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小鹏汽车逆袭的关键是何小鹏用对了王凤英,欢迎阅读。
· 这是第 4778 原创首发文章 2k+
撰稿:张浅
出品:道哥说车
《财圈社》及旗下《道哥说车》现已开启 "2025 年 315 汽车维权系列活动 ",如果您遇到汽车质量问题,可以登陆 " 财圈社 " 网站(https://www.caiquanshe.com/kandiantousu)找到上方导航条 " 看点投诉 ",进行投诉,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看点投诉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文 / 财圈社 & 道哥说车 张浅】在去年 9 月 4 日小鹏 MONA M03 的庆功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递给了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一杯酒,王凤英颇有感慨,举杯向在场的所有人敬酒,直言这是她人生中喝下的第一杯酒。对何小鹏和王凤英而言,这既是一杯庆祝 MONA M03 首战告捷的喜不自禁的酒,更是一杯把小鹏从濒死边缘拉回的如释重负的酒。
要知道,在 MONA M03 上市前,小鹏汽车被唱衰了两年,生死存亡之际,小鹏急需一个 " 救命稻草 ",可在结果没有真正摆在眼前时,谁又知道这是 " 救命 " 的还是 " 要命 " 的?
去年 8 月 27 日小鹏 MONA M03 上市发布会的媒体群访环节,何小鹏——这位连续成功的创业者,整场问答环节的表现都显得十分局促紧绷,或许彼时的他也惴惴不安,对于 MONA M03 能否卖好,心里多少没那么有底气。
曾有汽车行业从业人士向《财圈社 & 道哥说车》编辑表示,小鹏汽车如今的转危为安,在于何小鹏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用对了王凤英,并把她用在了对的地方。
临危受命,化身 " 救火队长 "
2023 年初,小鹏汽车深陷泥潭。一来月销量跌破 5000 辆,G9 上市失利引发口碑危机;二来小鹏汽车股价从最高 72 美元跌至 8 美元,市值蒸发超 90%;三来小鹏汽车内部管理混乱,被曝 " 部门墙高耸,决策效率低下 " ······
种种危机下,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被曝加盟小鹏汽车,出任小鹏汽车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小鹏汽车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且直接向何小鹏汇报。这意味着,王凤英在小鹏汽车的地位是仅次于创始人何小鹏的,妥妥的 " 二把手 "。
尽管是一位从传统主机厂跳到造车新势力的职业经理人,但何小鹏却并没有对于这位英雄的 " 来路 " 产生过质疑,而是给予了王凤英足够的信任,也给了她最大的权限。王凤英来的那一年,向何小鹏提出聚焦主干品类、重塑营销渠道、抓查腐败、降本增效等建议,何小鹏均一一听取。
曾有小鹏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王凤英在实际的经营当中,大到供销采购,小到员工差旅,一切涉及成本控制的地方,都由王凤英实际负责,甚至连何小鹏,有时候都要受到王凤英的 " 约束 "。
正是这一 " 男主外,女主内 " 的运作形式让小鹏汽车快速摆脱危机,进入正轨。世人都说拥有 30 多年造车经验的王凤英,是何小鹏的 " 救命稻草 ",可殊不知,用对人的何小鹏才是自己的 " 救命稻草 "。
王凤英的到来,弥补了何小鹏在汽车产业链、营销体系、公司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在王凤英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小鹏汽车的体系逐渐清晰,这也使得她给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个 " 救火队长 " 的形象。
力挽狂澜,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是整个军队的核心,可以说,将决定着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璧,王凤英之于小鹏汽车便是如此。
有着车圈 " 铁娘子 " 之称的王凤英此前在长城汽车任职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战略创新,其中最主要是品类创新,二是操盘长城的营销,始终在一线。回顾王凤英此前的职业生涯,在长城汽车推行 " 经销制 " 以及力主转型 SUV 业务是其在位的两大重要战绩。这两大战绩也体现了王凤英在搭建销售体系、产品规划方面的能力。而销售与产品,正是当时陷入危难的小鹏汽车最需补强的能力。
在王凤英的主导下,小鹏汽车合并了直营和经销体系,重新分化了战区,并提出 " 木星计划 ",其中提及调整直营和授权加盟两种渠道模式的比例,核心举措是 " 用经销商模式来逐步替换直营模式 ",加速小鹏汽车的市场覆盖。
不仅如此,王凤英还提出了聚焦 " 智能化 ",将小鹏智能的标签继续深化、拓展和推移,例如,MONA M03 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第一次将城市高阶智驾带到了 15 万元的价格区间,上市 48 小时,大定量超过 30000 台;而随后另一款走量的小鹏 P7+ 则切中了 20 万元以下区间消费者想体验智驾的需求,12 分钟大定破万。
不过,订单上来了产能上不去,也于事无补。当 MONA M03 一不小心成为年度爆款后,产能不足也成了另一大挑战。事实上,早在 2023 年 7 月,小鹏 G6 这一有爆款潜力车型在上市后就立马坠入了产能地狱,流失了大量订单,这暴露了小鹏在生产制造上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王凤英又在关键时刻助了何小鹏一臂之力。2024 年初,小鹏汽车进行架构调整,其中,新上任的小鹏汽车生产制造负责人张利,为王凤英的丈夫,也是前长城汽车负责生产制造的总经理,这不仅是夫妻档的又一次密切配合,也是老汽车人以专业的身份助力小鹏汽车发展。
日前,小鹏 " 意难平 " 的两款 SUV 车型——小鹏 G9 与 G6 迎来改款上市,2025 款的 G6 和 G9,其全面更新更像是全新发布,且在体会到 " 性价比 " 带来的销量后,小鹏这次延续了 P7+ 与 M03 的定价模式,焕新款小鹏 G6 与 G9 的售价再次下探,不得不让人直呼:性价比太高了。
激进定价的背后源于小鹏汽车的降本优势,而这就是王凤英所擅长的地方了。自 G9 SKU 事件之后," 不懂座椅采购价 " 的何小鹏便邀请王凤英前来加盟,当她听到小鹏的座椅成本后,直接就告诉何小鹏成本高了 1200 元。王凤英掌舵的这两年,小鹏汽车省了不该花的钱,一是通过对工厂的更新,自研图灵芯片、抛弃高造价激光雷达等加强自身调整,二是对供应链的选择采取竞价模式," 广撒网 " 帮助小鹏更直观的选择合理价位的供应商伙伴,从外部控制造车成本。
事实上,从 MONA 开始,小鹏就研究如何降本,MONA 成功做到了低价高毛利的同时,配置并不低。降本优势带来的不只是销量的提升,还有财务状况的改善。小鹏汽车 2024 年 Q3 财报显示(Q4 和全年财报尚未公布),总营收达到 101 亿元,同比增长 18.4%;三季度交付量为 46,533 辆,同比增长 16.3%;毛利率进一步攀升至 15.3%,创历史新高,较前年同期增长了 18 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五个季度增长。
在刚刚过去的 2 月份,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 30453 辆,同比增长 570%,连续 2 个月夺得新势力交付量第一名,是当月交付量唯一突破 30000 辆的新势力车企。如此势头下,新款小鹏 G6/G9 的焕新上市,必将成为小鹏汽车全新增长引擎,而这又将再次验证何小鹏用对了王凤英,并把她用在了对的地方。
《财圈社》及旗下《道哥说车》现已开启 "2025 年 315 汽车维权系列活动 ",如果您遇到汽车质量问题,可以登陆 " 财圈社 " 网站(https://www.caiquanshe.com/kandiantousu)找到上方导航条 " 看点投诉 ",进行投诉,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看点投诉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