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别研究“冰箱彩色電視機”了,把这项技术普及,电车销量能翻倍!,欢迎阅读。
是充电接口,也是新能源市场地位的缩写。
撰文:梁志豪
为了进一步减少人类日常生活产出的 " 电子垃圾 " 欧盟在 2022 年通过了一项法案,将已经日渐普及的USB Type-C 接口,作为欧洲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标准充电接口。
欧洲人希望通过在立法层面,强制电子产品制造商统一接口,从而让消费者无需为不同品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充电线,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依靠 " 独家 " 充电接口,而在外设领網域赚了个盆满钵满的苹果公司,显然会是这项政策的最大 " 受害者 ",但是迫于欧盟以及欧洲市场的压力,下一代的 iPhone 将大概率也会跟随其他安卓手机的步伐,换上更通用的 Type-C 接口。
确实,如果你是经常出差,又或者是喜欢到处旅游的话,一定会被各种无法通用的充电接口所困扰,每次出外都需要为手机、电腦、相机甚至是近年兴起的智能手表,带齐各种不同的充电线,不仅烦人而且还会成为旅途中不必要的负担,如果所有设备都能用一根线解决,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困扰着我们的新能源电车。
当然,新能源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电子设备一样在充电接口上 " 百花齐放 ",为了确保充电设施的通用性,有关部门对于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新能源车充电接口有着明确的要求——新能源车的充电接口必须满足 GB/T2015 接口标准。
但是,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对于充电接口的要求以及标准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地方出产的新能源车在销往其他地区时,就必须要做好充电接口的改造以及适配工作,没错,这就有点像燃油车因应不同地区的油品对发动机的标定作调整一样。
而同样的,就像当年那些进口车进入中国市场多多少少会有些 " 水土不服 ",不少进口 /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对于国内充电桩的适配也同样会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其具体表现在充电功率低于正常功率、充电中断甚至是完全无法识别充电枪 / 充电桩。不过随着中国市场在新能源领網域的领先地位愈发明显,厂商们对于充电性能的适配也变得更加重视,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减少了。
欧洲 CCS2 接口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充电标准大概可以分为中国国标、美国 CCS1 标准、欧洲 CCS2 标准以及日本 CHAdeMO 标准,而其中特斯拉在北美市场又有自己主导的NACS 标准。
美国 CCS1 接口
与中国国标直流快充与交流慢充分开两种接口不同,美国以及欧洲使用的 Combo 接口则是将快慢充整合到了同一个接口之中,但是相应的,整个接口的体积也就变得更大了。
除了接口不统一以外,不同标准的接口的在充电速度方面更是不尽相同。当年由于缺乏对充电技术的前瞻性,又或者说有关部门没想到中国的电动车进步会如此快,国标的充电功率设定在了一个相当保守的水平——最高电压 950v,最大电流 250A,这就导致了其理论峰值功率被限制在了 250kW 以下。
特斯拉 NACS 接口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主导的 NACS 标准,不仅充电插头的体积极小,而且也同时整合了直流 / 交流充电,充电速度最高可达到 350kW,也正是其种种优势,加上特斯拉强大的充电网络布局,目前诸如通用、福特、沃尔沃等品牌都已经正式宣布与特斯拉合作,放弃原有的充电标准,全面接入特斯拉 NACS 标准。
但是,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甚至我们在充电方面的技术要远比特斯拉更强。早在 2019 年,中国就在日本举办的第一届新型充电项目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充电标准——chaoji,没错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这个充电标准就叫 chaoji,就是 " 超级 " 的拼音全称。虽然这个标准有着一个中国化的名称,同时也确实是由中国主导,但是实际上 chaoji 充电标准的诞生拥有德国、日本、荷兰、韩国、意大利、瑞士、美国等多国的参与以及技术支持,其诞生的使命就是为了统一充电接口这片江湖。
chaoji 接口
chaoji 接口虽在外观上看起来不如 NACS 那般精致,但是其性能却十分强大,除了兼容交流 / 直流两种充电方式,它还支持最高 1500v、600A 的峰值输出,最高功率达到了恐怖的 900kW!要知道,目前充电速度最强大的电动车功率也不超过 500kW,可见 chaoji 接口已经吸取了现行国标接口的经验,将目光放到了更长远的未来之上。
日本 CHAdeMO 充电接口
更重要的是,有了如此多国家的参与,chaoji 接口在兼容性方面的表现势必会比目前任何一种接口都要更好,比如日本就早早地在 2020 年就宣布要把 chaoji 接口作为本国下一代的标准充电接口。
chaoji 充电枪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作为主导国家的中国,却迟迟没有推广 chaoji 接口的风声呢?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得太快,按照现行国标充电口设计生产的新能源车以及对应的充电设施已经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沉没成本。
贸然转变充电标准,其势必会对现有消费者的用车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现在无数台已经跑在路上的新能源车,是不惜成本改造充电接口?还是配置全新的转接插头?而经过这些年的推广好不容易才搭建起的充电网络,是不是又要全部推倒换新?更重要的是,这期间产生的成本是政府、消费者亦或是车企来买单呢?
这也是为什么,有关部门宁愿为 GB/T2015 接口推出改进的 GB/T2015 PLUS 标准来 "shi 上雕花 ",也不愿意直接推广性能明显领先的 chaoji 接口了。
但是,正如苹果的 Lightning 与 Type-C 接口一样,按照目前的节奏,chaoji 接口与特斯拉 NACS 接口未来恐怕也会迎来一场硬碰硬,而只有一者能最终成为新能源车领網域的 "Type-C 接口 "。
一边是深不见底的 " 沉没成本 ",另一边是诱人的 " 行业标准制定者 " 头衔,如何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得失,恐怕值得专家们好好思量一番了。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 " 打不过就加入 " 的躺平路线,目前 NACS 接口的普及速度已远超人们预期,也许留给 chaoji 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今日话题
你认为充电标准应更新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