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64.2亿!腾讯北京买地,欢迎阅读。
64.2 亿元!腾讯北京买地,引发市场关注。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本次交易将主要用于满足公司对办公用地的需求,为公司员工提供稳定集中的办公场所。
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的公告,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 64.2 亿元的底价,摘得海淀区学院路北端 A、B、C、J 地块 B4 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 B23 研发设计用地。
用地规模为 70601.065 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 285523 平方米,大约每平米 9.1 万元。出让年限方面,商业用地为 40 年,办公和公服(科研)均为 50 年。
这不是腾讯在北京首次拿地,其于早年间曾拿下海淀区西北旺东路 10 号地块,目前已建成腾讯北京总部大楼。
作为互联网巨头,截至到 2023 年 Q3,腾讯有 10.53 万名员工,这些员工集中分布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如此庞大的人员规模,对于办公场地的需求也很大。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在北京,除海淀区的腾讯总部大楼,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亚洲金融大厦,也是腾讯在北京的另一办公场所。此外,腾讯在北京还零散租赁着其他的办公大楼。
这也不是腾讯第一次因拿地引发关注。2023 年 7 月,腾讯新增房地产开发经营,一般经营项目新增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当时,市场一度以为腾讯要进军房地产行业。
而后,腾讯方面称,这只是为了满足正在建设的新园区大铲湾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业务需求。该项目以腾讯自用产业园区为核心,同时也会设立一些诸如办公物业、会议中心、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
根据此前的土地出让檔案,腾讯本次北京拿地规模与 2019 年的相当(77525 平方米),新地块位于海淀区学院路地区,靠近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根据出让资料,该地块需建设地上建筑规模约 7000 平方米公交场站,无偿移交相关主管部门;该项目研发设计用地地上、地下全部建筑规模自持,自持年限为最高土地出让年限;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12 个月内开工建设,并在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工之日起 3 年内竣工。
值得关注的是,该地块曾于 2019 年被出让过一次,当时拿地的是紫光集团,其计划在该地块上建立 " 紫光全球智能科创总部 ",当时拿地金额为 66.09 亿元。但由于逾期未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超过 90 日以上,地块被退回。
时隔近 5 年后,该地块再次出让由腾讯获得,而腾讯本次拿地金额,较紫光当时的拿地金额低了近 2 亿元。
过去一年,游戏行业,同样因人员规模扩张导致用地规模增大的,还包括国内游戏三巨头之一的米哈游。
2023 年 10 月,米哈游以将近 11 亿元的金额,拿下了上海徐汇漕河泾地区核心地段一块地,米哈游将在此建立研发总部。
此外,2023 年 2 月,京东以 31.12 亿元底价夺得北京亦庄新城一宗地块,地块正对面为京东集团总部大厦,该地块除了商业用地外,还包含一块居住地块。
此外,近年来美团、小米、快手等互联网企业,先后在上海、深圳等城拿地、购楼。2020 年,美团 65.41 亿元竞得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地块,将建新上海总部;字节跳动斥资 50 亿元,在北京购买新办公大楼;华为斥资 40 亿拿下深圳香蜜湖地块,将建设数字能源总部;快手则以 28 亿元,购买北京一处办公物业;而小米近年来也在多地购买房产,包括北京、武汉、深圳等。
业内专家认为,互联网企业热衷于买楼和自建物业,应出于多重考虑。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自用办公场地需求强烈,资金相对宽松;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值长期呈单边上涨趋势,无论从提升企业形象、内部管理效率还是获取资产增值收益方面,购置自用物业或者买地自建物业,都有利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