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刷屏了!应届生可拿超200万年薪,还不限学历专业!何方神圣这么“壕”?,欢迎阅读。
你敢相信?应届生年薪超 200 万元!
新年伊始,随着各大资管机构的业绩报表相继出炉,带动着跳槽和招聘也随之火热起来。在市场关注度持续不减的量化圈,一则低调的招聘启事,刷新了应届生的薪资上限—— 32.5 万美元(约合 231 万元人民币)。
这些一掷千金的华尔街量化机构,在不断天价年薪吸引人才的背后,是其在市场中大赚特赚。美国股市在 2023 年表现出色,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 24%,纳斯达克 100 指数创下 1999 年以来的最佳表现,而其中对冲基金抱团美国 7 只科技股成为业绩优异的重要保障。
量化基金大厂
给应届生开出超 200 万年薪
去年夏天,华尔街量化基金 Point72 在其官网发布暑假的实习生招聘启事,其中量化开发实习生岗位年薪为 24 万美元 -3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72 万 -215 万元),引起来市场一片围观。
当下,华尔街一家行事低调的量化基金 Jane Street,更是 " 壕气冲天 ",给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軟體工程师,开出 32.5 万美元年薪。这意味着,一位入门级的新人在量化大厂,可以拿到 231 万元人民币的年薪,折合月薪接近 20 万元人民币。这个年薪数字,直接刷新了量化圈应届生身份的工程师年薪的 " 上限 "。
美国薪酬数据收集和求职谈判指导网站 Levels.fyi(澎湃新闻)
更有意思的是,与 Point72 招聘不同,Jane Street 在校招不限学历,甚至无需具备任何金融、编程方面知识,公司就爱招聪明、谦虚、热爱学习的员工,还明确表示不会在面试过程中问同学金融、经济学相关知识,非商科、非 CS 专业的留学生完全可以尝试投递。
" 我们正在寻找愿意帮助我们设计和构建运行公司的系统和工具的軟體工程师。你将在 Jane Street 的各个部门找到軟體工程师,解决从交易柜台到会计团队等关键领網域的实际问题,以及建立基础设施,无论这意味着实施网络监控还是风险模型。" 在 Jane Street 的官网招聘公告中这样写道," 我们对有任何语言经验的有才华的工程师都很感兴趣——我们大多数人在加入 OCaml(一种编程语言)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经验。"
这份招聘面向应届生,工作地点包括香港、伦敦、纽约。有趣的是,对于该职位的要求,Jane Street 称不要求应聘者有函数式编程、金融或任何其他特定领網域的背景,而是寻找喜欢解决有趣问题的聪明程式员,"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你如何思考和学习,而不是你现在知道什么。"
具体来说,Jane Street 认为应聘者应该是一个热爱科技的顶尖程式员;求知欲强,乐于合作,渴望学习;谦虚,不怕问问题,勇于承认错误;要求英语流利。
据澎湃新闻,efinancialcareers 调查显示,Jane Street 相比往年扩增 25% 以上,仅在纽约办公室就招了 120 个实习生。此前还传出,其 2023 年给实习生开到了每月 1.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1.5 万元)的高薪。
那么,这家给出如此高薪资的量化机构,到底是何方神圣?其官方网站显示,该公司设立于 2000 年,定位是 " 一家全球流动性提供商和交易公司,利用复杂的定量分析和对市场机制的深刻理解来帮助保持价格的一致和可靠。"
Jane Street 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旗下有超过 2000 位员工,在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中国香港等 45 个城市均设有办公室,所投资的资产涉及 ETF、股票、期权、商品现货、期货、债券以及外汇等,还包括加密货币。该公司投资内地市场的主体是简街亚洲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为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该机构在 ETF 领網域交易份额占比很大,ETF 通常占美股每日交易的四分之一。2020 年运营超过 17 万亿美元的证券。
押注科技 " 七巨头 "
美国量化基金去年大赚特赚
据证券时报,美国股市在 2023 年表现出色,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 24%,纳斯达克 100 指数创下 1999 年以来的最佳表现。而就在去年,美国量化基金也在市场中大赚特赚。
根据美国银行的最新报告,公司根据客户流量的数据显示,去年散户投资者纷纷逃离美国股市。与此同时,对冲基金成为聪明的投资者,在股市持续飙升之际大举投入资金。
该行策略师 Jill Carey Hall 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总的来说,美国银行的客户在 2023 年是净买家,向美国股市注入了 660 亿美元。其中,企业和对冲基金的购买最为明显,这是 4 年来首次净流入该资产类别。另一方面,机构和私人客户是净卖家,后者从美国股市中撤出的资金量更是创 2019 年以来最多。报告还称,美银客户在 2023 年大量买入科技和通讯服务类股,同时卖出工业、能源、必需品和公用事业类股。美国银行自 2008 年以来的数据显示,工业类股的累计流出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个报告也印证了此前高盛的数据。去年下半年,高盛曾表示,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对市值最大的 7 只科技股的敞口达到创纪录水平。7 只最大的科技股分别是微软、苹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脸书母公司 Meta、亚马逊、英伟达和特斯拉。这 7 只美股市值合计约占高盛追踪的对冲基金所持股票总市值净值的 20%。这些巨头股也是推动 2023 年美股大盘整体上涨的主要动因。
目前,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城堡投资旗舰多策略基金 2023 年上涨 15.3%,并计划向其客户返还高达 70 亿美元的资金(类似基金分红)。去年,城堡投资曾向其投资者返还了约 85 亿美元的利润。自 2018 年以来,城堡投资已向投资者返还了约 250 亿美元的利润。
然而,押注科技股之外的对冲基金,表现则不尽如人意。美国管理 600 亿美元资金的量化巨头 D.E. Shaw & Co. 旗下最大对冲基金在 2023 年仅取得低于 10% 的回报,其旗舰综合基金上涨了 9.6%。该基金投资于多个资产类别和地区。另外,其旗下规模第二大基金 Oculus 去年上涨 7.8%,该基金主要进行宏观押注。
国内量化基金成绩如何?
上周 A 股 2023 年的交易收官。据同花顺 iFind 数据统计,在 383 只有完整净值数据披露的公募量化产品(多份额产品仅以 A 份额参与统计)中,2023 年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有 61 只,占比为 15.93%;超额表现方面,2023 年跑赢沪深 300 指数的产品有 290 只,占比 75.72%;跑赢中证 500 和中证 1000 的产品分别为 193 只和 168 只,占比分别为 50.39% 和 43.86%。
公募量化产品年度排名方面,头部阵营在收官阶段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到最后也是以不到 0.3 个百分点的微弱差距决出冠亚季军。其中,渤海汇金量化成长混合以近 13.8% 的收益拿下公募量化年度冠军,领先第二名国金量化多因子 A 仅 0.11 个百分点,长城量化小盘股票 A 紧随其后拿下季军,前 5 名收益密集分布在 13.39%-13.8% 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量化前 5 名产品中,冠军渤海汇金量化成长混合规模最小,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不到 4000 万元,而国金旗下两只旗舰量化产品规模排名前列,且均在 2023 年实现规模大增长,堪称公募量化 2023 年度的 " 无冕之王 "。此外,华夏智胜先锋股票 ( LOF ) A 和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 A 等规模较大的量化产品也取得 10% 以上收益。
公募量化产品 2023 年收益前 10 名
2023 年全年业绩 " 黑榜 " 方面,虽然多只垫底产品凭借年底新能源光伏赛道的反弹收窄了跌幅,但对年度终极排名并未有实质性的影响。东吴安享量化混合 A 以近 39% 的跌幅结束了 2023 年,领跌公募量化产品;垫底的前 5 只产品仍旧来自新能源光伏赛道,跌幅均超 30%。
公募量化产品 2023 年收益后 10 名
私募方面,2023 年,有 1300 只私募量化多头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 66.5%;从细分策略来看,227 只中证 1000 指增产品 2023 年平均收益达 8.57%,该策略正收益产品占比也高达 90.31%,也是唯一正收益占比超九成的细分策略;沪深 300 指增、中证 500 指增和量化选股策略的正收益产品占比分别为 25.93%、75.41% 和 62.03%,均相较 11 月底有所下滑。
超额表现方面,1955 只私募量化多头产品 2023 年平均超额收益为 14.64%,其中表现最好的细分策略是量化选股策略,平均超额收益达 16.92%,而中证 1000 指增产品平均超额收益也达 15.88%。1752 只私募量化多头产品 2023 年实现正超额,占比接近九成,整体超额表现优异,其中,中证 500 指增和中证 1000 指增细分策略正超额占比分别超 95% 和 97%。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 |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证券时报、澎湃新闻、券商中国、每经网(记者:彭水萍)、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