人物的合理性。
说是质疑,实际只要点开电影看到二人同框,就会满头问号 ……
拍完自己偷着乐也就罢了,离谱的是,最后还要普通人为这个盛大的玛丽苏梦买单。
2004 年搞这一套,只能说得亏赶上了网络不太发达的时候。
换成 2015 年的《纯洁心灵 · 逐梦演艺圈》,就同片不同命了。
导演毕志飞耗时 12 年打造,投资高达 2500 万元,拍出了这部 " 神作 "。
上映前还找来专家背书,开了个研讨会大夸特夸,把毕导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
上映后落得个紧急撤档的下场,喜提豆瓣评分 2.2 分,创下豆瓣影视剧最低评分纪录。
居然是零哎 ~
再到 2022 年的电影《喜悦的夏天》,这土味海报多看一眼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同样由女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和毕志飞是校友,这次却被网友骂到连上映的步骤都省去了。
懂?给观众强行喂 x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然,网友固然越来越清醒,却拦不住翻车事件屡次发生。
某种程度上在于 " 带资人 " 的傲慢与对观众的轻视。
把依托答辩当作旷世珍宝,大剌剌地戳到观众面前。
就拿前阵子轰轰烈烈翻车的《东八区的先生们》来说。
张翰自编自演,辛苦辛苦白辛苦。综艺节目中,能看到他全程操刀审片,生动诠释了一部烂剧的诞生。
按头让下属欣赏自己的 " 美颜暴击 ",对每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层层把关,每一句矫情油腻的台词都要精雕细琢 ……
最终辛苦出了豆瓣 2.1 分的佳绩,一举打破《纯洁心灵 · 逐梦演艺圈》创下的惊人纪录。怎么不算一种资本互助呢?
可笑的是,这么多年来,观众已经学会用脚投票,许多 " 带资人 " 却固步自封。
十八年过去,《喜悦的夏天》的摄影、制作甚至物料,比《时差七小时》审美降级了不止十八年,从正经电影变成了手机短片:
男主颜值也暴跌 ……
也许,正因为陈腾跃不算 24k 纯资本家,需要考虑回本和效益,才能用更讨巧的方式拍出贴近观众心声的剧。
能与之对标的,还有不知道啥时候会播出的《凤鸣笙箫箫》。
富婆刘芊萤自己砸钱,拍了一部自己主演的古偶剧。
搭档的男主有些姿色,看流出的开机照及海报,妆发竟然也还不错(?),面对观众的犀利言语,姿态是平和的:
原来,对抗 " 资本 " 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成为新资本?
这么一想,讽刺力度更拉满了 ……
评论里告诉院长:如果你可以全资进组,想拍哪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