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内娱油王,直接给你俩吧,欢迎阅读。
一个没注意,《欢乐颂》竟然又开播了。
哦不。
厂长觉得从第三部开始,这剧就应该改名:尴尬颂,狗血颂,奇葩颂,离谱颂,恐怖颂,惊悚颂,大烂颂 ……
毕竟,欢乐颂小区 22 楼的五位美女,没有一个正常人。
超级富二代加美女科学家叶蓁蓁,第一次见面就亲切地抱着你说:" 宝贝儿,爱你 ";
上海交大毕业的女工程师余初晖,像个小太妹,永远都在你耳朵边咋咋呼呼,你说一句她能说十句;
圣母婊键盘侠何悯鸿,会成为你的道德小导师,时刻提溜着你的三观及言行举止,一言不合当面开怼;
最后大姐姐朱喆会抱着你的肩膀说,不用担心,大家都挺好相处的哦 ~
细思极恐。
别说住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了,就是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就觉得整个人都要被这几位塑料姐妹花抽干精血了。
到了第四部。
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矫揉造作,质量差得如此一致,五个女人加起来 1008611 个心眼子。
再来上两三个油腻得都能炒菜的丑渣男。
我真的,呕——
《欢乐颂 4》
试问,这么难看的剧,竟然还能拍第四部?
这位豆友说得好——
编剧阿耐,原本应该是品质的保障。
毕竟正午阳光之前根据这位大作家原著改编的《大江大河》,《都挺好》,《欢乐颂》都收获了很不错的口碑。
从《欢乐颂 3》开始。
正午无条件信任阿耐,让她转型做编剧,结果反而不行了。
整部剧的台词,都充满着一股文人特有的咬文嚼字,矫揉造作,疯狂修辞的不接地气的感觉。
(PS:对不起,没有不尊重文人们的意思,只是阿耐原著小说文笔的特点)
这也正是让无数观众们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的关键所在——
主角团们,都太爱分析了。
工作升职利弊,一通分析;
Lucy 搞垮人渣一家之后的情况,一通分析;
何悯鸿无意中卷入传销诈骗老年人事件,叶蓁蓁还要分出三个大点九个小点进行分析;
关于对付余初晖的家暴父亲,又列出来 N 多个可选项进行分析;
Lucy 买个花瓶而已,看人很准的朱姐郑重地给出一系列建议;
一言不合,就各种微信,微博小作文分析;
甚至经常,趁所有人都下班的深夜,集体站门口开会长篇大论地分析。
天冷了买个电暖气,分析;
就连做个饭,还要分析 ……
我想说,累不累啊!
整部剧更新三十来集,主角团愣是没有任何的故事发展线,没有人物成长线,没有能让观众直观感受的合理时间线。
全程就在那分析,互相给建议了。
也就是说,主角团基本上都是聊着天,吵着架,撕着逼演完这部剧的。
你要硬杠,说这部剧是有故事线的。
但我觉得,水了大半部的所谓人生哲学之外,仅剩的那点可怜的剧情发展,三观歪到还不如根本就没有。
先是叶蓁蓁。
和原本是好朋友的戴维,谈起了一段油腻到把能把我滑飞十米远的成年人恋爱。
这个挤眉弄眼啊;
这个暗送秋波啊;
还有大量辣眼睛辣到飞起的吻戏,船戏。
我的妈呀!
头一次觉得,作为一个人类,怎么可以像两个行走的油桶一样?净往我脸上泼油。
内娱油田的宝座,以后就送给你们了!
然后是 Lucy。
直到十多集,导演才把她的官配给安排上。
但,这个 CP 竟然是李其行派来给她送律师函的委托律师,好家伙,这哥们儿是一点职业道德都不守啊!
第一次见面。
一看是个大美女,就把自己委托人的底儿全交代出去了,之后更是各种倒戈。
笑死。
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还搞得正义感满满,跟着 Lucy 一副要消灭人渣全家的架势,顺便搞暧昧。
真的吐了。
只能说,编剧是真的没了解过律师这一行啊。
最后,也是最奇葩的何悯鸿。
在 22 楼其他四个人精面前,被父母过度保护,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就显得有点不懂人情世故了。
在这里,编剧将角色塑造得又蠢又坏,恨不得把所有的矛头指向她,让全天下都跟着骂死她。
有啥怨气,都朝着她出;
其他四美搞小团体,各种嫌弃她,只要她开口说话,就疯狂的炮轰她;
而这时,一个 " 成熟稳重 " 的男人,从天而降,甜言蜜语加糖衣炮弹,打得她措手不及,眼花缭乱。
于是,何悯鸿沦陷了。
不仅未婚先孕,还要上门当免费保姆,帮对方照顾那精神病的老母亲。
看预告,她已经开始偷偷学习如何取代专职保姆的节奏了。
真的,一摊稀碎。
其实,从《欢乐颂》第三部大换血开始,前两部中那五个女孩子互帮互助,欢欢乐乐的氛围就已经变了。
取而代之的,是假,是浮。
22 楼的五个女孩,莫名其妙就成为了好朋友,莫名其妙就开始了姐妹情深的戏码。
可实际上呢?
表面看一片和谐,实则谁都没拿出真心。
不管出什么样的事,但是只要故事不发生在何悯鸿身上,肯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假象和气。
没有边界感的刻意帮助,却有一个个扮演着人间清醒,独善其身。
可怕。
还是厂长那句话——
这样的国产女性群像剧,迟早让给观众得 " 好姐妹 ptsd"。
算了,散场吧,这热闹真不好看。
-End-
「如果觉得好看,欢迎点一个‘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