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阿里站在中国AI肩膀上,欢迎阅读。
最新一季财报显示, AI 将阿里巴巴重新拉上了云端。
阿里自身 AI 业务的增长与进步,投资 DeepSeek 的传闻,加上与苹果 AI 达成合作的消息,种种市场情绪叠加未来预期,阿里股价趁着 AI 东风,在财报发布后起飞,当天收盘大涨 8%,较三个月前的财报日股价,上涨超 50%。
整场财报电话会,分析师们的问题也都绕着云和 AI 打转:AI 将如何促进公司云业务的收入增长?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情况如何?云利润率的长期展望是怎样的?
阿里管理层给出的回答是极其乐观的。
未来三年,阿里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AGI 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如果能实现 AGI,那么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 50% 左右的 GDP 构成;未来 90% 的输出 token 将在云端生成并通过云端分发,只有云计算网络才能以最高的效率生成和分发这些 token。
吴泳铭将云计算网络比作 " 电网 ",为 AI 提供算力支持。眼下,因 DeepSeek 爆火带来的一系列服务繁忙现状,无疑成了 AI 算力需求迎来大爆发的前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借助股价上涨得到市场重估,但阿里并非特例。近三个月,腾讯股价也上涨了 20%。2 月以来,中概股多次普涨。年初至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上涨超 16%。一众中国互联网公司,正纷纷迎来价值重估的新契机。
与其说是在重估阿里,更准确地讲,这其实是整个市场在重估中国互联网。春节期间爆火出圈的 DeepSeek,则为这场重估又加了加速。
借由低成本高性能特点出圈的 DeepSeek,让华尔街重新将目光转向中国,重新正视起中国互联网公司的 AI 实力和布局。
DeepSeek 爆火之前,押注 AI 不仅是硅谷科技大厂的共识,同样也是中国科技大厂的共识。过去两年间,在马云为数不多的发声中,高频出现的一个词汇便是 AI,其认为 AI 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为了在 AI 时代抢下一席之地,DeepSeek 之前,阿里一度是仅次于 Meta 的全球第二大大模型开源玩家。财报发布前夕,借助苹果选择阿里作为在中国落地苹果 AI 合作方的消息,阿里股价已经由此上涨过一波。
对阿里 AI 业务的预期,是阿里这轮股价上涨的原动力,一些提振信心的消息,则产生了輕按兩下效应。
上周,近年很少公开露面的马云,出现在了一场重要的座谈会上," 时代的马云 " 也回来了。
这季财报,俨然成了阿里云和 AI 战略的扬声器。管理层反复强调了 AI 时代的商业价值以及云计算网络之于 AI 的重要性。
不过由于这次财报范围,是 DeepSeek 尚未爆火的去年四季度,AI 商业价值对阿里财报的贡献尚未完全体现。
去年四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 317.42 亿,同比增长 13%,主要受到包括 AI 相关产品在内的公共云产品收入双位数增长驱动。另外,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 6 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13% 的增速乍看并不十分亮眼,但如果回溯此前几个季度阿里云的增长情况,便可看出其意义:2023 年一季度至 2024 年三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4%、2%、3%、3%、6% 和 7%。阿里云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时代。
阿里云增长的动力自然是 AI 算力需求增加。
阿里的通义大模型选择了开源策略,尽管它可以通过接入 API 获得收益,但目前靠大模型产生的直接收益较低。吴泳铭对未来大模型的直接收益较为乐观。" 当然,随着模型的改进、变得更强大、功能更复杂,我们有可能提高模型使用费用。"
综合看,阿里能从 AI 时代获取的更直接的商业收益,依旧是云服务。
由于通义是开源模型,很多开发者会将其作为基础模型开发自己的垂直模型和应用,因此一些开发者会将模型和应用部署在阿里云上。另外,当客户通过 API 访问通义模型时,阿里云也有更多机会交叉销售其他云服务," 通义本身可能不会带来巨大的收入,但它是我们整体云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市场更看重的,是阿里给出的未来业绩指引。
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及,春节以来,他们看到了推理需求的爆炸性增长," 我们现在看到的新需求中约 60%-70% 是用于推理的 ",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AI 将有望帮助阿里云扩大客户群体并拓展行业覆盖范围,从而提高 AI 服务的利润率。
事实上,这部分利好已经在春节期间开始释放。
1 月 24 日以来,阿里股价经历了一轮上涨。股价从当日开盘价 86.71 美元,上涨至 1 月 30 日的 103 美元,涨幅约 16%。
2 月 7 日,市场有传闻称阿里计划投资 DeepSeek,双方团队正在沟通具体细节,阿里云将作为第一推理算力选择,此消息后被双方否认,阿里股价再次上扬。
如果说对 DeepSeek 的投资尚悬在半空中,那么和苹果达成合作,则算阿里 AI 战略有了实质性的结果。
2 月 11 日晚间,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苹果即将与阿里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 AI 功能。相关人士称,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 AI 功能已经提交审核,取得重大进展。两日后,蔡崇信回应了阿里与苹果合作传闻," 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外界对阿里信心回归的另一重因素是马云的高调亮相。
2 月 11 日,马云现身阿里园区。上周,马云参加了一场颇为重要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此前,马云已多年未在公开场合露面。
" 我的问题也与 AI 和云有关 ",财报电话会上,AI 和云无疑是最受分析师们关注的业务。阿里正处在一个离开旧时代、进入新时代的过渡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核心电商依旧是支撑阿里收入和投入的现金流业务。
去年四季度,阿里营收为 2801.54 亿元,同比增长 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510.66 亿元,同比增长 6%。
去年三季度,阿里收入同比增长 5%,净利润同比下降 9%;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4%,净利润同比下降 9%。对比此前两个季度,阿里整体营收、利润情况已有所好转。
在阿里营收中占大头的淘天业务,同样相对前两个季度有所好转。
淘天的收入来源分为零售和批发,零售的收入结构又包括客户管理收入及直营业务。本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9%。
去年 9 月 1 日,淘宝开始向卖家收取基础軟體服务费,面向已经交易成功的订单,费率为 0.6%,这项动作提升了淘天 take rate 的比重,也带来了淘天收入的增加。
对比来看,去年前三个季度,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5%、1% 和 2%。
当然,本季度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也与 GMV 增长有关。财报提及,该数据增长主要由 GMV 增长和 take rate 同比提升带动。
但淘天面临的竞争压力依旧很大。
据 36kr 报道,2024 年,抖音电商的 GMV 约 3.5 万亿元,同比增幅 30%,其 2025 年目标为 4.2 万亿元。这意味着抖音电商今年需实现 20% 的同比增长。
然而,2024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8.8 万亿元,仅比上年增长 3.5%,显然 202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难以达到 20%。这意味着抖音想要达成目标,会继续从原有市场玩家的手中抢夺市场份额,过去几年,它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另外,紧随其后的拼多多对淘天的追赶也依旧凶猛。
至于国际业务,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32%,高于上季度 29% 的增速,不过该增速主要是批发业务贡献,零售业务并无增速变动。
与 Temu、TikTok Shop、Shein 等公司的竞争,也使得阿里国际电商业务还处在一轮投入期中,亏损同比增加了 57%。
整体来看,阿里核心电商业务较前两个季度表现稍好,尚未到改变基本面、业务能被重估的时刻。在这轮股价上涨浪潮中,核心电商起到更多的支撑作用,即核心业务地盘相对稳定。
" 国内电商方面我们中长期的目标还是先稳定住市场份额,同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营商效率 ",蒋凡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及。
市场对淘系电商的期待,还包括蒋凡的回归能带动业务继续前进。下一季财报,就是蒋凡回归后的首份完整财报了。
阿里财报上涨的另一个底部支撑,则是剥离非核心资产,甩掉了几个无太多发展前景的包袱。
" 我们还是很严格执行聚焦核心业务、退出非核心业务的战略,比如高鑫零售和银泰,预计交易将在 3 月或 6 月季度完成;未来,我们将继续寻找机会退出非战略性、非控股资产。" 吴泳铭还提到,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
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主业,淘天核心电商业务企稳,是阿里这轮股价增长的支撑,市场重估阿里云的价值是增长的核心动力。
当然,增长还有两重非业务本身的因素。一是阿里估值的修复。
过去一段时间,出于核心电商业务无起色,集团业务也无新的增长引擎,市场给出了阿里较低的未来预期,股价最低时 PE 达到了个位数。市场有利好消息刺激时,估值也被快速修复了。
另一重原因则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估值修复。同样因缺少增长预期,市场上除了少数如拼多多一样业绩强劲、找到海外第二条增长曲线的公司的股价未掉至谷底外,其他公司都难以被给予较高的估值。
AI 成了让外界重估中国互联网价值的新机遇,DeepSeek 则加速了这场新机遇的到来。
财报发布当日,阿里股价报收于 135.98 美元,想要重回 2020 年巅峰期的 300 美元,阿里依旧要看它在 AI 时代的站位。
各家已纷纷开启了 AI 军备竞赛。
腾讯为了应对 AI 之战,刚刚调整了组织架构。据界面报道,继腾讯元宝从 TEG ( 技术工程事业群 ) 转入 CSIG ( 腾讯云与产业事业群 ) 之后,QQ 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 等更多产品和应用也将汇入 CSIG,此外,QQ 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 等产品所在的团队和组织将从 PCG ( 平台与内容事业群 ) 调整至 CSIG。
阿里明确了投入规模。本季度,阿里自由现金流从上季度的 565.4 亿元下降 31%,至 390.2 亿元,阿里提及,减少主要就是由于对云基础设施投入相关的支出增加。吴泳铭表示,AI 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未来三年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可以想见,未来各家在 AI 基础设施的投入之巨。
对于未来 AI 能给阿里带来的收益,吴泳铭颇为乐观。他认为,各家公司之间大模型的差异化其实是在逐渐缩窄的,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之间的差异化也越来越不明显," 这样的现状反而非常利好于云计算公司,无论是开源模型还是闭源模型,最终大部分的模型都要托管在云计算网络上。"
吴泳铭打了个比方,如果人工智能是未来最大的商品," 那么云计算网络就相当于现在的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