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触乐夜话:游戏和生活,都需要安排,欢迎阅读。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 / 小罗
对于我来说,如果要提一样能稳定提醒 " 该想想下半年和明年要怎么规划 " 的东西,电商平台应该算一个。网购多年,我的消费习惯早已被大数据调查得明明白白:八九月份,或者更晚一点,就该预订明年的手帐啦。
新一年的手帐往往是从前一年下半年开始 " 卷 " 的
我使用手帐也有不少年了。回想起来,我接触它的过程其实有点微妙。最早是视频网站给我随机推荐了一些手帐 Up 主,而她们往往都拥有一项或者几项吸引人的优点——要么会画水彩,要么字写得漂亮,要么擅长排版,要么能把荧光笔和纸胶带用得出神入化……更重要的是,尽管看上去五花八门,但大多数手帐说穿了无非是写写画画,所以尤其容易给人一种 " 我上我也行 " 的感觉。于是,毫不意外,我就这样入了手帐的 " 坑 "。
入坑之后,我才发现里面门道很多。拿本子来说,按照装订方式就有定页、活页之分;按照排版方式,又有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一日一页、一日两页、两日一页等等区别;按照功能区分,有计划本、记账本、读书笔记、观影笔记等多种样式。再加上大量不太好划分的类型,以及每个类型之间的细节差异," 逼死选择困难症 " 这个形容并不夸张。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本子只是手帐体系里最基础的一项,除此之外还有笔(你喜欢钢笔、中性笔、圆珠笔、荧光笔还是模块笔?每一类都有无数款产品供人选择)、配件(如果你恰巧听说过一种叫做 Traveler's Notebook 的东西,就知道它的各种小零件简直是层出不穷)、纸胶带和便签(坦白地说,到了这一步我已经放弃了,没有涉足这个可能比前几项加在一起还要巨大的坑)……
多年来冲动消费的一部分结果,还有一部分已经在二手市场卖掉了
对于当时刚入门的我来说,这些东西简直像一套组合拳,打得人晕头转向。所以很快,我就想要去了解一些不那么费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其用处的手帐系统。比如子弹笔记(Bullet Journal),它是一种把日程表、任务清单、工作计划、日记等内容集合在一起的笔记术,方法不复杂,仅用几个符号就可以对你想做的事进行明确划分,操作更是简单,用一支笔、一本本子就能完成。
看上去很美,对吧?但在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主打子弹笔记的手帐博主之后,我发现就连这么简单的记录方式,人们也喜欢用各种装饰让它看起来无比复杂——正面来看,这当然凸显了手帐主人的个性和创意;但不那么正面地看,如果一个外星人只把手帐博主们当作观察素材,那么他们一定能得出 " 地球人的本质就是奇技淫巧 " 的结论。好在," 原始 " 版本的子弹笔记体系的确相当有用,我现在的手帐里,这些符号仍然十分常见。
许多外国博主的子弹笔记写得很漂亮,但很难用作参考
后来,那股 " 上头 " 的劲儿过去之后,我也开始思考,自己写手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我需要的是记录工作中的重要事件、待完成的任务、稿件的灵感,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种种安排——也就是一本工作记录。我或许还需要几支荧光笔来高亮出其中的重点,但除此之外的装饰几乎没有必要。
根据这个标准,我开始在功能型手帐里挑选适合自己的那一本。当然,这个类型也有数量众多的选项,尤其是日本厂商,它们在这个赛道上已经卷了很多年,每个品牌都有拿手绝活,欧美品牌、国内工作室也是各擅胜场。到最后,我还是只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看起来不错的,先买一本用一年试试,觉得不合适,下一年再换一个牌子。
我正在使用的本子,是一位手帐博主 Theresia 自己设计的款式
一来二去,这个习惯竟然被我坚持了下来。中途当然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买了许多用也用不完的笔、本子和墨水。但回头想想,比起手机、电腦上的各种日程 App,我的确更喜欢用钢笔写在纸张上的感觉,哪怕是最简单的 " × 月 × 日做 ×× 事 ",它都能给我一个比手机打字更清晰的记忆锚点,帮助我在某个时刻想起应该做的事。
因此,不仅是工作,业余时间玩游戏时,我也会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两条记录。有时是单纯地想要记下自己在什么时候玩了什么游戏,有时则是详细说说玩某款游戏的想法。后一种情况下,这更像是另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帮助我把游戏与时间、情绪联系起来,多年之后再翻看,哪些游戏经过时间的洗礼更能体现出价值,哪些游戏暴露出匮乏的底色,都别有一番感慨。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的安排。工作也好,游戏也好,当然都会有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时候,但用手帐记录下来,代表着我对它们仍然抱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我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意义,这些意义又可以影响我未来的生活。