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奇葩”产品图鉴:AI硬體的狂欢,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 AI 軟體到 AI 硬體,消费者和 AI 大语言模型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在刚刚结束的 CES 2024 展会上,"AI" 成为绝对的主角,一些黑科技硬體产品的背后,都离不开 AI 大模型技术的加持,正如三星所打出的广告语那般 "AI For All"。作为整个消费电子行业风向标的 CES,释放的信号则是,硬體产业也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 "AI" 时刻。
蓝鲸财经记者梳理发现,VR/AR/MR 领網域依旧是热门赛道;在端侧大模型产品的创新中,去介质化成为了新的趋势,手机和 PC 产品不再是唯一选择;智能家居产品和 AI 也正在擦出新的火花;除此之外,传统车企也纷纷加码在 AI 大模型领網域的布局。
没有内置 APP,口袋 AI 助手 Rabbit R1" 火出圈 "
根据 Rabbit 官方宣称,只要说出需求,Rabbit R1 就可以开始进行服务,不仅可以控制音乐、发送消息,还可以订购车辆、购买杂货。R1 不需要与手机配对,没有内置 APP,用户只需要按住互動用的滚轮按钮,对 R1 发出语音命令便可以完成上述操作,这些亮点足以让其获得较大的关注度。
图片来源:rabbit X 截图
这款在 CES 上亮相的 AI 硬體来自知名 90 后连续创业者吕骋,售价 199 美元,发售不到一天的时间,Rabbit R1 在 X 平台上称,R1 已售出 10000 台,远超 500 台的预期,目前第一批设备已经售空,目前开启第二批预定,交付时间预计为 2024 年 4 月至 5 月之间。
Rabbit R1 的外观是一个橙色的方形设备、搭载 2.88 英寸触摸屏、一个拍摄可用的旋转摄像头,还有一个用以互動的滚动按钮。在配置方面,R1 搭载 2.3GHz 联发科处理器、4GB 内存和 128GB 的存储空间。按照官方表述,R1 的目标是成为用户的 AI 助理,将用户从繁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而非取代手机。Rabbit R1 的作業系統是 Rabbit OS,Rabbit OS 并不是像 ChatGPT 一样的大语言模型,而是基于大动作模型(Large Action Medel)开发,这种模型的特点在于使 AI 学会人类操作 App 的方式,同时与大语言模型结合,进而达成执行效果。
据财联社报道,Rabbit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及 CEO 吕骋称,Rabbit R1 的目标并不是取代手机,而是和 Humane 此前发布的 AI Pin 等设备竞争,而非 iPhone。此外,Rabbit 公司已完成由 Synergis Capital 和硅谷知名风险投资人 Vinod Khosla 投资的种子轮融资。
装上 ChatGPT,能动又能说但外形怪异的 AI 助手 WeHead
WeHead 长了一张人脸,不仅可以说话,还可以动,这款 ChatGPT" 数字人 " 版的 AI 助手拥有怪异的外表,但这并不妨碍它引得众人围观。据智东西消息,WeHead 获得了 AI 领網域的 CES 创新奖,颁奖词是," 当人类通过数字化身进入虚拟世界时,WeHead 为数字人类开发者提供了通过物理设备将 AI Agent 带入现实世界的可能性。"
WeHead 的出现使得那个虚幻的 AI 助手走进了现实,成了看得到的存在。据官方介绍,它由 4 块螢幕 5.8 英寸的螢幕组合而成,可以 " 看到 " 用户并进行自发对话;它通过 AI Agent 控制 3D 设备、可以转动机器人头部,并模仿人类非语言交流来增强这种体验,通过物理设备将 AI 带入了现实。此外,据 IT 之家报道称,WeHead 内置了多个不同的面孔,但不清楚这些面孔是真实存在还是由 AI 生成的,据 WeHead 工作人员透露,这款产品售价为 4950 美元,未来将会向消费者发售。
图片来源:CES 官网截图
但这种为 ChatGPT 贴上面孔的形式却并未受到广泛认可,蓝鲸财经记者在社交平台 X 上注意到,多数看过该产品的人会用 " 令人不安 "" 惊悚 " 来形容他们的感受,这并不是一个符合人们预期的数字版 AI 助手,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随时随地用家乡话交流,时空壶带来同声传译器 X1
当 AI 走向硬體时,语音互動、语音助理以及翻译等功能是最能率先感知的场景,例如早期的智能音箱等。在此次 CES 展会上,来自深圳的中国公司时空壶 Timekettle 推出了一款新旗舰同声传译器 X1,售价 4999 元,2024 年 2 月开始发售。
事实上,用 AI 进行翻译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领網域中的头部玩家如科大讯飞等也有硬體设备的布局,但 X1 的特殊点在于它的 " 双人对话 " 功能。据科技自媒体《差评》报道,其两只耳机能够实现双人同声传译,一人戴上一只耳机就可以实现跨语言沟通,可以覆盖所有跨语言沟通的场景,这种互動体验的方式可以解决市面上传统的翻译问题。据时空壶工作人员介绍,在完全展开想象的情况下,人类最终的翻译产品应该是,所有语言都可以像母语一样自然交流,并且看不到这个产品的存在。
X1 可以解决此前翻译机 " 回合制 " 的模式,使得翻译过程更加丝滑。据悉,X1 支持 40 种语种和 93 种口音,翻译可以达到 95% 的平均准确率。据 IT 之家消息称,X1 搭载 3.4 英寸屏,并配有四麦降噪耳机,支持双人对话同时传译,也支持旁听翻译,可以进行音视频翻译,也可以学习用户的音色。按照时空壶官方说法,X1 号称是全球首款多人多语 AI 翻译设备,多台 X1 同声传译器一起组成多人翻译子网,支持最多 20 人、5 种语言同步互译。
AI 驱动的智能镜子 BMind,可以识别人的情绪
在 AI 的赋能下,镜子也开始具备了 " 生命力 "。法国创企 Baracoda 在此次 CES 展会上推出了一款由 AI 驱动的镜子 BMind,据智东西报道,该产品获得了智能家居领網域 CES 创新奖。
按照 Baracoda 的说法,BMind 是世界上第一款 AI 驱动的智能镜子,可以识别用户的手势、语音并监测用户情绪,这款镜子内置了 CareOS 作業系統,同时采用一种名为 "Inclusive Brains" 的技术,将生成式 AI 和神经生理学相结合,根据用户心情,自动调整灯光、声音和显示以做出响应,提供个性化建议,如光疗、冥想等。据 " 站长之家 " 消息,该产品的价格区间为 500 美元至 1000 美元。
另据搜狐科技消息称,BMind 配备了用于语音检测的全向麦克风、4K 超高清摄像头以及作为用户解锁镜子 Face ID。除了心理健康方面,BMind 还具有引导刷牙、皮肤分析和指导、浴室水温监测等定制功能。同时,Baracoda 表示,CareOS 平台在本地存储健康和个人数据,未经用户明确请求和同意绝不会与任何方共享。
多家发布头显产品,对标苹果 Vision Pro
在这场消费电子科技盛会里,苹果虽未出席,但其产品的 " 影子 " 却出现在了多家企业中。苹果的 Vision Pro 将于当地时间 2 月 2 日在美国开售,起售价为 3499 美元,这款产品是苹果自 2014 年推出 Apple Watch 以来首次重要的新产品尝试,被苹果寄予厚望,而这自然成为多家科技公司对标的品类。
其中,索尼公司发布了一款带有智能控制环的空间 VR 头显,据媒体消息,这款头显产品搭载骁龙 XR2+Gen 2 平台,配备 4k OLED 现实螢幕。按照索尼官方表述,这款产品并不是主要面向 PlayStation 这样的玩家,而是为 3D 工作人员专业设计的,佩戴者可以在物理空间中叠加虚拟物体来扩大创作空间,这款产品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目前还没有定价消息,但和 Vision Pro 会形成竞争。
另外,创维 XR 发布了空间计算设备的新一代产品 MR PANCAKE 2。据官方介绍,该产品也对标苹果 Vision Pro,同时也是除 Vision Pro 之外国内首款单眼 4K MR 产品。官方表示,这款产品可以在真实环境下通过裸手进行互動,完成观影、游戏、多屏互娱、社交等需要,此外,还支持包括手势识别、眼球追踪和语音输入等方式。
图片来源:创维 XR 官方公众号
而中国高端头显 VR 厂商小派科技也亮相 CES2024 展会核心区網域,展现了 Pimax AirLink 无线模组、Pimax 12K 等下一代高端头显技术。
ChatGPT" 上车 " 大众,车企瞄准生成式 AI
今年 CES 展会上,汽车和 AI 的组合成为新的主角。
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当地时间 1 月 9 日 CES 的开幕式上,德国三大车企大众、梅赛德斯 - 奔驰纷纷登场,集中展示它们在生成式 AI 上的成果。而大众汽车表示将为旗下车型应用 ChatGPT。
大众展示了首批将 ChatGPT 融合到 IDA 助手上的车型,用户可以在此车型的大众汽车上随时随地访问人工智能数据库,同时在驾驶的过程中通过语音互動获取海量信息。
同样来自《21 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这项新功能以技术伙伴 Cerence 公司的 Cerence Chat Pro 为基础,实现了独特的智能车规级 ChatGPT 应用,自 2024 年第二季度开始,大众车将成为首个标配 ChatGPT 功能的量产车品牌,率先应用于欧版的 ID.7、ID.4、ID.5、ID.3;全新途观、全新帕萨特和新高尔夫。为了应对用户的数据安全顾虑,大众同时指出,ChatGPT 不会收集任何车辆数据,提问和回答的内容会被立即删除。
除了大众之外,梅赛德斯 - 奔驰展示了基于 MB.OS 打造的虚拟助理 MBUX,宝马则演示了基于亚马逊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打造的语音助手,同时宝马集团正在打造新一代 BMW 智能人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