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互联网大厂投资:“风”在变,“口”也在变!,欢迎阅读。
中新经纬 12 月 26 日电 题:互联网大厂投资:" 风 " 在变," 口 " 也在变!
作者 符永康 常涛
" 你们的大模型怎么样了?"2023 年,这是许多互联网公司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钱投哪了?
互联网大厂的投资动作被认为是中国商业机遇的一个风向标," 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 的说法广为流传。如今,烧钱式的粗放投资切换为精细模式," 风 " 变了,热点领網域的 " 口 " 也在变化。
回顾 2023 年,自 3 月份 ChatGPT-4 上线后,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跑步入场大模型赛道。百度 " 文心一言 "、阿里巴巴 " 通义千问 "、腾讯 " 混元 "、华为 " 盘古 "、京东 " 灵犀 "、科大讯飞 " 星火 " 等密集登场。
据统计,截至 2023 年 10 月初,中国国内公开的 AI 大模型数量已经达到 238 个。
依据中国互联网协会 2023 年 10 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 ( 2023 ) 》报告,中新经纬选取了 2023 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企业进行梳理,依次为腾讯、蚂蚁科技、淘宝天猫、百度、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抖音、网易。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 10 家互联网公司 2023 年在大模型领網域均有动作,其中尤以推出 " 文心一言 " 大模型的百度以及推出 " 混元 " 大模型的腾讯最为活跃。
被互联网大厂们青睐的大模型更是显示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聂俊峰 9 月接受采访时说:" 从去年到现在,中国国内已经发生了接近 100 起以上的大模型行业的融资案例。从整个产业的投入估值来说,2023 年这个行业新增投入大概在 150 亿元到 200 亿元。"
另外一些数字也在说明企业对于大模型的投入力度:2023 年 5 月,百度宣布设立规模为 10 亿元的 " 百度文心投资基金 ",重点投资孵化大模型领網域的优质创业企业;vivo 副总裁周围 11 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vivo 大模型现在每年 20 亿 -30 亿元的投入成本,总投入成本已经超过 200 亿元;人工智能大模型创业公司智谱 AI 在 10 月披露,公司 2023 年已累计获得超 25 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社保基金、阿里、腾讯、高瓴等知名机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 100 亿元……
大模型投资热是互联网大厂投资转向的一个缩影。
相较于前几年在消费、文娱传媒等领網域一掷千金,如今互联网大厂的投资方向有了明显转变,开始偏向硬科技和实体行业,比如企业服务、智能硬體、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網域。
纵观 2023 年全年,据天眼查数据,腾讯 38 起投资中,12 起投向了企业服务,7 起投向了游戏,6 起投向了医疗健康。蚂蚁科技 10 起投资中,汽车交通、企业服务、先进制造各有 2 起。阿里巴巴 22 起投资中,企业服务、电商零售各 6 起,先进制造 4 起。百度 27 起投资中,9 起投给了先进制造,7 起投给了企业服务。美团 10 起投资中 4 起投给了先进制造,3 起投给了企业服务。
例如,2023 年 3-6 月,腾讯投资了多家企业服务、AI 领網域的公司,包括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发商 " 深言科技 "、边缘计算服务商 " 云宙时代 " 等,尤其是腾讯还参与了自动驾驶全栈技术开发商 " 蘑菇车联 " 的 5.8 亿元 C+ 轮融资,以及参与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 " 光年之外 " 的新融资。
阿里巴巴方面,2023 年上半年其投资整体比较偏向先进制造、硬科技领網域,包括投资了锂电池相关废旧材料循环回收服务商 " 杰成新能源 "、LED 微显示芯片研发商 "JBD 显耀 "。
APUS 在 4 月发布了自研 " 天燕 " 大模型。该公司董事长兼 CEO 李涛对中新经纬表示,科技成长型企业是中国 2023 年投资的热点,AI 大模型加速产业变革,如游戏、VR、AR、机器人、生物医药等行业都跟着技术进行产业更新,成为资本的宠儿;其次是工业互联网成为投资热点。
放眼全球,与中国互联网大厂投资方向趋同,海外互联网巨头 2023 年的投资重点也放在了智能化等领網域。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首席财务官波拉特 ( Ruth Porat ) 7 月就表示,2023 年到 2024 年 " 人工智能领網域的投资 " 都将继续增加,以增加在 AI 领網域谷歌获得优势的机会。而微软同样预计,为满足人工智能的研发需求,2023 年年支出将达到 450 亿 -600 亿美元,达到了 50% 超高增长率。
微软在今年四季度先后宣布,将在两年内投资约 32 亿美元在澳大利亚扩展其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能力,在三年内向英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 32 亿美元。
新一轮投资未来回报几何?
大厂目前看好的这些赛道未来回报如何?
眼下,讨论热度最高的是大模型未来商业化问题。事实上,虽然市场上涌现了许多参数庞大的大模型公司,但真正能够落地实现盈利的并不多见。而能否实现盈利决定了这家企业能走多远。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近日一次对话中谈及了他对大模型商业化的思考。" 这个游戏 ( 大模型 ) 不会是大力出奇迹。所有商业竞争规律都是一样的,谁的效率高,谁胜出。" 李彦宏说。
李彦宏口中的 " 大力出奇迹 ",更多的是指大模型从 0 到 1 探索的过程。他认为,再往后走,这个游戏就不是这个玩法了,更多地走向它的反面。" 我觉得现有几乎所有行业成型的公司,一旦转过弯来,能够很好利用大模型能力的话,它获得的收益,获得的价值加起来一定是最大的。当然这并不表明创业公司没有机会,创业公司做出三五个超级 APP 非常有可能,做出几百个、几千个非常有价值垂类的应用,这也是非常可能的。"
医渡科技首席技术官闫峻结合自身所处的医疗赛道对中新经纬表示,投资大模型主要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和潜力的判断," 技术对未来市场需求永远要有前瞻性的判断。"
12 月 21 日,医渡科技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医疗垂網域大模型。闫峻表示,公司在做大模型前,就已充分论证了当前投资与未来产出这对关系。" 从做大模型的第一天,我们就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商业化路径。比如面向 C 端的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类服务,面向 B 端的医院一体机场景。事实上,相较于通用大模型,垂直领網域的大模型的商业模式更清楚一些。"
对于大模型的商业化,李涛认为,企业想实现商业化,需确保应用成熟、行业模型落地、产业健康发展三个条件。大模型商业化前期看 C 端产品,后期是大 B ( 订单额较大的客户圈 ) 和 G 端政府。
投资回报,离不开政策支持。
中新经纬注意到,无论是对平台企业,还是对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具体行业,从中央到地方,暖风频吹。
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7 月,平台企业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与平台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2 月,国家数据局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表示支持平台企业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总体而言,在 " 降本增效 " 的总基调下,曾经 " 出手阔绰 " 的互联网大厂正变得越来越 " 精明 "" 理性 ",每花出一分钱都更加追求回报。未来,聚焦新兴技术持续投入将成为互联网大厂的共同选择。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前 10 月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 754.8 亿元,同比下降 2.6%,虽降幅收窄,但仍延续下降态势。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所长邹潇湘说,过去 3 年里,中国互联网企业研发费用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此次下滑只是短期现象。同时,各互联网企业在新兴技术领網域不断加大投资,试图抢占新的技术应用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未减弱,而是进入了新的技术与业务调整期。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落地,中国互联网产业将再次迎来发展期。
(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常涛:[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经纬 APP )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部門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作者: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