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有友食品业绩不够,投资来凑,欢迎阅读。
有友食品对泡椒凤爪情有独钟,对投资理财同样一贯钟情。
不过,这一次它当了个大冤种。昨日公告披露,公司花 8000 万元买基金,亏损 500 多万元,交了一大笔 " 学费 "。
在理财这件事上,公司向来力求稳健,通常以银行理财和结构性存款等为主。即便收益不高,也不会越雷池半步。不知道怎么一下子掉进基金的大坑。
这事马上在股吧里炒开了锅。有投资者说,还不如老老实实存银行," 偏要博运气 "。
理财亏了 547 万
凭借泡椒凤爪这一单品,有友食品成为细分领網域的王者。
巅峰时期的 2021 年,仅仅泡椒凤爪一个单品,年销售超过 2.5 万吨、贡献收入近 10 亿元,占公司收入 8 成以上。
泡椒凤爪好吃,投资理财更香。2019 年公司上市之后,手里闲钱多了,委托理财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以往几年,公司购买的都是保本、稳健型理财产品,收益尚可。但去年以来的运气,就不那么好了。
7 月 26 日,公司公告赎回 3 笔合计总额 1.4 亿元的理财产品,除了 5000 万元购买广发证券收益平整 -" 收益宝 "4 号、1000 万元购买华安证券华彩增盈 9 期浮动收益凭证,分别实现收益 52.07 万元、11.97 万元,购买工银瑞信添颐 B 基金(485014),发生大额亏损。
受托方工银瑞信于 2021 年 12 月 30 日买入 8000 万元,截至今年 7 月 21 日到期,实际收益金额 -547.43 万元。
债券型基金虽然收益远不及股票型基金,至少风险低、收益平稳,比较符合公司稳健的风格,没成想遭遇熊市。
这支混合债券基金规模 7.05 亿元(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主要投向企业债、公司债以及地方债等,另外股票资产配置比例 10%-20%。2022 年,该基金收入 -1096.06 万元,净利润 -7052.61 万元。
近 12 个月以来,这是公司唯一尝试的基金投资,结果一地鸡毛。消息披露后,马上在股吧炸开了锅,中小投资者直喊大冤种一枚。
截至昨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 37 笔,理财金额合计 16.58 亿元。除已赎回 23 笔合计 8.78 亿元、获得收益 1012.65 万元,尚有 7.8 亿元理财未赎回。
业绩不够,投资来凑
当泡椒类休闲产品几乎看得到天花板,公司对其他业务涉足十分有限,此前提及的预制菜产品,还处于 " 有序推出战略储备产品 " 阶段,或许,暂时只有采取理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近年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一直保持高位,可以看出公司对投资理财十分上心。
2020 年末至 2022 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分别为 7 亿元、11.02 亿元和 9.37 亿元,占各期末总资产约 36.44%、52.02% 和 45.75%。
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绝大部分来自于购买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等。
初步统计显示,2020 年 -2021 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投资收益分别为 3407.50 万元、3545.40 万元。2022 年,这一收益仅有 609.98 万元。
如果说,前两年的理财投资收益,为公司贡献了稳定理财收益,去年以来金融及市场环境变化之下的收益拉胯,预示着单纯依赖理财,收益已越来越低。
2022 年报披露,公司以募集资金 + 自有资金为主的委托理财发生总额为 15.47 亿元,主要是购买银行理财和券商产品,除了截至当年末未到期 9.30 亿元,也就是说,砸下 6.17 亿元理财,实际收益不到 700 万元。
大财主兜里有钱理财,却少有在主业上动真格,这是中小投资者在股吧里吐槽最多的。
公司痛定思痛,曾计划玩儿一把大牌。2021,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设定 2021 年至 2023 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15%、33% 和 55%。
结果 2022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6.01%,未能达标。公司在今年 2 月主动终止这一计划。
消费市场供需关系压力陡增,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非刚需品的泡椒类产品销售承压,导致业绩波动频繁。
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6.12%、-2.65% 和 -30.13%。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2.32 亿元,较上年下降 12.45%。其中,泡椒凤爪产品少卖了近 4000 万元。
仍是泡椒凤爪大王
有友食品的泡椒凤爪生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重庆有友大酒店。这里,是公司创始人鹿有忠的起点,更是轉捩點。
在经营酒店餐饮业务过程中,鹿有忠偶然发现泡椒味的菜品深受欢迎,他这才将业务重心转向泡椒类菜品的开发中。之后,鹿有忠将作为餐桌菜品的泡椒凤爪,变身真空包装的休闲食品。
随着泡椒凤爪一炮而红,公司迅速走上快车道,依托遍及全国经销网络,成就了公司在泡椒类产品领網域,王者般的存在。
但是,爆红的大单品往往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可能一直躺着吃红利。公司今年初终止股权激励计划,所处的困境就一览无余。尤其是,主力产品泡椒凤爪的增长,焦虑重重。
泡椒凤爪产品收入规模从 2019 年的 8.44 亿元增至 2021 年 9.61 亿元,占公司收入的 8 成以上,未料 2022 年收入跌至 7.82 亿元,占比降至 76.37%。
针对产品结构单一,公司也在积极想办法,此前推出的猪皮晶、竹笋、豆干及花生,已成为泡椒凤爪外重点培育的梯队产品,去年收入分别为 0.78 亿元、0.49 亿元、0.26 亿元和 0.17 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 7.26%、4.79%、2.55% 和 1.66%。
看似红红火火,这些产品与泡椒凤爪的收入相差甚远,至今,公司未能培育出一个年收入亿元级的产品。
经销商们似乎也看透了,纷纷选择逃离。继去年减少 328 家后,今年一季度再减少 58 家,仅剩 571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